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史记左传战国策分别都是什么体裁的史书

如题所述

《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创作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历时14年完成。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战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的影响

《资治通鉴》不仅重新使通史的地位恢复,改变了断代史逐步走向格式化,丧失研究历史学作用的困境,也是对中国历史学发展再次起推动作用。

司马光继承习凿齿以统一为正统的进步史学观,也倡导以“国家兴衰,生民休戚”为史学研究基础,被陈亮作为河洛群贤研究“天理人欲”的重要内容。

《资治通鉴》在历朝历代都是统治阶级学习的基本教材,被称为天地不可或缺的著作,现代中国领袖毛主席也是在学习《资治通鉴辑览》后走上自学道路,一生阅读十多遍。它是研究历史最主要的教材,更是研究封建政治、文化、军事思想的重要教材。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主要体现了重视“生民之休戚”的爱民思想,也体现了重视“国家之兴衰”的爱国思想。在记述历史中,也是从历史发展、研究的实际出发,不是拘泥于封建正统立场。都是从历史学实际出发,废弃了无谓的尊贬立场,更多能客观真实地记述,有更多事实便于学者研究。

司马光还重视民族平等和团结,虽然仍像传统称兄弟民族为夷狄,但同样把他们当天地生命中的人,与中原百姓等同,不再歧视地称其奴婢禽兽。

司马光还是史学最重要的史料考异学开创者,首次大规模对一千多年来历史资料进行整理,这种整理不是删改性质。而是恢复原貌的性质,纠正了千年流传过程中抄写、刊印中出现的各种版本差异和错漏的弊端,努力恢复史料真实原貌。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宣传封建忠义思想,对著名的忠臣格外推崇,只要不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全书可靠性。他通常不对忠臣加恶评,有模糊记载的也选对忠臣有利的描写。司马光虽然有朴素的唯物史观,甚至远超其所处的时代,重视人欲和生民休戚,但也不可能脱离时代毫无封建伦理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体裁、起讫时间、主要内容偏向、历史地位及影响、作者等.
  《左传》 编年体(最早) 作者:左丘明
  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国语》 国别体(最早) 作者:可能是左丘明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
  《战国策》 国别体 作者:没有确定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史记》 纪传体通史(最早) 作者:司马迁
  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三国志》 纪传体断代史 作者:陈寿
  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作者:司马光
  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1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1
《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创作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历时14年完成。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战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第3个回答  2021-05-01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
左传是编年体
战国策是国别体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