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于《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取其精

如题所述

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
鲁教基函(2010)44号

各市教育局:

近年来,我省中小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山东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中小学在课程实施工作中没有认真开设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有的地方和学校在开展相关专题教育活动特别是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了更好地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优化校园文化,使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和民主法治观念,促进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规范课程实施。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是全省统一规划建设的课程科目,精选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经典篇章,是中小学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各地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省定课程设置和教学指导意见规范组织实施。学校课程由学校规划建设和组织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中小学校要加强科学研究,确保在将传统文化内容纳入学校课程时,充分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各地不得任意扩大学校课程开设范围,对规划建设较好的优秀学校课程可以宣传推广,但不得在区域内统一开设学校课程。学校课程不得编写教材。

二、加强对专题教育内容的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以颂扬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要广泛征求意见,慎重选择学习诵读内容。要认真按照中央和我省关于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关精神,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将那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正确理想信念和民族自尊自信、体现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文化典籍推荐给学生。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三、各市教育局要将此文件精神迅速通知到所属中小学校,并立即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立即予以制止和纠正。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0
答案示例:①山东省要求中小学慎重选择传统文化诵读内容。
②赞成。对传统文化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不赞成。让学生从小接触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
评分:本题共5分。第①小题2分,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第②小题3分。看法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第2个回答  2011-02-14
华,去其糟粕。” 问题是这样补全的么?

有一定意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2-21
何谓精?《弟子规》已是精中之精,经中之经。还要精?孔子的后人怎么了?愚蠢,愚痴!岂有此理?不知道中国人现在多什么营养缺什么营养啊?
第4个回答  2011-02-14
这个是很好的举措!
赞成!

找新闻:山东省教育厅发文……
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表示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

弟子规作品批判
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强调甄别诵读内容,避免不良影响。一些经典诵读活动中,如《弟子规》等,因内容存在问题,可能腐蚀学生心灵,必须谨慎选择。程朱理学时代的教育理论,如《三字经》等启蒙书籍,受到该学说影响,印光大师对此类理论持批判态度,认为它们可能导致误入歧途。孟子在《...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进幼儿教育
最近,三字经又引发争议,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时加以甄别,尤其不可要求全文背诵《三字经》等。另据了解,湖北一些学校将《弟子规》中“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内容作出相应删节处理。其实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等,这样的儿童启蒙教育...

《弟子规》新解从未考虑选取《三字经》
针对近日山东等地教育部门关于禁止全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神童诗》的决定,《弟子规》新解》编委会的另一位重要成员,东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侯守峰分享了他的观点。他强调选择《弟子规》的原因是其内容与现代道德规范相契合。相比之下,侯主任认为《三字经》由于其封建色彩浓厚,与课堂教育...

为什么钱文忠说完全按照三字经,弟子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90%到社会上...
“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钱文忠说。 现代公民的规则和博弈 用国学经典培养不出来 网友克莱德漫表示,作为山东人,他认为省教育厅发这个文件肯定是有针对性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应有所创新...

如何看待中小学强制推广《弟子规》?让孩子读《弟子规》有什么好处?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和英语作文范文能力,读诵《弟子规》等经典具体内容,孩子可以从这当中吸取更多的是营养物质,我国规范字之根在文化艺术经典之中,那些千载美文美句便是比较好的格言警句范例。这种好语录、文章内容、古诗词还记得多了,灵活的修辞方法、便捷的造句子、铿锵有力的声韵、缜密的谋篇...

...家长让孩子读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结合所学知识...
如果要用这些所谓的国学经典去加重孩子们的负担,让他们也象古人那样去死记硬背《四书》、《五经》,这种死搬硬套的僵硬诵读方式只会害了孩子而让他们成为白痴,是不可取也没有必要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驯服的人才,是一种变相的愚民方略。传统丧葬礼仪中包含着大量封建迷信思想,容易造成精神污染。传统...

让孩子学习《弟子规》《三字经》,到底对孩子有没有用?
与《弟子规》一样,《三字经》也是包含了儒家思想的道德读本,同时也是包含了许多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文化读本。所以古人说:“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在众多蒙书中,只有《三字经》称作“经”(经典),可见其影响之大,应该说是最具权威性和...

国学走进校园,国学走进课堂,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和建议
去年年底,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向学生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湖北省也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

《三字经》是精华还是糟粕 这事谁说了算
“该不该删减国学糟粕”是新年伊始讨论得最为火热的话题之一。继山东省教育厅发文严禁向中小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国学读本之后,湖北媒体昨天也报道了该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删节的消息。这么看来,删除国学中的“糟粕”,似乎在一定范围...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