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廷命官都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吗?

如题所述

理论上来讲是由皇帝来决定官员任免的。
在唐宋时期,一般五品以上官员必须皇帝下令,而一般的知县知府,什么的,宰相那里就可以直接任命。到了明朝尤其是明朝后期,由于明朝一位伟大的皇帝开创了20多年不理朝政的开端,所以明朝内阁的权利被无限放大,一般除了内阁大臣本身,几乎所有的官员(除了六部尚书)都可以通过内阁拟旨。到了清朝由于皇帝格外注意中央集权,所以一般哪怕是一个七品官,都得让皇帝先看一眼而后由皇帝直接下旨。

中国历史悠久,立官设守,肇始于夏商周三代,至秦代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时已初具体制,而后历朝沿袭发展,官职有所增减,同一官衔品级有所差异,官职名称也不尽相同。
自从秦朝以后,官员任免权主要集中在朝廷中,但是因为隋唐之前丞相权力很大,因此丞相也能决定官员的任免。隋唐以后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均为丞相,对于官员的任免也是有影响的。当然有了三省六部制度以后,吏部担当起了主要的任免职责,但是品级大的官员吏部是无权任免的。明代废除了丞相,明成祖的时候成立内阁。后来内阁权力越来越大,内阁是具有任免官员的权力的。其实到了明代,很多时候是由内阁阁老提出官员任免的一个建议,交由皇帝来裁度,当然这是指的比较重要的官职,像是品级低的官职一般由吏部提出名单,交由内阁裁度,内阁同意后当然也要让皇帝知道才能下发命令。当然皇帝也是有任免权的,不过随着内阁权力增大,很多事情如果不经过内阁,皇帝的话的分量也会大打折扣。如果皇帝想要任免的官员内阁不同意,而皇帝又没有那么强势的话,任免很有可能不能生效。像是明武宗朱厚照,他之所以很看重太监,原因之一就是他要通过太监来与朝中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争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5
在唐宋时期,一般五品以上官员必须皇帝下令,而一般的知县知府,什么的,宰相那里就可以直接任命。到了明朝尤其是明朝后期,由于明朝一位伟大的皇帝开创了20多年不理朝政的开端,所以明朝内阁的权利被无限放大,一般除了内阁大臣本身,几乎所有的官员(除了六部尚书)都可以通过内阁拟旨。到了清朝由于皇帝格外注意中央集权,所以一般哪怕是一个七品官,都得让皇帝先看一眼而后由皇帝直接下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15
。。。。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