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章

总感觉鲁迅的文学作品有一些忧伤的味道,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鲁迅是一本书、一部历史、一个世界,让人总也读不完,思不尽,解不透的。认识鲁迅,是从少年时期学习语文中知道的。祥林嫂、阿Q等一些鲜活的文学形象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苦难和悲哀,《祝福》里的祥林嫂是一生受尽了痛苦与磨难的农村妇女,当儿子被狼衔走以后,遇到别人总想诉说一下自己的苦闷和悲哀,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丝同情和安慰,然后,遭遇的却是冷漠、麻木,这正是当时农村社会的现实反映;《药》中,革命烈士的鲜血竟被视为获取药引的好机会,用人血馒头可以冶好病患,这是多么让人震撼而揪心;《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直至死亡将临时还是懵懵懂懂,唱着小曲,而围观杀人场面的群众竟报以喝彩,为阿Q的死亡助兴,死者与观者的麻木与冷酷,血淋淋的让人颤栗,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劣性所在。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不幸和反抗,正是封建制度下的黑暗和封建礼教的残酷对人性压制的具体表现,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正是“吃人”的历史。鲁迅的大多数作品,均是以揭露现实,鞭挞旧制度,对历史和时代发出痛苦而大胆的反抗的质问,这正是他从所处时代的痛苦体验中对整个民族痛苦的感悟和思索,将痛楚的感情转化成永久的艺术,转化为对社会人生的痛苦呐喊。文学的成就奠定了鲁迅的高度,使鲁迅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敏锐而深刻的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

一生多坎坷的鲁迅,命运自多苦痛。苦痛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鲁迅的生命历程,如影随形,处处可见。它曾使鲁迅孤独、寂寞、失落、忧伤、愤懑、彷徨、战斗……

22岁的鲁迅留日学医,学医的目的是为了学成回国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寄望于用医学来疗病救人,也希望用科学把人们从昏暗愚昧的落后中拯救出来。然而,这种梦想在仙台被撞得粉碎。那是观看一部电影的觉醒,电影里有这样一个场面:一个中国人给沙皇军队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抓出去枪毙,而围观的却是一群麻木的中国人,观看电影的同学拍掌欢呼,而鲁迅听来却感到特别刺耳,感到是一种对自己、对中华民族的侮辱,他无法平静下来,为什么国人围观自己的同胞被杀,却无动于衷?!只能做麻木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人的精神为何如此颓废。看来,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精神,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失去了尊严,才是最可怕的。这最初的痛苦体验积淀心中,无法散去,成为鲁迅文学创作的原动力。在其后的许多作品里,既有被压迫者的麻不不仁,而其周围又弥漫着冷漠和麻木的空气,没有关怀、激情,被压迫者的痛苦往往成为别人鉴赏和娱乐的资料。鲁迅正是带着这样的痛苦情结,把深刻的痛苦体验化为带血的文字,让广大读者不能不感到颤栗。这些文字似匕首、象投枪指向历史、指向现实,发出了对社会人生疗救的呐喊!

鲁迅的一生中,经历了由“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家庭衰败过程,这种过程给他造成了久久不能抹平的精神压抑和不可磨灭的人生体验。父亲的早逝让鲁迅担起了长子的重任,而母亲的关爱又让他尝受了一场无爱婚姻的痛苦,咀嚼了无穷无尽的心灵忧伤。1906年6月,奉母命从大洋彼岸返家的鲁迅与山阴女士朱安缔结了姻缘。新婚不过三四天,鲁迅便远走异乡,而这一婚姻事实,却像一张撕不毁的契约,牢牢地保持到鲁迅终身。他曾无限伤感地对挚友许寿裳说:朱安“是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好好好地供养它”。即使许广平的出现也不能改变朱安的法律地位。正是为了尽“孝”道,鲁迅才“只好陪着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帐”。这种慷慨悲壮的背后,饱含了多少隐痛多少心酸。

无爱婚姻的束缚使鲁迅从精神上、心灵里感到苦楚和压抑,而亲情的破裂又对鲁迅多创的伤口撒上一把盐,二弟周作人无情无义的反目,使兄弟成仇,视为路人。这些忧伤和苦痛加剧了鲁迅心绪的沉重,如梗在喉,无法摆脱。然而,正是这种对于痛苦的承受以及由此而滋生的压抑,影响了鲁迅的个性心态与生命历程,也成为他文学创作的内驱力,他只有借助笔端,抒写、转移自己的苦闷,《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伤逝》等优秀作品相继问世。在关乎爱情的作品《伤逝》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对爱情、亲情的真实内心,听到的正是一个灵魂饱含着绝望的仿恸,看到一颗布满创伤的心灵的颤栗。

生命的苦痛莫过于社会现实带给人的苦痛,只有对社会的认识和思索凝结的痛苦才是人生中最大的痛。在鲁迅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五四”运动高潮后的回落、《新青年》阵营的裂变、统治阶层的专横和欺压……一系列社会的矛盾让鲁迅陷入消沉抑郁的海洋、感受心灵苦闷的煎熬。黯淡的情绪和痛苦的情愫孕育了《野草》的诞生,这部作品是鲁迅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方式同痛苦作“绝望的抗战”而催生的小花,是他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心泉所化成的艺术瑰宝,是一部“心灵斗争的记录”。鲁迅以他不可模仿的艺术才华,将自己微妙的感觉、情绪,难以言传的心理、意识,复杂万端的心态与情感,愤激与焦燥,感伤和痛苦,苦闷与彷徨,探索与追求,溶入这丛野草之中,从而把内心的痛苦转换成不朽的艺术作品。

审视成功的文学作品,只有作者将自己的痛苦与民族、人生、时代的痛苦紧密相连并超越这些痛苦,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不朽、永恒的。鲁迅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正是他将自己的一切苦痛一腔热血一片至诚溶进一个个文字之中。痛苦使鲁迅敏锐,痛苦使鲁迅深刻,痛苦使鲁迅迎战国家、民族和人生的厄运。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他虽曾悲观但不消沉颓废,苦闷绝望却又与之抗争,孤独彷徨却依然奋斗前行。这就是不断呐喊、不断抗争、不断战斗的鲁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9
他的文章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一面。其实他的文章在现在也是非常适合看的。因为有很多问题不论在什么时代都会存在。只有真正熟识和全面认识社会的人才能体会到他的作品当中的真正含义。所以鲁迅的作品并不适合没有社会经历和不喜欢思考的人看。社会本身是非常现实和残酷的。这里包含了一些哲学的概念。鲁迅能深刻的认识到并在文章中体现。他的作品并不是忧伤,是实实在在反映了社会黑暗面。为了让国人更了解社会而写。但是他的作品并不是全部的社会。只是一个面而已,也要客观去看。
第2个回答  2007-05-17
因为他在当作家前,看多了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麻木不仁,对那些中国人的恨铁不成钢,为了使中国振兴,他弃医从文,从肉体的医疗转为精神上的医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5-28
因为鲁迅先生那时处于的是混乱的乱世,有很多事让人很愤怒,但是鲁迅先生又没有办法挽救,只能尽力辩护。还有,鲁迅先生很爱国,看到祖国这样,他很忧伤
第4个回答  2007-05-19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
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

感觉鲁迅的文学作品有一些忧伤的味道,是因为有的人的文章唤醒的是一群人,有的人的文章唤醒的是一代人,而鲁迅的文章唤醒的是一个民族!
语言简洁深刻,意义很重大,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和想法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