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林冲的话语

如题所述

《水浒传》作为一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几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它所塑造的一百单八将早已深入人心,由它改编而成的戏剧、影视更是牢牢地占据着人们生活中的精神享受空间。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生动而细致地描写了梁山好汉的起义斗争,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然而细心一点的读者不难发现,在众多的英雄中,林冲是作者花费功夫较多的一个,而且,在众多的好汉中,他也是武艺最高强,为人最耿直,做事最精细的一个。即使是在“胜败乃兵家常事”的临战争斗中,他也常常是只赢不输。可以说,他确实是一个“上上人物”,是一个带有作者理想色彩的英雄形象。这就无怪乎人们在看过《水浒》后,不仅深切同情他的不幸遭遇,而且极为赞赏他儒雅的形象、高强的武艺、善良耿直的性格和精细果断的处世态度。而人们之所以同情他、赞赏他、偏爱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他的身上寄寓了作者及大众的追求和理想。在《水浒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发展都与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相融合,这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中,具有独特命运的悲剧人物林冲身上带有深刻的人物命运与主题的矛盾冲突,透过作者对林冲这一人物的多层次艺术刻画,可以更充分地体现《水浒》英雄人物身上寓含的审美因素。本文将结合小说的创作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等方面,以林冲的性格形成和发展为切入点分析《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艺术。  

一、围绕主题,结合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特征塑造人物,并通过人物性格的变化来反映主题思想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明杨定见《忠义水浒全书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小说描写了一批“大力大贤忠有义之人”,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接受招安后,这批“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的英雄,仍被误国之臣、无道之君一个个逼向了绝路。作者为这样的现实深感不平,发愤而谱写了这一曲忠义的悲歌。  

水浒英雄走上反抗的道路,都是因为官逼民反,被“逼上梁山”,这是他们的共性。然而作者并不是“千人一面”地刻画体现这个共性,而是巧妙地运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塑造典型人物,描绘出每一个水浒英雄鲜明的个性,使人物各有其“出身”、各有其“面目”,各有其“性格”。以下,笔者便以林冲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来探讨作者通过人物性格的变化,结合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特征,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  

作者对林冲性格的刻划,没有停留于贴标签似的简单描写,也没有以作者的观念来代替对人物行动的叙述分析,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来多角度地充分展示其性格的发展。换言之,林冲的性格发展是被一步步地“逼”出来的。  

我们知道,按照林冲原来的社会地位,是不可能走上梁山的。他的岳父是个教头,他自己也出身于枪棒教学之家,子承父业,当上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总教头。他既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威望,又有丰富的维持小康之家的生活,更有美丽温柔的妻子和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样的社会地位和封建思想的熏陶,如果说还不是以促使其成为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支柱的话,那也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使他摆脱封建社会顺民的身份。但是,就是一个像他这样明理、谨慎、守本份的人,也还是在高俅父子的步步紧逼下,最后走投无路,投奔了梁山。一方面,从高衙内当众调戏林妻,到陆虞候献计骗取林妻,到高俅设计陷害林冲,再到野猪林两衙役欲置之于死地,直到火烧草料场,高俅的迫害是步步加深;另一方面,从林冲的冲散了事到把陆家打得粉碎,至整日寻杀陆谦,再到手刃陆谦等人,他的反抗也是愈演愈烈,完成了由软弱向刚烈的性格转变。其主要性格,从精细忍让发展到挺而走险,其身份从禁军军官变为起义英雄。整个“逼上梁山”的过程,既可以概括为林冲的主要社会经历,又可以从中找到一条林冲性格发展的轨迹,同样也准确地反映了林冲从相信社会、依赖社会到怀疑社会、认清社会,从顺从社会到改造社会的生活态度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必然的。环境在变,性格也在变。逼之愈紧,抗之愈烈。作者就是通过这一过程,生动而合乎逻辑地展示了林冲的性格发展,自然而然地反映了其处世态度的变化。  

林冲从一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转变为彻底与统治阶级阵中决裂而走上反抗的起义英雄。这表明,“在政治极端黑暗的情况下,统治阶级内部也必然会发生分化,其中的一部分因受到当权派的排挤起而反抗,也会投身于各路奋而反抗的民众洪流之中。”[2]  

林冲的反叛,是统治阶级黑暗腐巧到了极点的最典型的反映,是《水浒传》主题最有力的体现者。因而作者不惜篇幅浓墨重彩来写林冲,而在写林冲手刃仇敌的草料场一节,作者更是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极力渲染,成为全书艺术最具光彩的篇章。  

二、突出体现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以传奇性彰显英雄本色,使读者对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英雄产生丰富的联想。  

《水浒》是在民间“说话”的基础上产生的,说书艺人特别讲究故事情节的编排技巧。作为一部英雄传奇小说,施耐庵在保持故事性的基础上十分注重以传奇性的故事代表,他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人物命运走向和人生选择。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时,并不是一开始就写他与统治阶级不可调和的尖锐冲突和巨烈矛盾。而是在一个非常普通的机缘里,作者让林冲出现在我们眼前。刚出场时,作者是这样描写他的:鲁智深正使禅杖时,听见有人喝采,收住手一看,“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丝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围连,珠鬓环,身穿一顶单绿罗团花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沓银带。穿一双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行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3]从他的装束和长相来看,是既雄姿英发,又俊秀儒雅,特别是手中那把“折迭纸西川扇子”,俨然有“羽扇纶巾”之风。这副武中带文,刚中含柔的肖像,既表明他受过良好教养,文武兼备。  

但作者在此时并不出面为我们介绍林冲的身世和性格,仅“端的使得好!”一句话,就把一个大英雄的形象传递过来。他的出场为读者所惊讶,如此一位身材魁伟,俊秀雅致,而且武艺高强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何落草为寇?从而为后文制造悬念。  

正当林冲和鲁智深饮酒闲谈时,听使女锦儿连忙告诉他,娘子在后岳庙被人调戏,便连忙“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庙里来……”高衙内调戏林娘子不得,便设计诬陷林冲为行刺高俅的刺客,于是林冲无辜地被刺配沧州。林冲的命运怎样?高衙内,陆虞候是否就此罢手?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一次大的矛盾和危机。然而陆虞候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谋杀林冲,却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矛盾暂时得以缓解。  

林冲到达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林冲此时还期待刑满释放,能挣扎着回到东京,然而他始料不及的是陆虞候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役,调林冲去草料场,欲借机烧死林冲,然而林冲在沧州巧遇到旧识店小二夫妻,并且告知陆虞候的到来,林冲内心的疑虑和愤怒犹此引发。这次情节的起伏又充分利用了林冲这一人物内在情绪和心里来强烈地抓住读者的心理,从他的戒备、大怒、买刀,满街去寻仇敌,到“心下慢了”之时,读者紧绷的心弦也才跟着松驰下来。然而草料场必必剥的爆响又将读者心里的疑虑之火再度点燃,陆虞候等人阴险毒辣之心终于通过他自己的话在大火面前透得明白。这一情节的转折同样是通过林冲的内心活动来完成的。他自思:“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于是读者一同期待的复仇心理终于和林冲的十步之内手刃仇敌释放了个痛快!  

在这样波澜起伏的情节中,巧设悬念与多样铺垫形成了巧妙的配合。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中,作者用正面描写陆虞候等人阴谋杀害林冲的设局,用陆虞候等人现身说法,同时借用侧面描写,从店小二夫妇眼里耳中来写,在此基础上,作品还用了林冲心理描写及景物描写来为设置的悬念作铺垫。此外,巧设悬念与传奇性的巧合相搭配,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野猪林,林冲性命悬于一发,忽地半空中传来鲁智深的吼声;沧州诚,没有鲁智深的保护,却意外巧遇店小二;草料场大火焚烧之际,却有天相助,大雪压塌了草厅,让林冲提前躲避到了古庙;三五日的前街后巷里寻找仇敌,不想在破庙前大雪地里意外相遇。这种种“出乎意料之外,在于情理之中”的巧合不仅制造了矛盾冲突与人物命运危机,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离奇,紧张动人,在读者久积的阅读期待中,林冲手刃仇敌的英雄本色衬着火光雪色,格外惊悚动人,令人回味无穷。  

三、按照生活逻辑,注重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塑造人物性格,使读者在英雄的性格矛盾冲突起伏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期待和满足。  

林冲人物性格的形成与他的身份地位相符合。然而《水浒传》很突出地做到随着人物环境遭遇的变化而赋予人物性格的动态发展变化的走向。在著名的“林教头风夜山神庙”一节,林冲的思想性格变化呈现出一种“张弛相间,盘旋上升"[4]的发展趋向。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头家庭,在京城是颇有名气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这种家庭出身和地位,使得他养成了奉公守法,安分守已,安于现状的思想性格。正是一心想着维持这种生活现状,林冲采取了忍让的态度,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与草莽英雄孓然一身,了无牵挂截然不同。甚至到了沧州后,他仍然期望能刑满后回到京城,然而林冲毕竟是武艺高强的英雄,在京城他是大名鼎鼎的周侗的高徒,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在水泊梁山,他是马军五虎之一的“豹头环眼,满山唤作小张飞”的豹子头林冲!沧州城中店小二便是他救弱济贫、扶危济困的侠义见证!林冲初到沧州欲做顺民的善良安分随着店小二的叙说陆虞到来说出“休要捉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这种英雄之话。但随着三五日未见消耗自心下慢之后,其接管草料场时安时顺处、随遇而安的思想又占了上风。这正如里尔克笔下巴黎动物园中的那只豹,“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侵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然而,当亲自听到仇人阴毒残忍的陷害时,盛怒的豹子终于忍无可忍,原始的野性终于爆发,十步之内,片刻之间,枪搠刀剜,连杀三位仇敌,痛快淋漓至致。这种艺术的动态变化,呈现出林冲性格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清晰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轨迹,这种性格的变化随着生活事件和生活场景的变化而呈现出自然的变化,使入感到真实可信,使读者为英雄的命运而担忧,随着英雄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  

四、注重环境描写,善于调动多种文学要素渲染烘托人物形象,使读者在英雄本事之外获得诗意般的审美享受。  

在《水浒传》中,作者多次写到与水泊梁山地形相符的山寨水洼之中英雄侠义之事,然而给读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季候方面酷热的夏天和寒冷的隆冬。作者善于利用这些因素来作背景渲染烘托英雄的形象。武松井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的故事安排在酷夏,吴用晁盖智取生辰纲也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和武松等人不同,同样着力渲染的反叛英雄林冲手刃仇敌却是安排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严冬。武松是草莽英雄的代表人物,他那“生平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的宣言同他的火爆脾气,不受羁 的粗豪英武性格分不开的,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是只有在盛夏的环境中才能表现得充分的,这给读者的感觉仿佛是大热天吃四川麻辣火锅,越热越辣越痛快!  

林冲性格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忍”,退让,只有一步步受到生命的迫害频临危难,而自觉地意识到忍的绝境时,他才会在忍无可忍之中,爆发出带有风雪寒冷,令人凉透脊背的“狠”!在整个《水浒传》中唯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透出清冷孤寂的氛围,苍劲悲凉的况味,因而也最富于神韵诗意!当“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5]人们心中一场忍辱英雄的复仇之火的背景顿时显得沉重而阴冷。“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着北风而行,那雪下得紧。"[6]在林冲生命的冬天里,雪地上迤逦的身影和弯曲的足迹,英雄的出路在哪里?苍凉背景下一个英雄孤独的背景却止酝酿着读者“屈在小人之下”的英雄复仇的心理期待,待到朔风吹撼,大雪紧飘,草场上火势随风冲天而起,沉沉夜色,熊熊火光里,英雄复仇的光陷映衬着飘飞的雪花显得格外瑰丽凄迷!  

在景物描写的同时,作者巧妙地诗意地插有关文学要素来渲染烘托英雄形象,收到了诗意般的效果。围绕人物性格,作品中常用酒作为增添豪性的工具来衬托英雄形象。还是武松和林冲,在二人身上,作者调用了一切他所能的文学手段!武松井阳岗打虎前喝的是三碗不过刚岗的烈酒,醉打蒋门神也是烈酒,作品中其他地方,如智取生辰纲中好汉们喝的酒,在鲁智深那儿,酒同肉一样成了他破坏佛门清规戒律的东西。然而这些酒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却是起着不同的作用。武松所喝的是连喝十八碗的豪兴,以此来突显武二郎冲天豪气和胆气。在林冲身上,作品根据林冲性格中奉公守法,安分守已,安时顺处,逆来顺受的受屈英雄安排的是杯酒,破庙里吃酒是慢慢地吃,草料场手刃仇敌,也不过用葫芦里装的酒来点缀,手刃敌之后,也只是将葫芦里的冷酒都吃尽了,林冲吞进的是冷酒,会同严冬的天气,漫天的飞雪,阴沉的黑夜,飞扬的雪中的火光共同构筑成一种孤寂苍凉,一种反叛英雄对先前热衷维系的生活和政治秩序的彻底决裂和绝望反叛!  

总之,《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尤其是传奇英雄性格方面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由它肇始的英雄传奇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过滤,《水浒传》将会散发出愈将夺目的神奇色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3
八十万禁军教头,马军五虎将。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02
武艺高强,嫉恶如仇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