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是什么?老子是什么?

简要的答 150子以内 他们区别在什么?100字以内,要白话的,不要文言解释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而引向了相对主义。
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老子是孔子之师,所以应是春秋时期的。
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五千言,毅然又骑青牛西去,从此无踪影。不过这用韵文著就的大作,把一个中国乃至世界搞得迄今半痴半醉,咿咿呀呀地学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过关书写五千言
自古以来,有一个关于老子的问题:他从今天的河南灵宝县秦函谷关走后,究竟到哪里去了?不知道。他死在哪里?不知道。在历史文献上,只说他西渡流沙,过了新疆以北,一直过了沙漠,到西域去了。
究竟是往中东或者印度?不知道。他的老家鹿邑县人说老子去了印度,摇身一变,成了释迦牟尼。《神仙传》上说,老子已达到“不死”的境地,如此他还活着?这一切还是不知道。
现在的人究竟知道什么?河南鹿邑人知道老子是鹿邑人,河南灵宝人知道五千言的《老子》是在灵宝写得。老子的生平似乎很简单,他姓李,名耳,出生地为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古时称楚苦县历乡曲仁里。做过周代守藏室之史,用现在话理解就是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因守着图书馆读典甚多,孔子问礼他两次,有史记录的老子踪迹,就是由豫东的鹿邑到豫西的灵宝,跨长550公里。
老子是骑着青牛,踏上西去的路途的。记者由郑州到鹿邑县,从那里开始了虔诚跟踪先哲的风尘。在函谷关迎候我们的是函谷关景区管理处办公室的张主任,虽然记者一再解释,他仍不清楚采访的意图。
这与两千五百年前老子至函谷关情景迥异,当时恭候老子的人物——关令尹喜,大概如同现在的海关、边境站的站长。一天,尹喜晨起望气——中国古人有望气之学,看到紫气东来断定必有贵人过关,遂吩咐家人备好小酒小菜,叮咛手下打扫关口卫生,尹喜有他的小算盘。
果然,一位皓首长髯老者,骑着一头青牛悠然而来。老子不知怎么是走时匆忙忘带了,还是压根就没有关牒。没有关牒,依秦国的规定是不准过关的。这正好给了尹喜一个机会,逼老子传道给他,老子没法,只好暂留函谷关,写下五千言。其实,即便到了今天,到底是“关令”叫“尹喜”还是“关令尹”名“喜”,都还有那么两帮人在争论不休,谁也说不服谁。若真的是“老子化胡”为佛,那真应了释迦老头说的“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米兰·昆德拉说的是:“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能李耳他老先生正在窃笑我们这篇文稿。
他是不是情愿,还是真的被胁迫动笔的,现在已无须究竟出个所以然,反正白居易说老子是用自己的手打了自己的嘴巴,还赋诗“花椒”老子,有道是: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老白的意思是,既然你老人家说过了,干吗还要违背自个的意愿呢?
尹喜得了老子的传授,连官也不做了,玩格调玩高雅去了,也不知所终。
两人在函谷关的机缘,活生生把一个只有军事意义的关卡,一下子赋予了文化内涵。当今的函谷关旅游景区,连导游也只谈尹喜的望气台,老子著经地太初宫,而不言历史上在此发生的“三纵攻秦”、“玄宗改元”的事件。
也曾“黄袍”加在身
老子西去“大隐”的举动,可害苦了后人,因为没有他后半辈子行踪的依据,又加之史书记载他前半生的事情,也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字。越不知越想知,这可能是人天生的毛病。于是,爱戴他的后人就开始杜撰了。
说什么老子的母亲是无夫而孕,怀他81年,由右腋生下,老子出生时即须发皆白,因此,才叫老子。后人倒是怀着无限热爱的崇敬心情来神化老子的,可大家这么一吹捧,反倒有悖他老人家“无违自然”的教导。无夫怎么有孕?怀胎干吗这么长?分娩渠道也不对嘛,还让老子自幼没有父爱,这般编排,老子若知,一定会觉得后人太没人道。
说他骑的青牛,原是麒麟,被老子用一树枝插将鼻中,驯服成牛。说给牛扎鼻穿便是老子的一大创举。后来,大凡提到老子,都是一个老翁骑着青牛的形象。在鹿邑、灵宝都以这个版本造型,完成了图腾般的老子石雕像。
那些神仙故事,只是说说,谁也没有把它当真。五千言的《老子》,由关尹子得到,传给了壶子、列子、庄子。到了唐朝,一不留意成了国教,老子也被后来的道教(汉代创立)不容分说地“黄袍加身”一跃成始祖,由此《老子》改称《道德经》。1973年12月在马王堆出土了帛书《老子》,说明那时老子便被人崇了。
还有一个人崇老子更带样,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唐皇李隆基,他当了皇帝之后,非要把自己的家族血统搞得更加伟大光荣一些,比较来比较去,觉得李耳不赖,设法把自己说成老子的后代,尊他“太上老君”、李母为“先天太后”、奉太清宫为家庙。鹿邑人讲唐末黄巢军过现在的鹿邑,一把火烧了太清宫。那态度很明确:老子啊老子,既然你是大唐的老祖,毁了你的庙,也是俺起义军万般无奈的下策,没有态度,就没有造反的理由呀,说罢,大军撒腿就走。
宋真宗赵恒好道,因姓赵不敢与老子拉亲戚关系,却自称道君皇帝,公元1014年朝拜重建后的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看看咱们老一辈皇帝爷们,都俗气到哪个份儿上了,为了跟老子套近乎,都恨不得快叫他父皇了。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次施政纲领中也念念有词地引用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引申意就是治理一个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就好像烹煎小鱼一样,是不能多翻动去折腾它的。里根是真读懂了《老子》,还是在作秀,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不好乱讲的。我们去函谷关时,管理处的人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当年里根总统讲这句话的照片,还把照片张贴在墙上。那意思分明有摆摆咱老祖宗派头的暗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3
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但是,由于老子在肯定客观事物矛盾对立而相互转化的同时,却忽略了矛盾转化的条件和新旧质的区别,庄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却把朴素的辩证法进而引向了相对主义。
庄子的相对主义,固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第2个回答  2007-05-13
较之老子,我比较喜欢庄子.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发展了道...我觉得庄子最重要的思想是无为,无己.完成天地间一翻逍遥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世间万物一体...庄周梦蝶...
老子的思想,我觉得就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江湖之所恶,故几于道.他主张,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5-13
按照台朱维焕的观点;
<<老子>>的思想是1,对于现实社会的不安;2,对相对性观念世界之泯灭;3.对于道的描述;
<<庄子>>主的是 颠倒以超升;浑化之境界;适性而顺俗;
第4个回答  2007-05-13
去听于丹的百家讲坛吧,没啥大的区别,庄子比老子更出世一些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