何谓阴黄和阳黄,与胆色素代谢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中医学在《内经》中对黄疸已有初步认识。《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指出:“目黄者,曰黄疸。”黄疸的分类,在《金匮要略》中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以后又有二十八候,九疸三十六黄的分类。说明前人通过实践,对黄疸这一症状的观察和描述是非常细致的。元代《卫生宝鉴》根据本证的性质,概括为阳证和阴证两大类,就是现代所说的“阳黄”与“阴黄”。此种辨证,对黄疸的鉴别诊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常血浆中的胆红素(主要是间接胆红素),含量极微,约在1.0mg% 以下(黄疸指数在6 个单位以下)。如超过2.0mg%(黄疸指数在15 个单位以上),则巩膜、黏膜、皮肤出现黄染,称为黄疸。

根据血中胆红素增加的质的不同(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还是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可从发病机制上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三种。临床上对这三种黄疸加以鉴别,有助于治疗。

从中医学对黄疸的病机、色泽、病程和治疗来看,“阳黄”应属于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包括溶血性和肝细胞性黄疸),“阴黄”则属于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如阻塞性黄疸)。

中医学认为黄疸的发生均与“湿”有关。《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并根据湿的来源,分为“湿从热化”和“湿从寒化”。前者发为“阳黄”,后者发为“阴黄”。

“阳黄”为从热化,与脾、胃、肝、胆有关,如功能失常,可导致内湿的生成。“热”为阳邪盛,正邪相搏而发病快,似属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由于肝细胞发炎,不能摄取血中的间接胆红素加以处理使其变成直接胆红素,加之肝细胞内溶酶体释出β- 葡萄糖醛酸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可部分重新分解成间接胆红素返回血中,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高,如超过2.0mg%,则巩膜、皮肤黄染。间接胆红素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此时透过表皮组织观察皮肤色泽鲜黄如橘色,似属于中医学所说的“阳黄”类,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

如常用的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其中茵陈含叶酸,对于肝有好处,茵陈主要增加胆汁分泌,有退黄作用;栀子有利胆作用,可降血中胆红素;大黄有促进肠蠕动,不利粪(尿)胆素原的重吸收,减少肝肠循环。

“阴黄”为湿从寒化。所谓“寒”为机体功能代谢活动过度减退造成,使湿盛阳微,寒湿瘀滞脾胃,阳气不振,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

发病慢,病程长,似属阻塞性黄疸。由于经肝脏处理的直接胆红素不能经胆道排入肠腔而返流入血,此时血中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直接胆红素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初期组织黄染较深,为“阳黄”。

随着病程延长,血中直接胆红素持续增高,黄疸进行性加深,在组织中的胆红素可被氧化成胆绿素,皮肤色泽晦暗,则属于中医学所说的“阴黄”。治疗原则以健脾和胃,温化寒湿为主;若脾虚血亏,则健脾补益气血。必须指出,“阴黄”与“阳黄”是病变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可以互相转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