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妃制度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清朝的后妃制度在其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多次变迁。起源于关外的努尔哈赤时期,那时还没有正式的后妃制度,妻妾们被称为“福晋”或“格格”,努尔哈赤的16位妻子都以此称呼。皇太极时期,后妃制度开始形成,设立了五个主要宫殿: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和次西宫永福宫,标志着后妃之别的确立。


随着清朝入关,后妃名称变得更为多样。顺治十五年(1658),朝廷曾采纳礼官建议,设置了乾清宫的夫人、淑仪、婉侍等官职,以及慈宁宫的贞容、慎容等,但这个制度并未全面实施。在此期间,“福晋”和“格格”之称仍然并存。


到了康熙时期,后妃制度趋于完善,正式摒弃了“福晋”和“格格”的称呼。皇后居中宫,皇贵妃、贵妃、妃、嫔等各级后妃的名号固定下来,数量也有了明确规定,如皇后1名、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以及不定数目的贵人、常在、答应,她们分别居住在东西12宫中,如东宫的景仁宫、承乾宫等,西宫的永寿宫、翊坤宫等,每宫都有宫女供其役使。




扩展资料

  大清后宫皇后和众嫔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