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能够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在生活中,我们对话经常用到的成语基本上都有着历史典故的。比如,拔苗助长、南辕北辙、望梅止渴、四面楚歌等等。有个成语叫做“约法三章”。约法三章的意思是订立大家都要遵守的规章条例,来尽量保证不会出现矛盾、冲突。约法三章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公元前208年,刘邦率领大军先一步项羽攻入了关中,到达了秦朝都城咸阳外的霸上。秦三世子婴贪生怕死,见大势已去,就选择了投降,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刘邦进了咸阳城之后,贪图荣华富贵的劣根性又出现了,想要住在豪华的宫殿里,去国库里拿银子。他的手下樊哙和张良告诫他不要这样做,免得失去了民心。
刘邦虚心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的士兵去看管皇宫和国库里的金银珠宝,派人去登记关中的人口数量。之后,就将军队驻扎在霸上。另外,刘邦还把关中的老百姓们召集在了一起,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说完了这句话后,老百姓们都十分拥护他。刘邦这样的举动,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刘邦如此有野心的举动,自然会引起项羽的不满。在项羽准备攻打刘邦之前,刘邦亲自到项羽的军营去见项羽,向她解释了一番。张良为刘邦出了一计,让刘邦在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中全身而退。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约法三章”是什么典故?最早出自哪里?
约法三章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公元前208年,刘邦率领大军先一步项羽攻入了关中,到达了秦朝都城咸阳外的霸上。秦三世子婴贪生怕死,见大势已去,就选择了投降,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刘邦进了咸阳城之后,贪图...
约发三章是谁的典故 约法三章的出处
约法三章是刘邦的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典故主人公:约法三章这一典故的主人公是刘邦。在刘邦攻入咸阳城后,为了收拢人心,他与当地的父老约定,法律只有三条,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余秦朝的繁律苛法均可废除。成语出处:该成语直接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的来历和它现在的含义
约法三章源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书中记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一典故描绘了刘邦在公元前208年攻入关中时的明智之举。刘邦为了迅速赢得民心,与百姓约法三章,简明扼要地制定了三条法律:杀人者必须处死,伤人者要承担相应罪行,盗窃者同样要接受惩罚。他坚决执行...
约法三章的来历和它现在的含义
约法三章出自西汉史官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其中记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典故:公元前208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为取得民心,刘邦与百姓约法三章,定下三条法律: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刘邦严守这三条法律,赢得民心,最终在楚汉争霸中胜出,...
约法三章的故事
约法三章(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约法三章”原指约定三条法律;后泛指约好或订立简单的条款相互遵守。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约法三章”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指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与...
鱼腹丹书 篝火狐鸣 约法三章的典故
1、篝火狐鸣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被抓去当兵,因大雨耽误了行程,只好起来造反。造反前陈胜请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在白绸子写“陈胜王”塞入鱼腹,半夜在古庙用竹笼罩上篝火,学狐狸叫“陈胜王”,为起来造势,第二天就起义,建立张楚政权。2、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为了取得...
历史文化探索:约法三章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约法三章的典故及故事介绍如下:一、典故出处 约法三章出自汉·荀悦的《汉纪》,原文为:“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意指刘邦在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定了三条简单的法令。二、故事介绍 背景:刘邦原本是沛县人,在秦朝时做过亭长。他亲眼目睹了秦始皇的出巡,心生...
成语“约法三章”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约法三章”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原文为“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中的典故如下:背景:秦朝末年,由于沉重的捐税、繁重的徭役和严酷的刑罚,百姓生活困苦,纷纷起义反抗。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朝皇都咸阳只有几十里的灞上。约...
约法三章出自哪里,有什么典故?
在经典文献中,“约法三章”也常被引用。例如,《汉书·刑法志》中提到:“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这不仅体现了高祖刘邦的治国智慧,也展现了“约法三章”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此外,在邹韬奋的《经历·种种尴尬》中,也通过具体实例展现了“约法三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总的来说,“约...
刘邦的约法三章是什么 刘邦约法三章故事典故
1、约法三章: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从文中可看出好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即:(1)杀人者要处死。(2)伤人者要抵罪。(3)盗窃者也要判罪。2、典故故事: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