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雀》的问题

1.《孔雀》为什么叫孔雀
2.三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命运(简单介绍)
3.最后三个人对着孔雀说的话有什么意义
4.有那些细节最初动人心

  立论只在艺术之外支配
  ——多多

  孔雀里关于姐姐的一段是近乎完美的。

  孔雀到底是什么含义呢?顾长卫要让我们自己在影片里领会。那么对我而言,孔雀这个词汇并不是完全褒义的。从小时候的童话以及课本上,我奇怪的把孔雀和骄傲这样略带贬义的词汇联系起来。

  关于孔雀,我还听说过这样的议论:开屏的孔雀是最美丽的也是最丑陋的。因为它在展示自己最美丽的尾巴的时候却把自己的屁股露在外面。我不知道顾长卫在拍摄的时候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意念,但是我就是这样理解孔雀的。

  任谁都不会忘记姐姐拖着天蓝色的降落伞骑行在大街上这段,天蓝色的降落伞是那样的亮丽,不正如开屏的孔雀?

  为了开屏这么美丽的一瞬间,姐姐付出了自己的代价——两次露出自己的下体,(美丽高贵同时和低贱丑陋伴行)。一次被强行拉下打安定,另一次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主动脱下。关于小树林里那一幕,你可以有其他的解释,但是在我看来,编剧是在明白无误的实现上面的象征。

  高儿不属于这个城市,她甚至不属于这个世界。她一心想超越自己所属的生活,那样一个无望低微的世界。为此她宁愿付出一切,也执拗的不愿意放过一个机会。影片开始她拉手风琴的时候不愿意理开水壶就明白无误的告诉了我们她的性格。用我家里老人的话来描绘她就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

  电影不停的把孔雀这个暗喻安放在高儿的身上,高儿拉手风琴的时候难道你没有感觉到那舒展的动作恰恰和开屏相似么?在高儿舒缓的奏响手风琴,她义父自如的跳起朝鲜舞蹈的一瞬间,我恍惚看到他们两个在飞升,这一刻是他们开屏的一刻么?然而,他们因为开屏袒露了自己,因为开屏他们被人看到了自己隐藏的私处,他们因为开屏被人耻笑。

  如果顾长卫仅仅用力在姐姐的故事里,这已经是一个完美的电影,那么多有诗意而又富有象征意味的镜头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孔雀。

  然而顾长卫放弃了完美,从而走向了伟大。

  如果仅仅讲述姐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心高气傲的少女故事,一个精美的青春故事。但是顾没有止步在这里。

  很多人置疑影片的三段结构,认为使孔雀变得松散,失去了连贯。而且我也看到有人指出孔雀的三段之间有不合逻辑的地方。

  而我要说,孔雀本来就不是要给我们一个连贯的完全逻辑的故事。它着力的是对往事的追忆。而追忆往往是失真的,在细节上模糊的。

  三次重复的地方,似乎是一样的,然而细心的人还是可以看出,每次的情节是有小小的出入的,这一点正可以证明上面的说法。

  对我而言,每次重复仿佛是平闪灯光,哗的一声,在一个短暂的黑暗过后,我们看到了过去的某些情节——这些深藏在我们深处的记忆,已经永远无法被完全清晰的看到。

  回过头来说我为什么认为后面两段使孔雀从完美走向伟大。

  如果仅仅在电视上看预告,我们看到的是下面这些闪光的镜头——蓝色的降落伞、被雨冲刷的煤球、骑车子的哥哥、手持向日葵的哥哥、开屏的孔雀——而最能让我们记得的镜头恐怕也是那蒲公英一样的伞兵、那死的无比艺术的鹅还有哥哥吃的那个巨大的包子……这些镜头在我看来是梦幻一般的,犹如音乐里的重音被强调,当它们在荧幕上显现的时候,我耳边似乎真的响起了震耳的锣声。因此,我甚至希望顾长卫能够做的更纯粹一些,给我们一个极具魔幻色彩的完美的电影。然而顾没有。

  轻和重,文学和记录一直在孔雀中争斗。那些闪光的梦幻一样的镜头将孔雀的叙事带向文学带向轻扬带向对生活的超越。而另一方面的那些对生活图景的展开,比如哥哥的饭摊,比如那些青砖、长廊,比如父亲推着一车啤酒……把孔雀带向记录带向沉重带向现实。这轻和重,文学和记录同时纠缠在一起,一个向天上飞升,一个向底下沉潜,就在半空中打转。

  为此,顾长卫被称为杂家,甚至被认为是缺少叙事能力。在我第一遍看孔雀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想法。

  当我第二遍看孔雀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这些置疑。在文学或者记录这两方面,顾长卫都已经在孔雀里展示了他的能力。只是,他没有像我们一厢情愿的那样把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发挥到极至,他不像其他导演那样把一个清晰的理念贯彻下去。你可以置疑他,然而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因为顾长卫放弃了完美而走向伟大。

  生活永远比艺术更复杂。任何试图重现生活的艺术家都是虚妄的,永远不能成功的,顾长卫也是如此。然而顾长卫自觉的放弃了明晰的完美,将孔雀导向了真实生活的混沌。对于现在这个2小时10分钟的版本,大家都说删减太多,使情节不再明了。我毫不怀疑以后近4小时的版本可以告诉我们更多,然而明晰绝对不是顾长卫试图给我们的东西。因此,我对那个加长版并无神话一样的期待。

  据说,有过其他导演剪过孔雀,都到姐姐痛哭的时候结尾了,然而顾长卫坚持要加上后面公园里一段,一段似乎无力无意义的结尾。很多人也说不明白最后那段有什么意义。可是如果不是抱着看一个明晰的完美故事的想法,也许能够更好的理解现在的孔雀。
  Sun Mar 6 02:46:59 2005

  附:写的时候抱着惊人的目的,不免用了些大词,也放弃了很多想说的话。后来mono说记忆是会失真的,我想他觉得和我有共鸣的可能是这个地方吧。

  其实,一直不能忘怀孔雀里给姐姐打了安定的第二天,父亲开门去上班,姐姐失魂落魄的打开卧室门走出来,父亲看了姐姐一眼,想说什么又走了。我的注意力全被正中墙上的日历吸引过去了,那是个黑色的13号。我想,好吧,好吧,姐姐会死去了,然而没有。我不认为是自己想错了,姐姐在那一刻一定是选择了死亡,而死亡也真的发生了,电影只是给了另一个选择罢了。

  有人说,电影的情节似乎充满了当年在传闻里听说的街坊邻居的事情,真是一语中的——传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30
可是后来回想,还是很有道理的
(1)孔雀把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就好像影片中“我”的记忆一样。岁月不经意间溜走,一家人日子虽然平淡,但过得很从容,幸福就是与家人携手共渡的美好时光。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虽然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不完美,但是那种温暖却是主旋律。即使是家人的争吵也是美丽的插曲。
(2)孔雀开屏那一瞬间非常美丽,但是为了这份美丽人们往往要等很长时间,并且不一定等到。就好像人的梦想,是可望不可及的。姐姐的空军梦就是很好的例子
(3)最后一家人陆续从孔雀前经过时的具体场景既不太清了,但是当时我的心里却有种事过境迁人生如梦的感觉。蹉跎多少岁月,只为花开一瞬啊
《孔雀》是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碎了,旧的梦想逝去,新的梦想生长出来,我们就是这样在不停的生活着,也许幸福,也许不幸福。可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美丽的人生,美丽的人生不一定要夺目不凡,每个人都可以开屏,但开屏的时候不一定要围满了观众。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开屏的快乐,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孔雀一样,被观赏的同时也在观赏着别人,尽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岁月再漫长,也总可以等到开屏的瞬间。”这是顾长卫对片名《孔雀》作出的诠释,也是对整部电影的注解。我们看着《孔雀》,看着电影里的人生,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在被别人看着,现实里,每天都有千千万万部《孔雀》在不停歇的上映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