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外交部门都干什么的?都有什么职务?

如题所述

看清末的故事,总能碰到一个名称:总理衙门。这似乎是个无所不在的衙门,什么事都管,以至于最初看着字面想:这是不是就相当于现代的国务院?


这真是瞎猜了。总理衙门全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准确地说更像是外交部,只是很长时间里,它比外交部管的事要多得多。

中前期的清政府没有管外交的人,它们也没有外交概念。周边国家来我中华,是来“朝贡”的。换句话说就是来送礼寻求帮助、或是来表表忠心,再不济也是来“见世面”的。

只是远来的都是客,堂堂中华当老大的,必须对这些“小弟”“有礼”。应该赏赐点什么,总不能让他们空着手回去吧。所以这里面的规矩基本归理藩院和礼部管理。藩代表下属,理藩就是管理下属国的事物。这不是平等的外交方式,只因当年大清朝强盛,大清皇帝甭管看谁,一律低头俯视。


后来不行了,这些外藩人比大清还横。这种以上对下的方式不好使了。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61年,成立了这个新衙门:总理衙门。

衙门虽然新,但地位可是最高的。最初的总理大臣是由恭亲王奕䜣、大学士桂良和户部左侍郎文祥担任,主要负责外联络和对外交往。

可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国最重要的事就是和洋人打交道,甚至自己家里的事也要问问洋人的意思。而但凡事情沾上“洋”字,谁也不敢也不愿意碰,于是就都归结到总理衙门了。六部变跑腿的了,总理衙门成“军机处”了,甚至比军机处还牛。

所以后来的“总理衙门”基本成为一个“洋务内阁”了。现在看,这个洋务内阁还是较原来有很强的进步性的,也的确做了不少事。


要和洋人打交道,第一个问题就是不懂他们的话。那怎么办?学呗。1862年,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同文馆”开学了。前面说了,总理衙门什么事都管,这个同文馆也有这个特色。不光是学语言,什么天文算学、物理化学、西医法律、地理航海等等,什么都学什么都教。

这个超级综合大学,一直到1898年京师大学堂开办的时候,才把各类其他科目拿走,恢复只教语言。不过也没再教几年,1900年时,因为八国联军入侵,同文馆停办了。

除了上面说的两所学堂,总理衙门还开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学堂等专业学校,为中国近代输送了不少人才;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是在1872-1875年间,他们派遣了120名幼童出洋留学,还向欧美各国派驻了公使,这些对中国近代历程所起的作用都不是单方面的。


另外在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上,也有它的影子。

近代中国为什么老是被别人欺负?在当时的清政府官员看来,大概还是武器太差。那怎么办?咱也做西方枪炮。

“总理衙门”是非常主张为军队武装西式武器的,只是太贵了。后来李鸿章建议咱们自己造,于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军火企业——江南制造局就在上海开张了。这个定义有点问题,不是军火企业,因为他的管理不是企业式的,而是衙门式的。

武器有了,该练兵了。当时全国都在练兵,各地都热衷于请洋教练,用样武器,学习洋军队的操典礼仪。这些练兵可是都归总理衙门管,换句话说,大清国的军队都归他们调配,这是多大的权利。


可是好景不长,甲午海战输得内裤都没了,总理衙门这个专管“洋务”的衙门也就基本破产了。辛丑条约之后,在各国的强烈要求下,改设“外务部”,成立了四十年的总理衙门从此也走进了历史舞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9
清朝的外交部门是一个摆设的部门,他们遇事就是能拖就拖,不办事,出门在外也完全不顾外交礼仪,外国人都非常看不起他们,所以在外也是一副懦弱无能的表现,职务有汉军镶黄旗,驻外使节,昏聩等。
第2个回答  2020-08-28
清朝外交部过去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负责所有与清政府签订有条约的西方国家的进行两国交涉事务,兼办陆路通商、边防疆界、外交礼仪和通商等事务。都有总理大臣、总理大臣上行走、总理大臣上学习行走、办事大臣。大臣下设总办章京、帮办章京、章京、额外章京等职务。
第3个回答  2020-09-13
清朝的外交机构是为外国人专门设立的,外国人通过这个外交机构了解中国国情,然后采取措施,所以那时候的清王朝很是被动。他们充当沟通的作用,近代中国的很多不平等条约就是在外交机构谈下来的。职务有汉军镶黄旗,驻外使节,昏聩等 。
第4个回答  2020-08-28
清朝的外交部门是用来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负责对外沟通协商的 。清朝的外交部门的职务有公使、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参赞、随员等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