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礼部是什么时候设置的,它的职能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清朝的礼部在1631年(后金天聪五年)设置,1644年(清顺治元年)设尚书、侍郎等官职,下设典制、祠祭、主客、精膳四个清吏司。当时,礼部的职能之一就是管理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觐、进贡事宜,包括规定入京进贡的路线、使者及随从的数量、贡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规定范围内的宴会招待等等。清朝前期,礼部曾参与处理清廷与吐鲁番的关系,还多次宴请、招待蒙古各部来京朝觐、进贡的使者,会同四译馆掌管“宾客”和翻译事务,在1644年前隶属于礼部,1644年分为会同馆、四译馆,分别隶属于礼部、翰林院。会同馆设有回回、百夷、高昌、西天、八百、西番、缅甸、暹罗等八馆,分别掌管边疆少数民族和缅甸、泰国等邻国朝贡文书的翻译工作。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四译馆又并归礼部,恢复了“会同四译馆”的名称,改八馆为西域馆、四夷馆两馆。鸿胪寺在1644年设立,设有卿、少卿、鸣赞、学习、序班、主簿等官员,主要掌管朝觐、宴会等的礼仪,如果违反规定就加以纠正、弹劾,其中就包括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使者参加时的礼仪规范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