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宋吃货宰相张齐贤是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但如果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极可能导致身体过度肥胖,进而影响行动迟缓、精神不振,甚至引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健康。因此,人们通常认为过度饮食者难以取得太大成就,一方面因为精神不振,健康堪忧;另一方面,无法控制饮食的人往往缺乏自律。
在中国古代史上,似乎很少有著名的嗜吃如命的肥胖人物留名青史。苏东坡、金圣叹等人虽然好食,但并非嗜食,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好食被视为一种“饮食艺术”,而嗜食则显示出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人怎么可能一举成名呢?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北宋时期的名相张齐贤就是“食界”中的一位独特人物。
张齐贤在宋太宗赵光义年间担任宰相,期间政绩显赫,成就卓著,还曾带领军队与契丹作战,屡获胜利,堪称一代名相。《宋史》对他的评价极高:“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然而,这样一位显赫的人物却是一个大“吃货”,他的食量惊人,体型极为肥硕。
尽管如此,张齐贤的肥胖并非由于健康问题,而是由于他的饭量。他不挑食,饭量极大,据史料记载,张齐贤在初次入仕时,常夸耀自己的饭量,同僚们都不相信。一次聚餐时,他便与一位官员比试食量,结果轻松胜出,从此官场上下无人不知他的食量惊人。
张齐贤之所以能够升任宰相并名留青史,与其食量有关。他早年家境贫困,常常饿肚子。一次晚上,他实在饿得无法忍受,便外出觅食。走到一家小饭馆,恰好一伙强盗闯入,他们点了一桌美食,大声喧哗。张齐贤不畏强盗,径直向他们讨饭。强盗们惊奇于他的食量,便让他一起用餐。张齐贤风卷残云般地吃光了所有食物,强盗们戏称他将来能做宰相,并赠予他金银。
张齐贤事后虽觉后怕,但也意识到要想吃饱饭,必须做官。恰好宋太祖赵匡胤西巡,张齐贤便自荐,声称有“治国十策”献给皇帝。赵匡胤是一个喜欢招贤纳士的君主,便召见他,并命他献上十策。张齐贤边吃边说,唾沫横飞,虽然太祖只赞同四策,但他坚持认为自己十策都是良言。两人意见不合,赵匡胤将他轰了出去,但已看出他有大才,对弟弟赵光义说:“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进可使帛汝为相也”。
太平兴国二年,赵光义开科取士,张齐贤应试,本想留任京师,却因差错被外放做官,通判衡州。尽管做了地方官,他也很高兴,因为有了“正式编制”,不再担心吃饭问题。他认真做事,政绩斐然,因而得以升迁。太平兴国五年,张齐贤被召回京师,出任著作佐郎,端拱二年,经宰相赵普力荐,出任枢密副使,淳化二年,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始了二十一年的宰相生涯,对北宋初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大中祥符七年,张齐贤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二岁,宋真宗为其罢朝两日。
总结来说,张齐贤无疑是“食界”中的一朵奇葩,将对食物的渴望转化为上进的动力,直至出将入相,再也不用为吃不饱饭而担忧。更令人惊奇的是,他暴饮暴食,饮食无度,体型肥硕,却能得享高寿,无疾而终,这绝对是天赋异禀。而我们一般人千万不要效仿,暴饮暴食对健康的威胁极大,我们一定要有所节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