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中,有哪些比较先进的制度改革?

日本战国时期中,有哪些比较先进的制度改革?内政,军事等都可以介绍下,例如军事中的兵农分离制度,谢谢!

这个问题,比较宽泛,我大致分了三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纯军事化的制度改革
<1>骑兵 早先武田家与上杉家对于骑兵战法的改革,武田军中著名的“赤备”,并不是全部是骑兵,采取步骑混杂。为了便于指挥和震慑敌方,统一将盔甲漆成红色,比较引人注目而已。“赤备突击”以步兵为主,间杂着数量稍多的骑兵进击。上杉谦信善于将骑兵统合起来,集结成数十支骑兵小队,互相配合以冲击和削弱敌军。这算是真正的骑兵战术。
<2>铁炮 日本战国时期从西洋流传来的新式武器,初期由于古代铁炮的特点限制(铁炮具有填弹时间长,射速慢,机动性差,易受天气条件限制等缺点,)并没有得到重用.直到织田与武田家在长筱之战中,织田信长才真正的通过革新使得铁炮得到各大名的重视,织田信长制定了一套非常周密的作战方案:放弃平原作战,将决战地点放在地势狭窄的设乐原,以减少骑兵的突入人数;并设置了大量栅栏和鹿角,最大限度的降低骑兵的机动性;铁炮兵分为三个梯队,一队填药,一队瞄准,一队发射,使得原本因为填充时间过长,而在两轮发射间可以留给敌人很大冲锋空隙的老式火绳铳威力大为增强。这就是著名的“三段射”。可怜武田胜赖空有蛮勇,缺乏他父亲信玄一般的智慧,此役武田赤备军几乎全军覆没,著名的武田四名臣中的三个也战死沙场,名扬天下武田家从此一蹶不振。
2 准军事化改革
所谓准军事化改革,主要体现在政治改革方面,而这些举措确实为了军事方面的优势所做的准备工作.
<1>兵农分离 织田信长充分发挥尾张、美浓两国的地理优势——人口多且物产丰盛,建立起兵农分离的制度。由于当时各大名经常交战,农工业人口都被调集为兵,粮食短缺,必须寻找商人外买。织田信长把多余的粮食对外卖出以聚敛财富,把过剩的失业人口专门组织成士兵,使之专业化,因此农民可以专心生产,军人的素质也提高,粮食与金钱的储备更多,也得到更有效的管理。
<2>检地制度 织田信长为了确保家臣与士兵的俸禄不会短缺,同时为了防止地方诸势力拥兵自重,构成内部不安定的因素,于是采取“检地”,就是缩小诸势力的领地,透过固定对诸势力援助的方式,使这些诸势力逐渐降低其主体性,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成,也降低了境内发生暴动的可能性。
<3>刀狩令 战国时代人民拥有大量的武器,动不动就以武力来抗争,因此连战国武将都感到害怕。1588年,秀吉下达一道命令,禁止百姓拥有长短刀、长枪、火枪等武器,这就是有名的“刀狩令”。虽然在这之前,也有其他的武将实施刀狩令,但不像秀吉的刀狩令那么彻底,而且是属于全国性的。当时的农村究竟拥有多少武器,我们从加贺国江沼郡所没收的武器即可一窥端倪:武士刀一千七百零三支、腰刀一千五百四十支、长枪一百六十支、耙刀五百支、小刀七百支。另外出羽国仙北郡则没收武士刀二百五十支、腰刀二千七百三十支、长枪三百三十六支、火枪二十六支、弓七十六把、盔甲十二具、头盔五顶。在秀吉的“刀狩令”实施之后,农民的武力可以说遭到去势
3 政治经济改革
<1>太阁检地,这太阁当然是指丰臣秀吉,较之之前信长他重新测量土地的面积,并调查作物生产量。秀吉在1591年12月辞去“关白”,由他的养子秀次继承“关白”,自己则成为“太阁”。“太阁”是“关白”禅让之后的称呼。就在秀吉成为“太阁”这一年,开始作全国性的检地,因此称为“太阁检地”。“太阁检地”之所以具有特别的重要性,那是代表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工作,同时,也表示他为了将来出兵朝鲜而预先作国力调查。此外,经过秀吉的严格检地之后,每块田地的收获量都统计得很清楚,农民具有耕作权,同时必须担负缴纳年贡的义务,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剥削阶级(豪农)从此消失。
<2>幕府制度建立
德川家康后来建立幕府之后,充分的吸收织田信长以及丰臣秀吉失败的经验教训,建立起幕府封建制度,立起幕藩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家康根据对幕府的向背,把全国的大名分成三类。第一类“亲藩”;第二类“谱代大名”,第三类“外样大名”。他将全国的土地支配权一半以上集中在亲蕃大名手中,使得国家的主要力量都集中于德川家,而将国家的政治权利作为交换主要交给谱代大名(谱代大名普遍封地很少).至于外样大名,主要还是采取打压的态度,使得他们没有能力与中央政权进行对抗.
<3> 法典改革
家康1615年针对皇室、朝廷、地方大名、寺社颁布了《禁中及公家诸法度》《五山十刹的法度》《武家诸法度》。。这样,以身分制为核心,以幕府为政权的中枢,上对天皇、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侣、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这个法制体制来统治全国。

写的差不多了,部分内容摘抄,部分内容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09
(1)兵农分离与富国强兵:织田信长充分发挥尾张、美浓两国的地理优势——人口多且物产丰盛,建立起兵农分离的制度。由于当时各大名经常交战,农工业人口都被调集为兵,粮食短缺,必须 寻找商人外买。织田信长把多余的粮食对外卖出以聚敛财富,把过剩的失业人口专门组织成士兵,使之专业化,因此农民可以专心生产,军人的素质也提高,粮食与金钱的储备更多,也得到更有效的管理
(2)检地制度:织田信长为了确保家臣与士兵的俸禄不会短缺,同时为了防止地方诸势力拥兵自重,构成内部不安定的因素,于是采取“检地”,就是缩小诸势力的领地,透过固定对诸势力援助的方式,使这些诸势力逐渐降低其主体性,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成,也降低了境内发生暴动的可能性。
日本战国是一个混乱时代,能够实行改革并发挥影响的也只有那些有能力统一的人,例如信长以及创建幕府的家康。可以说实质上的改革是在家康统一后实行的,例如政治上的幕府机构,外交上的大君邦交和锁国,文化上禁教等等
第2个回答  2011-02-09
武田信玄的信玄堤,甲阳军鉴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