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孙权,为什么要将都城从武昌迁到南京?

如题所述

吴黄武八年(229
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取得了从魏国夺得了武都、阴平二郡的胜利。此时孙吴群臣纷纷劝孙权称帝,孙权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在武昌称帝,建国号吴,史称东吴或孙吴。孙权在武昌称帝是汉末三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政治事件,直接影响了汉末三国时期的政治走势,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标志着孙权人生到达了巅峰阶段,也标志着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孙权一生以武昌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称帝之前精明强干,奋发有为,称帝之后,特别是晚年,刚愎疑忌,政失较多。孙权在武昌八年表现得非常英勇睿智,是他一生最有作为的时期。在武昌他先向曹丕称藩,和魏御蜀,打败刘备的东征,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又重新建立吴蜀联盟,抗击了曹丕的多次军事进攻。曹丕死后,孙权主动发起石阳之战、襄阳之战、石亭之战,并取得了石亭之战的胜利。孙权在武昌成功地解除了吕蒙夺取荆州之后的孙吴生存危机,改变了孙吴被打防御的局面,进而联合蜀国,转入了对魏的战略进攻态势,使孙吴成为三足鼎立的一方。

孙权把都城定在武昌,乃是因武昌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统筹兼顾荆扬二州,地形地貌有利于防守。孙吴最早的军政统治中心在吴(今苏州),建安十三年(208
年)迁到京口(今镇江),建安十六年(211
年)又迁到秣陵(今南京)。后来争夺荆州,孙权又把军政统治中心迁到陆口、公安等地。孙吴夺得荆州之后,陆口地位下降,公安位于荆州腹地,离长江下游的建业太远,如果扬州有警,孙权应对不便。武昌位置居中,既可以兼顾荆扬二州,又与建业有相似的地理条件,西边有樊溪,适合训练水军,长江边有樊山,有利于孙吴军队防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十二月,吕蒙擒杀关羽后夺得荆州,孙刘联盟关系完全破灭。孙权面临着刘备“东征”讨伐的危局。建安二十五年(220
年)正月曹操又病亡,曹丕继位魏王、汉丞相、冀州牧,这让复杂的割据局势增添了变数。在这紧急关头,孙权方寸不乱,沉着应对,一面派使臣联络曹魏,观察曹操死后曹魏的局势变化,一面令陆逊防御刘备东征。魏黄初元年(220
年)十月曹丕称帝,孙权 221 年 8 月向其称臣,11 月接受了曹丕的“吴王”封爵,定王都于武昌,暂时避免了与曹丕的直接冲突。

226
年 5 月曹丕死后,7 月孙权改变过去“屈身仕曹”做法,主动向曹魏江夏郡发起了进攻。先后发动了石阳之战、襄阳之战。228
年在淮南孙权又发起了石亭之战,打败了曹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让魏国兵马死伤一万多,还缴获了曹休参战的几乎全部军资器械,魏兵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石亭之战的胜利扫灭了曹魏的威风,大涨了孙权的威信,229年,孙权称帝,定都武昌。

孙权称帝后吴蜀联盟关系整体平稳,吴蜀两国决定联合抗击魏国。为了减少蜀国的疑虑,强化对吴国全境的领导和管辖,孙权于黄龙元年(229年)九月,留下尚书九卿,让上大将军、荆州牧陆逊辅助孙登镇守武昌,自己带着一帮文武大臣迁到建业去了。武昌也因孙权称帝而成为吴国正式建国后的第一个都城(后为陪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因为南京拥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在南京的前方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长江,易守难攻。
第2个回答  2021-03-04
因为南京地理位置更好,而且南京的经济文化也比较发达,更适合做都城。
第3个回答  2021-03-04
因为武昌地势平坦,被汉江和长江水环绕,不适合防守。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