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深虑论》读后感

如题所述

[方孝孺《深虑论》读后感]2011-01-14方孝孺《深虑论》读后感table.MsoNormalTable{font-size:10.5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重发求通过===方孝孺《深虑论》读后感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方孝孺《深虑论》读后感。这条定律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从来没有被打破过。对于历朝历代统治者来说,如何找到症结所在,打破这条定律,达到万世一统的最终理想,便是一个永远的问题。新中国的创始人毛泽东自然也想过这个问题。黄炎培曾经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乃至一国,都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对此,毛泽东无比自信的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民主"真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宝吗?且不去从逻辑上或事例上来分析毛泽东这番言论是否可信。单单从毛泽东建国之后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知道作出这番言论的人自己是否相信这番言论了。而实际上,当人们苦苦追寻,苦苦思索设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时,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考虑周全了,以为自己找到致胜法宝了。而实际上,却往往顾此失彼,最终还是免不了败亡的命运。方孝孺《深虑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同方孝孺深虑论中所举出的种种事例。秦始皇看到周因为诸侯过强而灭亡,于是废封建,立郡县。结果不知道秦朝却被农民起义军所灭亡。汉高祖看到秦朝因为孤立而被灭亡,于是大立同姓诸侯。结果却不知道短短几十年光景就爆发七国之乱。又比如宋太祖看到唐朝因为藩镇林立而走向分裂,于是尽释兵权。结果却不知道最终宋朝被夷狄所灭亡。种种事例无一不说明往往危险就隐藏在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为甚么人们总是无法作出全面的判断呢?那是因为人们的见解都是会被自身的经历,自身的立场所局限。一个人的经历会一直影响自己的见解,从个人上面说是这样子。很多小时候受过穷的人,以后一生都会被钱财所牵制,羁绊。如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出身三级贫户,即使到后来贵为总统,却也过不了这一关。因为他小时候受过穷,看到钱财就想要据为己有,最终因为贪污腐败而锒铛入狱,毁了让自己一个伟大的领导人的机会,甚至毁了整个政党,整个国家的前途。而相反,很多从小一帆风顺的人,却往往因为没有忧患意识,最终也导致灭亡。经常有人说到"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家庭也是这个样子。比如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很多不是很富有的家庭因为平时受到金钱的制约,都很希望子女以后能成为赚大钱,于是现在在高考的时候,很多人都很盲目地报考经济管理专业,而却不知道很多成为商人家庭实际上是如何受权力阶级的欺压。而很多商人家庭平时受到了权力阶级的制约,于是很希望子女以后能做大官,却不知道官场中那些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多么残酷与摧残人性。而很多权力阶级家庭则因为某些原因千方百计送子女出国,而很少考虑到一个中国人在外国生活会遇到多少困难。而从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上看,也是这样子。比如上面说到的各个朝代兴衰更迭的各种事例,那些统治者的见识和经历,使到他们都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之前的朝代败亡的教训,所以在那一方面多加防备,结果却不知道,往往很多方面都是互相制衡的,一个方面增强会导致另一方面减弱。结果他们也因此导致了灭亡。在《深虑论》作完之后,历史似乎还一直验证方孝孺的论点。建文帝欲图仿效汉武帝削番,结果却落到丢掉了皇位。满清统治者惧怕汉人通蕃威胁自己的统治,竟然下令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使得荒野千里,生灵涂炭;而且之后一直严厉限制对外贸易。谁知这一限制却砍断了大清帝国与世界文明的联系,使得整个庞大的帝国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下被碾碎,读后感《方孝孺《深虑论》读后感》。民国时期,蒋介石深知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带来的种种灾难,于是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欲图东征西战以统一中国。可是正想飞往西安亲自督导剿共战争的时候,却不知道祸起萧墙之内,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不是在战场上被敌人打败,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俘虏。而更让人值得深思的是方孝孺《深虑论》的现实意义。看近现代,乃至未来世界局势的发展,《深虑论》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呢?看19世纪到20世纪世界各个意识形态的发展,总体来说就如同一个钟摆一样。在十九世纪的时候,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古典自由主义思潮随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活动在全世界撒播。而不久风云突变,在二十世纪的前期到中期,全世界掀起了一阵巨大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苏联,在纳粹德国,在法西斯义大利,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政权。即使在美国英国等所谓"民主国家",实际上国家也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与控制。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共产主义思潮更是席卷世界。很多国家共产党夺取政权,很多西方国家也由很多左派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执政。可是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世界潮流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很多国家和地区实行民主化,连中国也实行改革开放。世界又倒向了自由主义的那一边。其实这都是像方孝孺所说的那样:"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经常对原来弊端的过度批判会导致矫枉过正,然后便在一个一个的循环中一直延续下去。而在这世界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潮。那些经历过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的那一代人。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几百年来积贫积弱的事实。很多人对一直以来被外国人瞧不起感到很不甘心,很多人对剥削他们的地主和资本家感到很痛恨,很多人一直向往和平的生活。于是很多人以极高的热情参加了共产党,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潮当中,参与到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的大业当中。谁知道,这种全民族的热情,却最终被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所利用,演变成了毫无理智的狂热,导致了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悲剧,为中华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他们忽略了,这种爱国狂热如果失去控制,造成的灾难,可能比外国侵略造成的灾难更加严重。直到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才把错误纠正过来,让中国的发展建设进入正轨。而现在正当年的四十到六十岁的那一代人,很多人都经历过文革的磨难,对文革的教训牢记于心,都知道要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度发生。要让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以政治斗争为纲。这种思想确实让中国在近三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谁又知道,这种思潮难道不会隐藏著一些我们察觉不出来的危机?想当年宋朝时中国的GDP占到世界的50%以上,可是因为重文轻武,被辽、金、蒙古连番侵略,最终亡国。而中国八九十年代一直裁军,直到最近才重新重视军队建设,谁敢保证中国的国防没有潜在的危险?又比如一些人很天真地认为朝鲜现在的政治状况只是一个封建小王朝,应该让朝鲜跟中国一样像世界各国开放,甚至像韩国一样投靠美国。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目前这个落后的朝鲜在地理上,政治上,经济上对中国有著重要作用。假如没有朝鲜,现在的东北就会沦为前线地带,国家就会用对待福建和粤东地区的前线政策去对待东北,对那里只掠夺不投入,派驻大量兵士而干扰人民正常生产生活,让东北像现在的福建粤东一样经济相对落后。如果没有现在中国在朝鲜租用的日本海的出海的港口,整个东北的海外贸易都要远远地绕到丹东,整个东北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制约。现在很多人只看到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却没有想到经济独立,至少是经济独立的能力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假如面临到一个针对中国的"ABCD包围网",面临到禁运乃至经济封锁的时候,是否能保持经济正常运转,这也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还有现在市场经济,带来了很多浮躁的思想。很多人都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丢失了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社会理想。如果社会上所有人都变得拜金,极端浮躁,极端自私的话,很难让人放心不会有甚么隐患。而另一方面,现在的社会主义中国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段时期过后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政权,因此现在当权的那群人自然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悲剧感到震撼,因此自然对他们失败的经验教训异常重视。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后来领导人对旧体制和历史的批判与颠覆,是苏联放开对舆论的控制,还有苏联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于是现在的领导人很难不在这方面多多注意:隐瞒、拒绝承认历史,控制舆论和拒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谁又敢说在避免重蹈苏联解体覆辙的同时,把我们国家变成一个没有思想自由,或者是有思想自由而没有言论自由的人人敢怒不敢言的社会,会不会又出现意想不到的祸患呢?而到了在改革开放时期出生成长的新一代,是否又有甚么思维的误区与盲点呢?我作为这一代人的一员,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我觉得,包括现在中国每一代人的思维盲点,还有因此引发的种种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虽然最后,《深虑论》说到要"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但这应该仅仅是方孝孺为了向当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传统儒家思想靠拢而作,或许并非作者本意。既不足信,我们也不必过分纠缠于其封建思想而进行抨击。实际上,方孝孺《深虑论》只是提醒了我们不要"虑切于此而祸起于彼",并没有给我们什么具体的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或许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通用的算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能一直紧随局势,适时根据主观客观条件进行调整,才是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方法吧。曾经有人给毛泽东推荐方孝孺的《深虑论》,毛泽东不屑地说:"他自己的命运怎么样?他自己的命运都虑不到,还谈什么深虑?"而实际上,方孝孺在事发之前能清晰地看清楚形势,在事后又能从容慷慨就义。方孝孺的这种能力和气节,又岂是毛泽东可以理解的?2010年12月  〔方孝孺《深虑论》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