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君位夷齐偕隐,拒周粟首阳殒身是什么典故?

如题所述

以下文字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都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初孤竹君以叔齐为王位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后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武王伐纣,他们二人劝谏。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亡。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但后来他们都没有即位,却流亡在外,甚至活活饿死。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 那么,孔子为什么十分称赞伯夷和叔齐呢? 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定叔齐即位。 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伯夷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叔齐见大哥出走,他也不当国君,索性打点行装追随伯夷去了。 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即位为君。 叔齐找到伯夷之后,知道孤竹国是不能再回去了,那到何处安身呢?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 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周文王早已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他们兄弟二人立即抢上一步,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父死不葬,爰及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以臣弑君),能说是仁吗?” 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不能杀!”说着就把他俩搀扶开了。 周武王消灭商朝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道义的行为,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做殷商的遗民,而不当周朝的顺民。 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那用什么来填饱肚子呢?只好采薇充饥了。秋风四起,薇菜越来越少,兄弟二人渐渐瘦成了皮包骨。 想到尧舜盛世已一去不复返,自己不愿同流合污,但又走投无路,兄弟二人不禁十分愁怅,于是唱了起来:“北风真凉啊登首阳,采摘薇菜啊充饥肠。以恶易恶啊逞凶狂,不知其错啊在何方。唐尧虞舜啊去天堂,兄弟二人啊归哪乡?呜呼哀哉啊命不长,哀哉呜呼啊人将亡。”结果兄弟二人就这样活活饿死在首阳山上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1
这是伯夷叔齐阻止武王伐纣,而后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表示忠诚于商朝的故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