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一句名言,意思是宁可饿死,也不吃别人给的食物。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这句话是: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出处:春秋·孟子《孟子》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白话释义:

齐国有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

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孔子论“仁”,是自觉的道德; 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故主张“有德者执政”。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恢复井田制度 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未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5
说到这嗟来之食的典故,《礼记檀弓下》是这样记载的: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这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殷勤有加,只因了个“嗟”字,犯了忌讳,铸定了一段千古冤案,也成就了饿者的骨气。

孟子在《孟子 鱼我所欲也》里,阐述了“舍生取义”的思想:“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思想千百年来一直是仁人志士激励自己的人生准则。孟子身上洋溢者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是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他生活在白色笼罩的革命岁月,他一定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革命家。

在“鱼我所欲也”里面,孟子假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按照孟子的逻辑,以及孟子本文中的思想,假定孟子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会不会受之呢?答案应该很明显,孟子死也不会接受的。可是,在《孟子告子下》里却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孟子不会为“呼尔”、“蹴尔”这样的轻慢、侮辱行为而拒绝可以得生的食物!

《孟子 告子下》里面记载: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曰:“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曰:“以礼死,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这篇谈话是说,任国有个人问屋庐子道:"礼节和吃饭哪样重要?"

屋庐子说:"礼节重要。"

那人又问:"娶妻和礼节哪样重要?"

回答说:"礼节重要。"

那人又问:"按照礼节求饭吃,却吃不上而饿死;不按礼节求饭吃,却吃上了饭,那么也一定要按礼节行事吗?按亲迎礼娶亲,却娶不到妻子;不按亲迎礼,却能娶到妻子,那么也一定要行亲迎礼吗?"

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就到邹国去,把问题告诉给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不度量原来基础的高低,只比较它们的末端,那么寸把长的木块也能使它高过尖顶的高楼。金属比羽毛重,难道是就一只金属带钩和一车子羽毛相比来说的吗?拿吃饭的紧要情况同礼节的细小情况相比,礼哪里有吃饭重要?拿娶妻的紧要情况同礼节的细小方面相比,礼哪里有娶妻重要?你去这样回答他:'扭住哥哥的胳膊夺他的饭吃,就能得到饭吃;不扭就得不到饭吃,那么就该扭他吗?翻过东边人家的墙头,搂住那家的闺女,就能得到妻子;不去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那么要不要去搂抱呢?"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在对待“礼”的问题上,没有僵化,比较灵活。他认为,在生活中讲究“礼义”应该注意比较孰轻孰重。如果“礼”不如一顿饭重要的话,就可以不讲“礼”了;如果“礼”不如娶老婆重要的话,就可以不讲“礼”了。这虽然有些好笑,却真实得可爱!

通过孟子的这番话,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孟子面临“呼尔”、“蹴尔”的轻慢、侮辱与“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一箪食”、“一豆羹”的二难选择时,肯定认为维护“大丈夫”的面子(尊严)不如活下去重要!因为,这“一箪食”、“一豆羹”是“食之重者”,“呼尔”、“蹴尔”是“礼之轻者”。

孟子这种灵活,不失为一种机智,实际上也是一种“韧的战斗”。借此可以保存自己,发展自己。我不清楚,孟子比较礼轻礼重的具体标准;但是,我相信,孟子绝不会像一些“识时务者”一样,分不清孰轻孰重,只认为活着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只认为死亡是天底下最可怕的事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这不是孟子的!是礼记里的(嗟来之食).这句话是:予虽饥死,也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齐国发生了大灾荒。富人黔敖熬了粥摆在大路边,用来给路过饥饿的人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 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瞪大他的眼睛看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听了就向那人道歉,但(这人)始终不肯吃,最终饿死了。

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3-05
“不食嗟来之食”出自《孟子》一书。因为齐宣王不采纳孟子的仁政主张,孟子气愤而去,齐王派使者挽留孟子。孟子慷慨陈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然后又讲乞丐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体现了战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独立人格。现在意保留原意,指有骨气的人拒绝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第4个回答  2011-03-05
应该是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意思是:不食嗟来之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