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次求生机会的李秀成,因何最后一次也没抓住?

如题所述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李秀成是强行为太平天国续了好几年的命。但是在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打压下,以及太平天国本身拥有的劣根性,因此李秀成再怎么努力,最终也无法挽救太平天国的灭亡。

无法挽救太平天国,那保住自己的性命总可以吧?

然而事实却是,1864年8月7日,李秀成在南京被斩首示众,享年42岁。

如果去细细追究,李秀成其实是有好几次求生机会的,只不过身在局中的他,一次都没有抓住。

李秀成的第一次求生机会,是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后。这个时候的李秀成已经是位居高位,手下也有好几万的人马。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投降清军,那不仅能保住一条性命,还能得到清朝的高官厚禄。

毕竟这个时候的太平天国人心惶惶,如果清朝对李秀成予以优厚待遇,势必能再影响一批太平天国的人投降。

但李秀成选择了效忠太平天国,自然不会主动投降,而且还数次大败清军,缓解天京的压力。

李秀成的第二次求生机会,是在1859年。这一年,太平天国的大将李昭寿,不仅率领部下四万余众投降清军,顺带的还献出江北的三座城池,直接从北面封锁住天京。

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调李秀成回天京,让他负责浦口防线,来应对来自北面的清军压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昭寿劝降李秀成,但却遭到了拒绝。

李秀成的第三次机会,是在1863年8月。这一年,苏州被清军占领,天京的东南防线压力剧增,李秀成不得不撤守苏南。在这个时候,李秀成的堂弟李世贤劝说李秀成,说要么自立为王,要么就投降清军。

但忠义的李秀成拒绝了。不然的话,至少保住一条性命还是可以的。

李秀成的第四次机会是在1863年年底。撤守苏南后,李秀成便前往天京。当时的天京,周边多个城市都落入清军之手,天京在多个方向上都得直面清军。

总而言之,天京早晚都会被清军攻破,为了保住有生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撤离天京。

但他的建议遭到洪秀全的极力反对,不管李秀成和其他人如何劝说,洪秀全都是要死守天京。如果这个时候的李秀成能够不管不顾的离开天京,那也不会被清军俘虏。

可是一向忠义的李秀成,怎么可能抛下洪秀全不管?从1863年8月,到天京被攻破,李秀成一直都呆在天京,负责天京保卫战,一直到城破被俘。

李秀成的第五次机会,是在1864年7月19日天京城破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太平天国,洪秀全已经去世,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洪天贵。天京被攻破后,李秀成的第一反应就是率领部队护送洪天贵杀出去,为此还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洪天贵。

最终洪天贵是成功突围出去,但李秀成也因为殿后,最终被清军俘虏。

试想,连洪天贵这个小孩子都能杀出重围,要是换做身经百战、武艺高强的李秀成,那不是更加的轻易、简单?

但即便如此,李秀成还是将逃生的机会让给了洪天贵,用自己的生命来效忠太平天国。

五次机会,每一次都能让李秀成获得生机。但是他对太平天国、对洪秀全实在是忠心耿耿,明不可为也要为之,也要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太平天国,真的是一位忠义之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1864年7月,湘军“吉字营”攻破天京,放任士兵劫掠,无恶不作,李臣典就是典型,此人纵欲过度而亡,曾国藩还为他争取一等功。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在狱中写下数万言《自述书》,后被曾国藩处死。


李秀成,太平天国后期绝对顶梁柱,能力自然没得说。此外,李秀成还有一位铁杆“洋兄弟”,即是英国人呤俐,此人是太平天国对外联系之桥梁。所以,如果李秀成愿意,通过呤俐之手,他是能逃过一劫。例如,“进北攻南”作战时,湘军封锁长江,数万精兵渡河时阵亡,李秀成让呤俐帮忙,乘坐英国轮船安全回到天京,曾国荃也只能干着急。


纵观李秀成一生,他有4次机会可以求生,但他对得起“万古忠义”四字,为太平天国战斗到底。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对其评价相当高。


拒绝李昭寿诱降,坚守浦口,受封忠王


1859年,李昭寿献上江北三城,投靠清朝钦差大臣胜保,后改名李世忠,官至江南提督,为武官最高级别。李昭寿是李秀成部将,此时投降,对李秀成而言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接着,李昭寿派人来诱降江浦守将薛之元,天京北面通道被封锁,洪秀全十分恼火。


李昭寿投降后,派人来劝说李秀成,希望他能归顺朝廷,并带来钦差大臣胜保亲笔信,许诺高官厚禄。此时,洪秀全对李秀成颇有防备,提前获悉情况,于是封锁长江,不让李秀成回天京,并断绝浦口物资运输。


洪秀全猜忌、防备,李秀成则尽心尽力,坚守浦口,继续与清军作战,丝毫没有投降之打算。要知道,此时李秀成家属都在浦口,投降清朝没有后顾之忧,可他没有。为此,洪秀全过意不去,便册封他为“忠王”,寓意“万古忠义”。这点,李秀成《自述书》中提到。


堂弟李世贤建议带兵外出,李秀成拒绝


1860年,李秀成拒绝李昭寿诱降,没有投靠清朝,失去第一次求生机会。1863年12月,苏州陷落,8大叛将被李鸿章处死,城内4万放下武器的太平军也成为冤魂。苏州陷落,苏南各城相继丢失。此时,“吉字营”发动猛烈攻势,天京告急,李秀成从苏南返回。


李秀成抵达溧阳,堂弟李世贤建议他外出单干,不要回到天京送死,不要为洪氏朝廷卖命。《自述书》言:“堂弟李世贤驻军溧阳,劝我另作他谋,不准我回京,我不肯从,连夜赶回京。”李秀成拒绝堂弟建议,连夜跑回天京,为天王洪秀全尽忠。


此时,李秀成母亲还在天京,也许这是他不得不回京之原因。但是,从之前他送李昭寿家属出京情况看,李秀成有能力将母亲送出天京。李秀成回京,主要还是忠心,回京后之表现足以证明,却也错过第二次求生机会。


洪秀全让他选择留守或离开,李秀成坚守到底


回到天京后,李秀成直接面见洪秀全,提出“让城别走”之计:放弃天京,主力转移关中,躲避列强干预,东山再起,否则灭绝矣。《自述书》言:“曾帅围困甚严,壕深垒固,粮草不通,外救不来,让城别走。”否则,“全城之性命定不能保了”谁知,洪秀全大怒,直接训斥李秀成,让他选择离开或者留守。


李秀成《自述书》言:“我奉天父、天兄圣旨下凡,做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政事不用你管,留在天京,外出作战,随便你。”洪秀全发怒,李秀成让天王杀了自己,免得日后被敌军凌辱;洪秀全脱下龙袍,给李秀成披上。


如洪秀全所言留守、离开,随便选择,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但洪秀全本身没直属部队,此时又病倒床上,李秀成若真的离开,他也奈何不了。结果呢?李秀成选择留下,处处受洪仁发、洪仁达刁难,却心甘情愿。如此,李秀成错过第三次求生机会。


将战马让给洪天贵福,掩护幼主突围,被湘军俘虏


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知,留守天京之最后岁月力,忠王李秀成可谓是受尽了“罪”。对外拼命杀敌,夜袭湘军,防守京师,对内安抚民众,发放救济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结果呢?洪氏兄弟说他收买人心,有取代天王之打算,李秀成是有苦说不出。


1864年6月,洪秀全拒绝服药,吃“甜露”,也就是杂草,不治身亡。16岁洪天贵福继位,是为幼天王。洪天贵福,9岁娶4位夫人,在温室中长大,岂能力挽狂澜呢?此时,军国大事,有洪仁发、洪仁达、李秀成主持,但已经难以回天。


7月,天京陷落,湘军劫掠,放松警惕。忠王李秀成率军奋力拼杀,即将冲出天京,但幼天王拖累了他。为让幼天王顺利突围,李秀成将战马让出,且甘愿断后。如此,洪天贵福得以突围,前往湖州投靠黄文金;李秀成被俘虏,关押在两江总督府,错过第四次求生机会。


综上所述,忠王李秀成有4次求生机会,但他对得起“万古忠义”四字,为太平天国战斗到底。1860年,李秀成若是投降,高官厚禄少不了。后面3次,若是李秀成不回京,或者自己突围而出,他也能躲过一劫。因为,李秀成可以借助呤俐,安全脱身。天京陷落后,洪葵元、洪全福等王爷,都是借助洋人力量躲过一劫,且得以善终。


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中说,李秀成被俘虏后,还想效防姜维之故事,只是没能成功,也是一种遗憾。

第2个回答  2020-12-14
因为自己的疏忽,所以没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因为李秀成是没有让自己比较重视机会的。
第3个回答  2020-12-14
李秀成确实有4次求生机会,后三次,如果李秀成不回京或者自己突围都能躲过一劫,但是他没有,可是他对得起‘万古忠义’四字。
第4个回答  2020-12-12
为让幼天王顺利突围,李秀成将战马让出,且甘愿断后。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