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意思

如题所述

  古诗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 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 许裳《闻蝉》)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 萧子范《后堂听蝉》)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唐 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细柳高飞夕,长杨明月曙;历乱起秋声,参差搅人虑。单吟如转箫,群噪学调笙;风飘流曼响,多含断绝声。……”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隋 卢思道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2)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正如
  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听蝉》)。
  唐 司空曙“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新蝉》);
  唐 白居易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
  唐 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答白刑部闻新蝉》);
  唐 孟浩然:“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秦中寄远上人》),
  唐 元稹:“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送卢诗》)。
  唐 雍裕之:“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早蝉》);
  五代楚 刘昭禹:“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唐 卢殷:“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唐 姚合:“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闻蝉寄贾岛》);
  宋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雨霖铃》);
  宋 刘克庄“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3)古人误却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首先应该提到的当然是被称为唐代咏蝉诗之“三绝”: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
  带意思的古诗
  1 送别
  五言古诗
  王维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
  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归卧:隐居。
  3.南山陲:终南山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前三句重复出现“君”,体现作者反复叮咛、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是一种不得志的心情写照,最后一句是写景写人,非常含蓄。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2 长安遇冯著
  五言古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
  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
  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
  [左“风和“汤”的右边]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
  鬓丝生几缕。
  【注解】:
  1.灞陵:即霸陵。
  2.冥冥:形容雨貌。
  3.[左“风和“汤”的右边]:形容燕飞行时轻快的样子。
  4.燕新乳:意谓燕初生。
  【赏析】:
  这首赠诗,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诗人正是借着春景,感叹冯著的遭遇。开头写冯著从长安以东而来,一派名流兼隐士风度。接着以诙谐打趣形式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再进一步劝导他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乳燕焕发才华,会有人关切爱护的。盛年未逾,大有可为。全诗情意深长,生动活泼。它的感人之处,首先在于诗人的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邂逅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诗在叙事中写景,借写景以寄托寓意。数名诗中有叙事,有写景,有感叹,贴近自然,是意到笔随之作。
   夕次盱眙县
  3 五言古诗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
  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
  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
  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
  听钟未眠客。
  【注解】:
  1.落帆:卸帆。
  2.盱眙(xu1yi4):唐时属泗州,今江苏省盱眙县。
  3.“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
  4.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
  5.秦:今陕西一带。
  【赏析】:
  此诗可能是作者出任滁州刺史时途中所作。这是一首写楫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第一段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第二段写人雁归宿、夜幕降临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全诗富有生活气息,侃侃诉说,淡淡抒情,看是写景,景中寓情。读来颇为动人。
   塞下曲
  4 乐府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注解】:
  1.黯黯:同“暗暗”。
  2.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咸:都。
  4.“黄尘”句:此地从古到今都是一片黄沙茫茫。足,充塞。
  【赏析】: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不仅写得雄浑阔远,而且具有浓郁的边地风情。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自然会有胡应麟《诗薮》说:“李(白)写景入神,王(昌龄)言情造极。”
   子夜四时歌--春歌
  5 五言乐府
  李白
  秦地罗敷女,
  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
  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
  五马莫留连。
  【注解】:
  1.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
  2.“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3.“红妆”句:女子盛装后非常艳丽。
  4.“五马”句:贵人莫要在此地留连。
  【赏析】:
  这首诗吟咏罗敷女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移。这首为春歌,用采桑起兴。
  
  子夜四时歌--夏歌
  6 五言乐府
  李白
  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归去越王家。
  【注解】:
  1.镜湖:又名鉴湖、贺监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唐时为贺知章的采地。
  2.菡萏(han4)(dan4):荷花。
  3.“人看”句:观看采荷女子的人多得使若耶溪都显得狭窄起来。
  4.“归去”句:西施被越王选入宫廷,一去不复返。
  【赏析】:
  这首诗是“夏歌”,以荷花起兴。借西施来感叹天下人都重视美色。唐李阳冰评论说:“太白耻作郑、卫语,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每多讽兴。”
  
  7 子夜四时歌--秋歌
  五言乐府
  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注解】:
  1.长安:指唐代国都长安。
  2.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3.“总是”:指捣衣的妇女思念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情思。
  4.玉关:即玉门关。
  5.虏:对敌方的蔑称。
  6.良人:丈夫。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亲人好团聚。前四句写秋月皎洁,秋日里的捣衣声随处可听,秋风阵阵吹不尽,后两句由思念引出祝福与祈求,表达了希望早日结束战争的心声。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吴昌祺评论说:“万户砧声,风吹不尽,而言其情则同,亦婉而深矣。”
   子夜四时歌--冬歌
  8 五言乐府
  李白
  明朝驿使发,
  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
  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
  几日到临洮?
  【注解】:
  1.“明朝”句:绎站的送信使者明天早上出发。
  2.“絮(xu4)”:动词,在衣服、被褥铺垫棉花。
  【赏析】:
  这首诗是“冬歌”,借驿使引发全诗。作者描述妇女在冬夜紧张地裁缝,为戍边的亲人赶制棉衣,忘记了自己的寒冷。刘全白评论说:“白性倜傥,善赋诗,尤工古歌。才调逸迈,往往兴会属辞,古人之善诗者亦不逮。”
   烈女操
  9 五言乐府
  孟郊
  梧桐相待老,
  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
  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注解】:
  1.烈女操:乐府中琴曲歌辞。操,琴曲的一种体裁。
  2.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
  3.会:终当。
  4.殉:以死相从。
  5.“波澜”两句:妾心如同古井之水,发誓不起一点波澜。古井年深日久,永远平静。
  6.古:同“枯”。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也有以烈女比喻自己情操高洁的意思。本诗多用以物比人的比兴手法,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同时以古井水作比,称颂妇女的守节不嫁。就全诗看,从题目到内容的全部,都是为了明确的主题。就诗论诗,不能节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说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应予批判。
  孟郊
  (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他四十六岁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协律郎等职。有《孟东野集》。孟郊创作态度十分严谨,他作诗苦思深虑,惨淡经营,诗风朴质深挚,善于用白描手法写景述情,却能产生生动形象效果。前人说:“郊寒岛瘦”,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孟郊诗的特点。
   登幽州台歌
  10 七言古诗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歌,古诗的一种体裁,有短歌和长歌两种,这首诗属短歌。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chuang4)然:悲伤凄凉。
  4.涕:眼泪。
  【赏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怀才不遇,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苍凉悲凉的千古绝唱,借以宣泄自己胸中的块磊。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劲健有力,质朴自然,催人自省,激人奋进。用散文句式,对后来的自由体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武则天当政时,初任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有《陈拾遗集》。他主张改革六朝以来浮华颓靡的文风,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优良传统。他的诗质朴苍劲,不事雕饰,气势雄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