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是怎么灭亡的

如题所述

赵国灭亡经过如下:公元前229年,秦国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于是赵国灭亡。赵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

扩展资料:

赵国国君为黄帝五世孙伯益(大费)之后,与秦王族本是同一祖先。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而被舜帝赐为嬴姓,其部族为嬴姓部族。

赵国灭亡后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前226年曾与燕军合兵于易水之西会战秦军,战败后迫使燕王交出太子丹。前222年秦军灭代,俘虏赵嘉,赵国亡。而秦终于在灭赵之后已无国可抗秦,遂统一中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赵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8

战国时期的赵国是因为秦国的进攻而灭亡的,但是赵国之所以没能够抵抗住秦国的攻击,是因为赵国先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后来在邯郸之战中再次损伤了部分军事实力,所以在面对秦国的再次进攻之时,赵国才没能抵挡住。

我们都知道战国七雄中成功一统天下的是秦国,而赵国作为当时唯一能够匹敌秦国的大国,却是在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中第二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而赵国被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整整经历了几十年,其实当时的赵国和秦国的争斗中,赵国的胜算并不算低,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更为强大的秦国,实在是可惜。

一、错失良机

在战国七雄的霸业版图刻画得差不多的时候,赵国就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哪怕是强大如秦国也对赵国的实力十分忌惮,秦王也因此而不敢轻举妄动。在秦国和赵国的互相试探中,秦国可以说是丝毫没有占到便宜,反倒是赵国占了上风,而后的阏与之战中,赵国也成功击败了秦国,但是赵国没有一鼓作气打击秦国,这实在是一次不小的失误。

二、长平之战

秦国战败以后并不死心,养精蓄锐以后再次发动了长平之战,而在这一次战争中,赵国丝毫没有占到便宜,秦国军队势如破竹般将赵国的几十万大军歼灭了,好在当时的赵国有三个政治中心,所以这一次打击虽然很大,但是还不至于全军覆没,赵国也因此有了养精蓄锐的机会。

三、邯郸之战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失败以后,秦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而其他国家纷纷担心秦国的崛起给自己造成威胁,于是魏国、赵国和楚国便一起合力攻打秦国,导致了秦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而赵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也耗费了很大的兵力。

四、灭亡

经历了多次战争的赵国,并没有像秦国那样快速恢复实力,而是持续“吃老本”。公元前229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此时的秦国已经远比赵国强大了,赵国在激烈抵抗了七年以后变彻底灭亡了。

第2个回答  2021-03-14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按照秦昭襄王时期宰相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来进行的。

何为“远交近攻”呢?

就是先打秦国相邻的国家,这样每打下一寸土地来,就可以合并到秦国的版图上,让秦国的领土越来越多。

至于距离秦国比较远的国家,就麻痹他们对他们进行友好往来,甚至是给他们小恩小惠,不让他们插手秦国的事物。

这样才能达到秦国兼并天下的真正意图。

到了秦始皇时期,宰相李斯也是执行力范雎远交近攻的这个策略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秦始皇开始统一六国的。

于是就有了秦国灭六国的这个顺序。

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马尚。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前226年曾与燕军合兵于易水之西会战秦军,战败后迫使燕王交出太子丹。前222年秦军灭代,俘虏赵嘉,赵国亡。而秦终于在灭赵之后已无国可抗秦,遂统一中原。

短暂复国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大乱,六国旧贵族纷纷起兵。公元前208年,张耳、陈馀拥立赵国王室后裔赵歇为赵王,都信都。公元前208年,章邯攻杀项梁,派部下王离进攻赵国,攻克了邯郸。王离围攻张耳、赵歇所在的巨鹿,直到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俘虏王离,解巨鹿之围。但因为陈余没有救张耳、赵歇,陈张二人失和。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项羽分赵地北部,立张耳为常山王,以赵王歇为代王。陈余不服,以三县之兵袭击常山王张耳。公元前205年,张耳败走,投靠汉王刘邦,陈余复立代王赵歇为赵王。赵歇封陈余为代王,但陈余不去代国,在赵国以太傅的身份辅佐赵歇。公元前204年十月(秦历),韩信灭魏豹后,与张耳出井陉击赵。井陉之战赵军败于汉军,在襄国追杀赵王歇,陈余也被杀,赵亡。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前229年,秦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赵国遂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公子嘉在代地称王,也就是建立了代国,继续苟延残喘着.
并且一直在坚持抗秦,最后秦攻辽东的时候,一举把代也灭了,这个时候赵才算真的灭亡

赵国灭亡〗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卒,子赵偃继位,是为赵悼襄王。悼襄王昏庸,废有德行的太子赵嘉,而立素无德行的赵迁为太子。赵悼襄王在位九年卒,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

公元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为赵杰出的将军,曾经于公元前233年大败秦军于肥(今河北卢龙),因功而封武安君。秦将素畏李牧,于是使反间计,用重金收买赵幽缪王身边的宠臣郭开,郭开于是造谣说李牧与司马尚想谋反。幽缪王赵迁自幼昏庸,素无德行,听了谣言不加分析,就用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杀死李牧。秦军闻李牧已死,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破赵,一仗就杀了赵葱。秦军长驱直人,破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将其流放到河南房陵。赵国大臣共立赵嘉为代王,都于代城(今河北蔚县西南)。代三六年(公元前222年),秦军进军代城。代王嘉降秦,赵国亡。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廉颇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南四十三里)。正是由于廉、蔺交和,使得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末敢攻赵。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参见长平之战)。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问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赵都邯郸(参见邯郸之战),持续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相救得以不灭,但国力已大减。
燕以赵大伤于长平,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举兵攻赵。赵使廉颇为将,指挥了著名的鄗代之战。他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北)。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采取集中兵力打敌正面的战法,首战告捷,挫敌兵锋,打掉了燕军的嚣张气焰。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燕军主帅被斩,惊慌溃退。廉颇抓住燕军败退之机,立命赵军乘胜追击,长驱500里,于前250年进围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燕王喜眼看燕国危在旦夕,只好答应赵国提出的割让5城等全部要求,向赵国求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说明赵国国力又有恢复。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再被重用当将军,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廉颇很是感慨,要他们退去,门客告诉他:这没什么奇怪。现在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买卖常理。又有什么埋怨的呢?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给了唐玖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十几年后,赵国被秦国灭亡(参见秦灭赵之战)。
廉颇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寿县城北7公里的八公山之放牛山西南坡上,墓面西,周长300米,西临淮河,南北东三面环山,一代风流领山川之胜,英风浩气激荡千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马尚。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前222年代王降秦,赵国亡。

拓展资料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原为赵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赵夙孙赵衰事晋献公之子重耳。

赵衰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国为晋文公,赵衰任国政。赵衰卒,其子赵盾嗣;赵盾卒,其子朔嗣。朔子赵武于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为晋国正卿,赵武传赵景叔,赵景叔传赵鞅,即赵简子(前518年—前458年),赵简子传赵襄子(前457年—前425年)。

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至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称王,至王迁,前222年,灭于秦国。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