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变对汉字的结构有什么影响?

隶变对汉字的结构有什么影响?

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

2、偏旁分化: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

3、偏旁混同:隶书以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

4、结构简省: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5、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隶书为提高书写速度,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

扩展资料

隶变的发展

出土的四川青川木牍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竹简为我们提供了实物资料,无可驳辩地证明了秦统一之前就存在着大篆向隶书演变的过渡性字体。青川木牍早于云梦睡虎地秦简八十年,属战国中期作品。

有与篆书笔法形体完全相同的字形,有与汉隶相当接近的字形,这两者都是少数,大多数字形出现了隶书的笔势、笔顺、笔画连结方式。与篆书相比,它减者盘屈,化繁为简,圆者使方,变字形的狭长形为正方形或扁形,是一件极其重要的由篆向隶演变的过渡性字体的书法作品。天水放马滩秦简成册于战国晚期至秦始皇八年(前239)。

“甲种本”成书似早于“乙种本”,此册书写率意,于漫不经心中时见草法。往往以轻挑短笔、延展字尾之法,曲尽笔致。

在其快速书写横画时自然形成的起笔重驻、收笔轻提,当是汉隶的典型笔画“蚕头燕尾”的雏形。这些2000多年前的无名书工,以当时民间流行的实用的新型字体,为中国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隶书的产生时期的断代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3
。汉代初期,形声字已经成为汉字的主体。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的合体字,这种组合方式把汉字和汉语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声字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但也受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古汉字演变成今汉字的转折点。隶变使象形的古文字变成不象形的今文字,非主流性地改变了汉字的结构。隶变在对小篆形声结构系统性的历史继承的同时,对形声字的形体结构和表意、表音功能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隶变后,形符的象形性减弱,以形表意的特征基本难以体现。 汉字以类推的方式进行简化,一方面保持了汉字系统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使得简化字和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保持密切联系。繁体形声字在简化时,主要是对声符进行简化,形符的变化不大。汉字简化后,声符的表音功能、形符的表意功能都减弱了。 隶变和汉字简化都没有改变形声字在汉字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汉字体系还将在长时间内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20-09-06
大量部件集合为一个部件,一个部件解散为多个部件,利用一些俗体代替了传统体,如“寝”小篆写法十分复杂,隶化时就用了俗体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