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与兄平原书》全文

因需要做一些陆云方面的研究,特求全文,谢谢
是原文
不要其他的,谢谢

论陆机陆云兄弟之死
伏见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风操凝峻,历试二城,刑政肃穆。前蒸阳令郭讷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循守下县,编名凡悴;讷归家巷,栖迟有年。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实州党愚智所为恨恨。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显路,惠及外州而已。诚以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益甚。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此乃众望所积,非但企及清途,苟充方选也。

此疏所述,除“扬州无郎”一语不确外[3],十分深刻的反映出当时南人仕进的艰难及其求取“清途”的愿望。陆机明确要求晋廷“均分显路,惠及外州”,改变歧视南人的政策,从而为南人求仕提供便利。陆氏兄弟真不愧为当时南士之领袖!

二、“二陆”所受北人之轻辱

作为南士之领袖,陆氏兄弟为其乡里开拓仕途,理所应当。不过,他们自身入北后求仕之途也不顺畅。当时,京洛显贵凭依传统的意识,以华夏中心自居,又挟有战胜者的骄傲,以南人为“远人”,斥之为“亡国之余”。除了个别有头脑的政治家外,在大多数北人看来,江南乃蛮荒化外之地,其习俗、风物皆稀奇怪诞,其人士皆愚陋可笑。在这一背景下,当时入洛南士多遭北人之羞辱,而陆氏兄弟与北人交往最多,所受轻辱自然也最多。当然,江东陆氏作为孙吴时期的一流高门,其代表人物一直出将入相,绝非一般人物可比。所以,尽管时过境迁,作为陆氏家族的传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始终存有一份孤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语音上北人嘲笑陆氏兄弟“音楚”。中国地域广大,且古代交通落后、文化信息交流不畅,各地皆有方言,此乃常识,不足为怪。但自三代以降,随着中原地区优势地位的确立,中土文化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而这一文化的语言载体便成为所谓的“雅言”。因此,无论天南海北,士人学习典籍与交流思想必须用雅言。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九“方音”条便说:“五方之语虽各有不同,然使天下之士而操一乡之音,亦君子之所不取也。”不过,这一所谓的“雅言”、正音,往往是以某一王朝的京都地区的贵族语音为准的。正如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排调篇》“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条”案语中所指出的那样:“盖四方之音不同,各操土风,互相非笑,惟以帝王都邑所在,聚四方之人,而通其语言,去泰去甚,便为正音,……东汉、魏、晋并都洛阳,风俗语言为天下之准则。”
但自汉末以来,南北悬隔,吴人习诵京洛之语不便,交往中不自觉的会带有吴地方音,入洛后便遭北人讥笑。陆云《与兄平原书》中便谈到这一情况:“张公语云云:兄文故自楚,须作文。为思昔所识文,乃视兄作诔,又令结使说音耳。”这是说张华指出陆机之文用韵有楚音,希望他改正。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说:“张华论韵,谓士衡多楚,文赋亦称取足不易,可谓衔灵均之声余,失黄钟之正响。”张华是爱护陆氏兄弟的,所以善意的劝导他们改正。至于其他北人则只会嘲笑了。为免遭轻辱,陆氏兄弟开始学习北语。唐长孺先生根据上引陆云的信指出,“结使说音”,当为“给使说音”,“给使”即伺候官员的使役,作文要使役说音因使役为洛阳人,表明“二陆”入洛后“已有学洛阳音之事”[4]。“二陆”如此,其他南士亦莫不如此,葛洪在《抱朴子外篇·讥惑》中便记述了南士“转易其声音以效北语,既不能便良似,可耻可笑”的情形。这表明南人多习北语,然习之未精,仍夹杂着吴音。其实,不仅在语言上“二陆”效仿北人,而且在思想风格上也在努力效仿北人,《异苑》、《水经注·谷水》皆载陆机入洛途中次偃师,夜遇王弼鬼魂,“与机言玄,机服其能”。《晋书·陆云传》则称云遇此事,“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玄学是魏晋之际兴自洛京的一种新学风,而江东尚未受到其影响。“二陆”夜遇王弼鬼魂的事固然虚诞,但透露出他们为入洛求仕,不得不事先揣摩玄学,以免与北人交往时无法应对[5]。
其二,一些北人在公开场合有意侮辱陆氏兄弟。“二陆”入洛后,一再“咨张公所宜诣”,即请教拜访那些当朝权贵,以进入京洛上层交际圈,为入仕进取求得便利。张华“荐之诸公”。但实际上不少权贵并不以为然,照样不给陆氏兄弟脸面,此例甚多,《世说新语·言语》载:

陆机诣王武子(济),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王济乃皇亲国戚,声名甚著,素以“亡国之余”视南人,他初见陆机便以“羊酪”兴难,并非比较南北风物,意在轻辱陆机。又,《世说新语·简傲》载:

二陆初入洛,咨张公所宜诣,刘道真是其一,陆既往,刘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礼毕,初无他言,唯问:“东吴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 陆兄弟殊失望,乃悔往。[6]

张华介绍“二陆”见刘道真,但他对二位江东最杰出的才俊极不礼貌,竟以“长柄壶卢”相问,其轻辱之态毕现。姜亮夫先生在《陆平原年谱》太康十年条的案语中指出:“中原人士,素轻吴、楚之士,以为亡国之余,……道真放肆,为时流之习,故于机兄弟不免于歧视,故兄弟悔此一往也。”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当属卢志当众羞辱陆氏兄弟,《世说新语·方正》载:

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君于卢毓、卢廷。”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耳!”

卢志,幽州人,大儒卢植之后,绝无可能不知陆氏人物,完全是借机羞辱对方。余嘉锡先生《世说新语笺疏》此条的案语中说:“晋、六朝人极重避讳,卢志面斥士衡祖、父之名,是为无礼。此虽生今世,亦所不许。揆当时人情,更不容忍受。”所以,陆机反应强烈,予以反讥,但由此结下深仇,为后来卢志极力陷害陆氏兄弟埋下了祸根。
其三,陆氏兄弟之“好游权门”。陆氏家族在江东是“首望”之一,其俊杰之士总是出将入相,凭依门第与才识飞黄腾达,这使陆氏人物具有一种心理优势,所以“二陆”初到北方,颇有与北方门第抗衡的想法。《晋书·张华传》载:“初,陆机兄弟志气高爽,自以吴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晋书·文苑·左思传》亦载:思欲作《三都赋》,“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陆氏兄弟“不推中国人士”如此。但是,在与北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却屡屡受辱,既不能获得交往中的平等地位,更不可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明代张溥在《陆平原集题辞》中便指出陆机亡国后“俯首入洛,竟縻晋爵,身事仇雠,而欲高语英雄,难矣!”为求取仕途的发展,他们不得向北人权贵低头,如陆机在《诣吴王表》、《谢平原内史表》中一再表示“臣本吴人,出身敌国”,仿佛前世有罪。周一良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西晋王朝对待吴人条”中分析“二陆”心态说:“陆机入洛后,犹自称‘蕞尔小臣,邈彼荒域。’(《皇太子宴玄圃诗》)陆云《答张士然诗》亦有‘感念桑梓域,仿佛眼中人’之句,具见自卑情绪与桑梓之感。”正因为受到了太多的白眼与歧视,所以对稍有知遇之恩的人便会表现出极大的尊崇与感激。如对张华,《晋书·张华传》载陆机“钦其德范,如师资之礼焉。华诛后,作诔,又为《咏德赋》以悼之。”也正因为如此,陆氏兄弟先后依附贾谧、赵王伦、吴王晏和成都王颖等人,在狭隘的政治夹缝中图谋发展。
《晋书·陆机传》便明言机“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以进趣获讥。”贾谧乃晋朝元老贾充外孙,充以之为嗣,《晋书·贾谧传》称其“既为充嗣,继佐命之后,又贾后专恣,谧权过人主。”谧为捞取声名,招揽才俊文士,“二陆”也投其门下,列为“二十四友”。谧为正直士君子所不耻,陆氏兄弟附之,自然也受到人们的诟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陆氏兄弟何以如此呢?近人姜亮夫先生在《陆平原年谱》中则极力回护,说“二陆”与谧“实无深契”,为其所逼云云。其实不然。周一良先生的分析则更合乎情理:“陆机答贾谧诗云:‘惟汉有木,曾不逾境。惟南有金,万邦作咏’,强调己虽南人而得显达。由此可见,陆氏兄弟之投贾谧,列入二十四友,盖与贾谧之敢于拔擢南人有关,故陆机与之亲善。”[7]确实,“二陆”以文事降附贾谧,目的在于“自重于新朝”,求得政治上更大的发展空间,以维系门第于不衰。两晋南朝的世家大族人物首先考虑的是门第问题,这是当时的社会风尚所决定的。至于忠节之类的道德观念,则在其次。明乎此,我们便无须对“二陆”的行为做任何曲解。正是在这一心态支配下,陆机同时又交结厌恶贾氏的司马氏宗室人物,依附赵王伦,并终“豫诛贾谧功,赐爵关中侯。”[8]其实,赵王伦性极贪鄙,庸才凡品,就个人魅力而言,远较颇有才思的贾谧差,但陆机附之,又引见南人戴渊入幕,甚至参预为伦撰夺位“禅诏”[9]。当然,陆氏兄弟奔走权门,并非心甘情愿,他们毕竟出自世族名门,与那些起自寒微附逆作恶的小人自然有别。但作为“亡国之余”,他们很难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晋升,建立勋业,光大祖业,不得已,他们只有“游走权门”。

三、陆氏兄弟之死及其原因

陆氏兄弟自太康末入洛至太安年间死于北方,前后共15年时间,大约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康末至元康末(289—299),二是元康末至太安二年(299—303)。前期晋室大体上尚算安定,求仕虽难,但无生命之虞。但晋惠帝元康以后,西晋政局日乱,诸王之间公然火并,战火连天。《晋书·顾荣传》载诸王为博取声名,“甄拔才望,委以事机,不复计南北亲疏,欲平海内之心也。”这样,南人自入晋后,进入了一个政治事功相对活跃的时期。但是,在当时“顺逆无常理,成败无定势”[10]的险恶政治环境下,南人在北方缺乏社会基础,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时刻都有生命的危险。《晋书·顾荣传》载荣给乡里杨彦明的信中说:“吾为齐王主簿,恒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但人不知耳!”陆机本人在赵王伦之事中险些丧生,故顾荣、戴若思等皆劝机返归江东,但其不从,《晋书》本传所述原因有二:一是机“负其才望”,“志匡世难”;二是成都王颖召其入幕,机感其救命之恩,又以为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很显然,陆机追随成都王颖,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乘乱建功立业。太安元年,司马颖任机为大将军参军,又表为平原内史,征陆云为清河内史、右司马,参机要,陆耽为东平祭酒。同时,司马颖又以南人孙惠为参军、白沙督、领奋威将军,孙拯为参军。这样,在成都王幕中形成了一个南人小群体,其核心是陆机、陆云兄弟。
从有关史实看,成都王司马颖一开始对陆氏兄弟是很看重的。这主要是他要与其他诸王争夺统治权,必须招聚名士,成都王颖在这方面化了很大的气力。成都王召士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重视门第。其幕中士人可考者来自南北大族二十三姓,“显示了强盛的门阀势力背景”[11]。吴郡陆氏家族不仅为江南之“首望”,且尤重事功,世代领兵。因此,司马颖对陆机“甚见委杖”,将领兵大权交给了陆机。太安二年,颖与长沙王乂战,以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统帅二十万人攻洛。自吴亡之后,陆氏家族仕途受阻,一旦得领军,陆机以为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兴奋异常。据《晋书》本传,机出征前,司马颖与陆机有一段对话,其心态可见:

颖谓机曰:“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机曰:“昔齐桓任管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陆云(262~303),西晋文学家。字士龙。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文学家陆机之弟。西晋末年官拜清河内史。后与陆机同时遇害。《隋书·经籍志》录有《陆云集》12卷,已佚。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陆清河集》。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 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会射堂皇太子见命作此诗 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此诗 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皇被命作此诗 赠张彦明 赠汲郡太守诗 赠顾骠骑诗二首 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 答顾秀才诗 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诗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 赠顾尚书诗 答兄平原诗 赠郑曼季诗四首 答孙显世诗 失题 失题 失题 失题 赠孙显世诗 答兄平原诗 答张士然诗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 诗 芙蓉诗 诗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15
论陆机陆云兄弟之死
伏见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风操凝峻,历试二城,刑政肃穆。前蒸阳令郭讷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循守下县,编名凡悴;讷归家巷,栖迟有年。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实州党愚智所为恨恨。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显路,惠及外州而已。诚以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益甚。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此乃众望所积,非但企及清途,苟充方选也。

此疏所述,除“扬州无郎”一语不确外[3],十分深刻的反映出当时南人仕进的艰难及其求取“清途”的愿望。陆机明确要求晋廷“均分显路,惠及外州”,改变歧视南人的政策,从而为南人求仕提供便利。陆氏兄弟真不愧为当时南士之领袖!

二、“二陆”所受北人之轻辱

作为南士之领袖,陆氏兄弟为其乡里开拓仕途,理所应当。不过,他们自身入北后求仕之途也不顺畅。当时,京洛显贵凭依传统的意识,以华夏中心自居,又挟有战胜者的骄傲,以南人为“远人”,斥之为“亡国之余”。除了个别有头脑的政治家外,在大多数北人看来,江南乃蛮荒化外之地,其习俗、风物皆稀奇怪诞,其人士皆愚陋可笑。在这一背景下,当时入洛南士多遭北人之羞辱,而陆氏兄弟与北人交往最多,所受轻辱自然也最多。当然,江东陆氏作为孙吴时期的一流高门,其代表人物一直出将入相,绝非一般人物可比。所以,尽管时过境迁,作为陆氏家族的传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始终存有一份孤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语音上北人嘲笑陆氏兄弟“音楚”。中国地域广大,且古代交通落后、文化信息交流不畅,各地皆有方言,此乃常识,不足为怪。但自三代以降,随着中原地区优势地位的确立,中土文化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而这一文化的语言载体便成为所谓的“雅言”。因此,无论天南海北,士人学习典籍与交流思想必须用雅言。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九“方音”条便说:“五方之语虽各有不同,然使天下之士而操一乡之音,亦君子之所不取也。”不过,这一所谓的“雅言”、正音,往往是以某一王朝的京都地区的贵族语音为准的。正如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排调篇》“刘真长始见王丞相条”案语中所指出的那样:“盖四方之音不同,各操土风,互相非笑,惟以帝王都邑所在,聚四方之人,而通其语言,去泰去甚,便为正音,……东汉、魏、晋并都洛阳,风俗语言为天下之准则。”
但自汉末以来,南北悬隔,吴人习诵京洛之语不便,交往中不自觉的会带有吴地方音,入洛后便遭北人讥笑。陆云《与兄平原书》中便谈到这一情况:“张公语云云:兄文故自楚,须作文。为思昔所识文,乃视兄作诔,又令结使说音耳。”这是说张华指出陆机之文用韵有楚音,希望他改正。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说:“张华论韵,谓士衡多楚,文赋亦称取足不易,可谓衔灵均之声余,失黄钟之正响。”张华是爱护陆氏兄弟的,所以善意的劝导他们改正。至于其他北人则只会嘲笑了。为免遭轻辱,陆氏兄弟开始学习北语。唐长孺先生根据上引陆云的信指出,“结使说音”,当为“给使说音”,“给使”即伺候官员的使役,作文要使役说音因使役为洛阳人,表明“二陆”入洛后“已有学洛阳音之事”[4]。“二陆”如此,其他南士亦莫不如此,葛洪在《抱朴子外篇·讥惑》中便记述了南士“转易其声音以效北语,既不能便良似,可耻可笑”的情形。这表明南人多习北语,然习之未精,仍夹杂着吴音。其实,不仅在语言上“二陆”效仿北人,而且在思想风格上也在努力效仿北人,《异苑》、《水经注·谷水》皆载陆机入洛途中次偃师,夜遇王弼鬼魂,“与机言玄,机服其能”。《晋书·陆云传》则称云遇此事,“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玄学是魏晋之际兴自洛京的一种新学风,而江东尚未受到其影响。“二陆”夜遇王弼鬼魂的事固然虚诞,但透露出他们为入洛求仕,不得不事先揣摩玄学,以免与北人交往时无法应对[5]。
其二,一些北人在公开场合有意侮辱陆氏兄弟。“二陆”入洛后,一再“咨张公所宜诣”,即请教拜访那些当朝权贵,以进入京洛上层交际圈,为入仕进取求得便利。张华“荐之诸公”。但实际上不少权贵并不以为然,照样不给陆氏兄弟脸面,此例甚多,《世说新语·言语》载:

陆机诣王武子(济),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王济乃皇亲国戚,声名甚著,素以“亡国之余”视南人,他初见陆机便以“羊酪”兴难,并非比较南北风物,意在轻辱陆机。又,《世说新语·简傲》载:

二陆初入洛,咨张公所宜诣,刘道真是其一,陆既往,刘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礼毕,初无他言,唯问:“东吴有长柄壶卢,卿得种来不?” 陆兄弟殊失望,乃悔往。[6]

张华介绍“二陆”见刘道真,但他对二位江东最杰出的才俊极不礼貌,竟以“长柄壶卢”相问,其轻辱之态毕现。姜亮夫先生在《陆平原年谱》太康十年条的案语中指出:“中原人士,素轻吴、楚之士,以为亡国之余,……道真放肆,为时流之习,故于机兄弟不免于歧视,故兄弟悔此一往也。”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当属卢志当众羞辱陆氏兄弟,《世说新语·方正》载:

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君于卢毓、卢廷。”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耳!”

卢志,幽州人,大儒卢植之后,绝无可能不知陆氏人物,完全是借机羞辱对方。余嘉锡先生《世说新语笺疏》此条的案语中说:“晋、六朝人极重避讳,卢志面斥士衡祖、父之名,是为无礼。此虽生今世,亦所不许。揆当时人情,更不容忍受。”所以,陆机反应强烈,予以反讥,但由此结下深仇,为后来卢志极力陷害陆氏兄弟埋下了祸根。
其三,陆氏兄弟之“好游权门”。陆氏家族在江东是“首望”之一,其俊杰之士总是出将入相,凭依门第与才识飞黄腾达,这使陆氏人物具有一种心理优势,所以“二陆”初到北方,颇有与北方门第抗衡的想法。《晋书·张华传》载:“初,陆机兄弟志气高爽,自以吴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晋书·文苑·左思传》亦载:思欲作《三都赋》,“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陆氏兄弟“不推中国人士”如此。但是,在与北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却屡屡受辱,既不能获得交往中的平等地位,更不可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明代张溥在《陆平原集题辞》中便指出陆机亡国后“俯首入洛,竟縻晋爵,身事仇雠,而欲高语英雄,难矣!”为求取仕途的发展,他们不得向北人权贵低头,如陆机在《诣吴王表》、《谢平原内史表》中一再表示“臣本吴人,出身敌国”,仿佛前世有罪。周一良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西晋王朝对待吴人条”中分析“二陆”心态说:“陆机入洛后,犹自称‘蕞尔小臣,邈彼荒域。’(《皇太子宴玄圃诗》)陆云《答张士然诗》亦有‘感念桑梓域,仿佛眼中人’之句,具见自卑情绪与桑梓之感。”正因为受到了太多的白眼与歧视,所以对稍有知遇之恩的人便会表现出极大的尊崇与感激。如对张华,《晋书·张华传》载陆机“钦其德范,如师资之礼焉。华诛后,作诔,又为《咏德赋》以悼之。”也正因为如此,陆氏兄弟先后依附贾谧、赵王伦、吴王晏和成都王颖等人,在狭隘的政治夹缝中图谋发展。
《晋书·陆机传》便明言机“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以进趣获讥。”贾谧乃晋朝元老贾充外孙,充以之为嗣,《晋书·贾谧传》称其“既为充嗣,继佐命之后,又贾后专恣,谧权过人主。”谧为捞取声名,招揽才俊文士,“二陆”也投其门下,列为“二十四友”。谧为正直士君子所不耻,陆氏兄弟附之,自然也受到人们的诟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陆氏兄弟何以如此呢?近人姜亮夫先生在《陆平原年谱》中则极力回护,说“二陆”与谧“实无深契”,为其所逼云云。其实不然。周一良先生的分析则更合乎情理:“陆机答贾谧诗云:‘惟汉有木,曾不逾境。惟南有金,万邦作咏’,强调己虽南人而得显达。由此可见,陆氏兄弟之投贾谧,列入二十四友,盖与贾谧之敢于拔擢南人有关,故陆机与之亲善。”[7]确实,“二陆”以文事降附贾谧,目的在于“自重于新朝”,求得政治上更大的发展空间,以维系门第于不衰。两晋南朝的世家大族人物首先考虑的是门第问题,这是当时的社会风尚所决定的。至于忠节之类的道德观念,则在其次。明乎此,我们便无须对“二陆”的行为做任何曲解。正是在这一心态支配下,陆机同时又交结厌恶贾氏的司马氏宗室人物,依附赵王伦,并终“豫诛贾谧功,赐爵关中侯。”[8]其实,赵王伦性极贪鄙,庸才凡品,就个人魅力而言,远较颇有才思的贾谧差,但陆机附之,又引见南人戴渊入幕,甚至参预为伦撰夺位“禅诏”[9]。当然,陆氏兄弟奔走权门,并非心甘情愿,他们毕竟出自世族名门,与那些起自寒微附逆作恶的小人自然有别。但作为“亡国之余”,他们很难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晋升,建立勋业,光大祖业,不得已,他们只有“游走权门”。

三、陆氏兄弟之死及其原因

陆氏兄弟自太康末入洛至太安年间死于北方,前后共15年时间,大约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康末至元康末(289—299),二是元康末至太安二年(299—303)。前期晋室大体上尚算安定,求仕虽难,但无生命之虞。但晋惠帝元康以后,西晋政局日乱,诸王之间公然火并,战火连天。《晋书·顾荣传》载诸王为博取声名,“甄拔才望,委以事机,不复计南北亲疏,欲平海内之心也。”这样,南人自入晋后,进入了一个政治事功相对活跃的时期。但是,在当时“顺逆无常理,成败无定势”[10]的险恶政治环境下,南人在北方缺乏社会基础,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时刻都有生命的危险。《晋书·顾荣传》载荣给乡里杨彦明的信中说:“吾为齐王主簿,恒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但人不知耳!”陆机本人在赵王伦之事中险些丧生,故顾荣、戴若思等皆劝机返归江东,但其不从,《晋书》本传所述原因有二:一是机“负其才望”,“志匡世难”;二是成都王颖召其入幕,机感其救命之恩,又以为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很显然,陆机追随成都王颖,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乘乱建功立业。太安元年,司马颖任机为大将军参军,又表为平原内史,征陆云为清河内史、右司马,参机要,陆耽为东平祭酒。同时,司马颖又以南人孙惠为参军、白沙督、领奋威将军,孙拯为参军。这样,在成都王幕中形成了一个南人小群体,其核心是陆机、陆云兄弟。
从有关史实看,成都王司马颖一开始对陆氏兄弟是很看重的。这主要是他要与其他诸王争夺统治权,必须招聚名士,成都王颖在这方面化了很大的气力。成都王召士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重视门第。其幕中士人可考者来自南北大族二十三姓,“显示了强盛的门阀势力背景”[11]。吴郡陆氏家族不仅为江南之“首望”,且尤重事功,世代领兵。因此,司马颖对陆机“甚见委杖”,将领兵大权交给了陆机。太安二年,颖与长沙王乂战,以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统帅二十万人攻洛。自吴亡之后,陆氏家族仕途受阻,一旦得领军,陆机以为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兴奋异常。据《晋书》本传,机出征前,司马颖与陆机有一段对话,其心态可见:

颖谓机曰:“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机曰:“昔齐桓任管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