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

如题所述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是古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出的字体分类,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具体地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来,经过历代文字学家的总结补充修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人们称之为“六书说”。
从造字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例如《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里列举了周代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项目,其中有“六书”但《周礼》并未具体说明六书的内容。也没有对六书的解释。
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一为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不仅指出了“六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子。据唐兰先生考证,三家之说同出于一源,因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根据西汉末古文经学创始大家刘歆的《七略》删节而成的,所列六书名目、次序也应本于刘歆所述,而郑众、许慎的学术师承又与刘歆有渊源,郑众之父是刘歆的学生,许慎之师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然而三家的细目有两点不同:一为指事、会意、形声的称谓不同,二为各书次第不同。后世研究者认为,称谓不同反映三家对这三书的认识可能有差异,各书次第不同反映三家对各种字产生的先后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 《周礼·地官·保氏》
满意采纳谢谢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