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死亡?

如题所述

有人问我,你是怎么看待死亡的?我回答说,死亡是最好的善知识。确实是这样的。在《大漠祭》的“跋”中你会看到,我的弟弟死了。他二十七岁就死了。我亲眼看着他从一个健壮的青年,一步步变得骨瘦如柴,最终进入坟墓。我亲手埋葬了他。经历了那次死亡之后,世俗的东西已经没有办法再诱惑我了。死亡是最好的老师,在它的面前,你会看得很开,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包括生死本身。那人又问我,那雪漠老师惧怕死亡吗?我回答他,怕,也不怕。怕没用,只好不怕了。怕是正视,不怕是放下;因为怕,才会珍惜人生;因为不怕,才会直面人生。人生中的好多事情都是如此,你如果看不破,就放不下——无论是生死,还是其它的什么东西。

现代人,往往喜悦放松少,痛苦焦虑多。这是为什么呢?从出世间法的角度来说,就是因为看不破世间假相,放不下贪恋执著。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懂得知足。每个人都有所求,这个“求”是超越客观条件的一种贪心。只要我们懂得知足,就会感到快乐。比如,很多人已经死去,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感到幸福;很多人在经受疾病的折磨,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应该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是一种世间法的幸福,它并不是从比较中来,而是从知足中来。如果你能学会知足,人生便可轻松很多,因为,即便得不到我们想拥有的东西,或者失去了我们本来拥有的一切,毕竟我们还活着,毕竟人生还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性。而且,你对事物的渴求,也不过是一场幻觉,是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生命如水泡,不定何时灭?这世上,皆因缘聚合,缘变则境变,哪有必然?一切,都不是必然的;一切,都有多种可能。你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也就接近了空性。空性非虚无,而是无数种可能性。真正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你便自然会看破好多东西,不再强求那不会永恒的一切。

从这一点上来说,人应该感谢苦难,因为,唯有苦难,才能让一个人体会到无常,才会拥有一种看破的智慧。而拥有的快感,往往让人感受不到这一切。在拥有的时候,你只会沉浸在一种漫天遍地的幸福感当中,你不会感受到它的虚幻,你会期待这感觉能永恒,你不会想要改变,你也不会接受改变。一旦你不得不面对改变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什么是无常。你才会被迫接受无常。可一旦你接受了无常,那份淡然又将让你领略到一种比“拥有”更可贵的东西,一种真正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中真正的悲剧,该是一个人即便面对迎面而来的无常,也无法因此而看破生命中的好多东西,放下对好多东西的期待。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可以理解,并不等于他们就不用承受无知所带来的痛苦。这自是人的可悲之处。智者与凡夫不同的地方,便在于他们面对苦难的态度。

我说过,当一个人无法选择命运的时候,他至少可以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这时,便是生命尊重真正的体现,也是验证一个人是否真正明白的契机。所以,苦难是值得珍惜的。对智者来说,苦难就是福缘,它意味着进一步的超越。一定要记住,世上一切,都源于心的感受。不同的心,感受出不同的世界。而你能够也应该去做的,便是放下自己,融入大千。只有放下自己,你才能看到一个充满鸟语花香、充满了美的世界。这时候,你眼中的万物,才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当你认真聆听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这时的快乐才是真正无漏的,因为你放下自己之后,便会无求。无求,就没有偏见,没有执著,没有让你痛苦的原因。这时,你就会沐浴在真正的大光明当中,甚至化为那真正的大光明。

在真正的大光明中,其实是没有阴影的。当我们感觉自己待在阴影中的时候,说明我们背离了光明。让自己远离黑暗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化为光明。那时候,烦恼的黑暗就消失了。无需对治,本无烦恼。为啥无烦恼?因为没有烦恼之因,一切都非常圆满。

当然,此前,你必须有一种执著,一种对正见、对信仰的执著。因为,你必须先在心田里装上智慧的、大爱的庄稼,欲望执著的杂草才会无处可生。是故我们说:此执非彼执,一执降万执。待到无执时,此执也无执。然后,你便在生活当中慢慢悟,慢慢观察自己的心灵状态,等待觉悟敲醒你的灵魂。要记住,不要用世俗之心去寻找问题,要用赤子之心去接近真理。真金本在砂中,淘去砂才得到真金。那迷,同样也在本性之中。只要你一点点消除迷惑与无知,便能擦亮智慧的眼睛。你不用着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三界六道芸芸众生,生死轮回循环不已,无非是众生自心所造,自心所现。死亡是早晚都要面临的事实,我们要做到有恃无恐,有些什么办法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了解无常。无常是靠不住的,一个人无论权势多大,多么出名,最后都要离开世间。但是一般人容易陷入四颠倒当中。一是常颠倒,认为世间有常,有永恒的事物,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比方说爱情是永恒的,作家、艺术家拼命地想创作出永恒的作品,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二是乐颠倒,佛法讲人生是苦,但曾有一位艺术家要创造一个乐教,让人生只有快乐,没有痛苦,这也是一种颠倒。人生虽然有快乐,但是世间所有的快乐都是痛苦的根源,五欲的快乐是无常的。三是我颠倒,人身由四大合和而成,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主体,但凡夫认为有一个主宰,就是“我”,认假做真。我们想一想,从生下来到现在,这个“我”已经发生了多少变化。比方说我们3年前见过一个孩子,3年后可能就认不出来了。四是净颠倒,很多人认为我们的身心是纯净的,认为只要多行善事就可以了,不需要学佛,不需要宗教,这就是一种净颠倒。凡夫认为身心清净,所以对身心生起贪念执着。这四种颠倒也就是对无常的错误认识。 一切事物都有生死。例如眼前的这个杯子,它也有成住坏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这样,凡是有形成的就会有消亡。无常是共相,是普遍的,人人都会遭遇。它无所不在,不只是在外在的世界,而且我们的心念、情感都是无常的。《金刚经》里面讲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它提醒我们事物就像梦幻、泡影、露珠、闪电一样,都是无常的。我们要认识人生的真理,坦然面对死亡,首先就要生起无常的观点。看清无常,死的时候就容易放下;看清无常,生活中就容易突破执着。例如一个很值钱的杯子,不小心打碎了,如果知道无常的道理,就不会过于陷入痛苦的状态。 无常是不是很可怕呢?其实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本身的变化并不可怕,如果没有这个无常,痛苦永远是痛苦,快乐永远是永远,那人生就不公平了。众生因为有贪念,才会害怕,才会有痛苦。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死得安详,那我们首先要学会活得安详,在活着的时候要培育安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死亡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坦坦然然。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暴力,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嗔恨、恐惧所控制,我们就不可能死得安详。 怎样活地安详呢?最好的办法是清净身口意,息灭贪嗔痴,佛法的四谛、十二因缘理论以及禅修等种种修持,都是如实关照人生现实的法门,我们只有把它落实到具体生活中,那么生与死就在我们的心中。 佛陀曾对波斯匿王说:“无常好像一座大山,你所拥有的权势、财富都不能阻挡这座大山从四面八方向你压过来。”所以逃避是徒劳的,而是要一开始就认识到大山会压过来。佛陀谈死与一般人谈死有本质的区别。世间人贪生怕死,态度非常消极,并且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等待,谈不上任何对策。佛法教人正视死亡,对死亡要有正确的了解和对待,要充分认识生死规律,做到有备无患。当年佛陀出家就是因为恐惧生老病死,于是出家学道。印光大师为了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将“死”字贴在自己的房间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谁以最大的悲观态度看待自己的将来,谁就把改善人类前途的关键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对于死亡这个迟早要面临的事实,佛陀教导我们,早做准备比起那种一谈到死亡惟恐避之不及的态度,甚至是不敢承认、强作达观要积极得多。面对死亡,我们要冷静地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把对死亡本能的畏惧转为理性的畏惧,由畏惧激发自己产生一种战胜死亡、超越死亡的决心。 一个人只有正视死亡,才能够真正做到临死的时候不畏惧死亡、甚至超越死亡。马祖临终时,弟子问他:马大师,今日感觉如何?马祖说:日面佛,月面佛。这暗示了生和死不是对立的。如果能看穿生死不二,自然可以超越死亡。明白了道理以后,我们要在生活中转为一种修养,也就是平时要下的功夫。历史上有许多僧人、居士对待死亡能够走得非常的潇洒,也是靠平时的修养,才能在最后有那样的境界。
第2个回答  2020-10-21
昨天晚上睡觉前,儿子突然发问:妈妈,你什么时候死掉?

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谁遇到这样的问题都有点发懵,我看出了老婆的窘迫,赶紧抢过话题,跟儿子聊起了死亡。

没有遮着掩着,我把人的生理构造,人是怎么慢慢变老,人类的平均寿命,人为什么会死掉的知识一点一滴说给他听,似乎,他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追问了很多新问题,一直到最好累了,才安静地睡去。

我则久久不能入眠,想起了许多关于死亡的往事。

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一件事是到山上抓蝎子,有一次我图方便,拿了一个掌心大的药瓶,瓶口太小,我用筷子制成的镊子把蝎子往瓶里塞的时候,一不留神,被它蜇了一下,顿时,剧烈的疼痛集中在小小的指尖,那感觉,就像一根针一直扎在里面,拔不出来。

我大哭着跑回家,声嘶力竭地抛给我妈一个问题:“我会不会死?”

那是我第一次对死亡有了近距离的感知,也是第一次对死亡有了无法言说的恐惧。

在北京工作时,由于工作压力大,又缺少运动,身体很快向我发出了警告,有一阵子,我的下腹总是隐隐作痛,疼得久了就胡思乱想,也许是老婆看出了我的担心,建议我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我说我不敢,我怕看到不好的结果,那一天,我们躺在床上哭,就像真正预见了死亡。

后来检查的结果并没有问题,许多时候,人都是自己吓唬自己。

但我对待病痛的态度依然没有转变,身体稍有不适,就疑神疑鬼,惊惧死亡的来临。

直到有一次,我听到一个故事,大体说的是,在医院里,一位妈妈正在手术室外等待女儿的手术结果,与另外一些家长不同的是,她的表情里读不到焦虑和担心,问起原因,她说,因为我心里有信仰。

那一刻起,我的心里好像突然释然了,觉得有一种东西正在释放,后来我又读了《西藏生死书》等一些关于死亡类的书籍,整个人才慢慢放松了下来。

前一阵子,迪士尼出品的《Coco寻梦环游记》广受好评,它取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讲述的是死亡,基调却是快乐的,这种对死亡截然相反的行为观念感动了无数人。我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有所触动,正说明大多数人之前对待死亡的看法是苦不堪言的。

这跟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大家忌讳谈死,“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死了说成是“老了”或者“走了”。谈死色变的文化基调,衬托出一种灰色的人生态度。

许多人说《Coco》是一部良好的死亡教育电影,那要看面对的是哪一类人群,对待惧怕死亡的大孩子,它可以缓解浓厚的阴郁情绪,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但对于还没有正确认知死亡的小孩子,却不合适。不知死,焉知生,当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一开始就对死亡世界充满美好的想象和期盼时,那就对生活缺少了起码的尊重和信念,这样的孩子,恐怕不会珍惜生命,甚至会把生命当成儿戏。

所以,我们应该尽早的对孩子进行有益的“死亡教育”,向孩子讲解死亡的话题时,首先,不要欺骗,那些看似美好的谎言只是家长对死亡的另一种逃避,在死亡教育这件事上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其次,要如实告知,告诉死亡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不应过分恐惧,更不应是无限的美好。宗教或者说信仰只是一种让我们更好地泅渡人生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虽然我们用宗教用电影把死亡装扮的那样绚烂多姿,但不要掩盖死亡本身悲哀的底色。

正确看待死亡的同时也要正确对待死亡,不要延长无意义的生命,见到许多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用技术和药物维持一个没有意识的生命的例子,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延长的不是生命而是痛苦。

我是一个有两个儿子的父亲,我倒希望像笑话中说的那样,如果有一天我躺在床上苟延残喘,小儿子商量大儿子,“把氧气管拔了吧”,大儿子叹口气说,“拔了吧!”

多么的爽快豁达!

但是,除非突然的意外,我绝不会让自己这么没有尊严的死去,我比较推崇一个朋友的做法,他说,提前跟家人约定,如果有一天查出得了绝症,便会隐身在自然中慢慢死去,谁也别来找我,我要归于尘土。

生命终有尽头,到来的就安然接受,苦苦挽留只会徒加伤悲,人活一世,没有尽善尽美,两者选其一,厚度比长度更有意义。

《道德经》里有句话,“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可以看出古人的死亡观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他们认为,那些对社会有过贡献或者品德高尚的人,即使死了,但精神和品行却活在人们心中,被人记挂千秋,所以是长寿的。

我清楚得记得有那么一天,百人百天的一位成功坚持跑步100天的成员给我发来私信,讲述了她自己通过跑步解除病患、重获新生的故事,同时表达了对我的感激之情。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正在做着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就算现在真的死去,人生好像也了无遗憾了。

永保善念,向死而生,对死亡保持敬畏而不是畏惧,“敬”和“惧”一字之别,却差之甚远,一个是对生命永葆热情,一个则对生命自暴自弃,它是一场需要用一生修行的智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第3个回答  2020-10-21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死亡?

这是老虎坚持100天写作计划的第 12 天

昨天晚上睡觉前,儿子突然发问:妈妈,你什么时候死掉?

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谁遇到这样的问题都有点发懵,我看出了老婆的窘迫,赶紧抢过话题,跟儿子聊起了死亡。

没有遮着掩着,我把人的生理构造,人是怎么慢慢变老,人类的平均寿命,人为什么会死掉的知识一点一滴说给他听,似乎,他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追问了很多新问题,一直到最好累了,才安静地睡去。

我则久久不能入眠,想起了许多关于死亡的往事。

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一件事是到山上抓蝎子,有一次我图方便,拿了一个掌心大的药瓶,瓶口太小,我用筷子制成的镊子把蝎子往瓶里塞的时候,一不留神,被它蜇了一下,顿时,剧烈的疼痛集中在小小的指尖,那感觉,就像一根针一直扎在里面,拔不出来。

我大哭着跑回家,声嘶力竭地抛给我妈一个问题:“我会不会死?”

那是我第一次对死亡有了近距离的感知,也是第一次对死亡有了无法言说的恐惧。

在北京工作时,由于工作压力大,又缺少运动,身体很快向我发出了警告,有一阵子,我的下腹总是隐隐作痛,疼得久了就胡思乱想,也许是老婆看出了我的担心,建议我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我说我不敢,我怕看到不好的结果,那一天,我们躺在床上哭,就像真正预见了死亡。

后来检查的结果并没有问题,许多时候,人都是自己吓唬自己。

但我对待病痛的态度依然没有转变,身体稍有不适,就疑神疑鬼,惊惧死亡的来临。

直到有一次,我听到一个故事,大体说的是,在医院里,一位妈妈正在手术室外等待女儿的手术结果,与另外一些家长不同的是,她的表情里读不到焦虑和担心,问起原因,她说,因为我心里有信仰。

那一刻起,我的心里好像突然释然了,觉得有一种东西正在释放,后来我又读了《西藏生死书》等一些关于死亡类的书籍,整个人才慢慢放松了下来。

前一阵子,迪士尼出品的《Coco寻梦环游记》广受好评,它取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讲述的是死亡,基调却是快乐的,这种对死亡截然相反的行为观念感动了无数人。我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有所触动,正说明大多数人之前对待死亡的看法是苦不堪言的。

这跟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大家忌讳谈死,“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死了说成是“老了”或者“走了”。谈死色变的文化基调,衬托出一种灰色的人生态度。

许多人说《Coco》是一部良好的死亡教育电影,那要看面对的是哪一类人群,对待惧怕死亡的大孩子,它可以缓解浓厚的阴郁情绪,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但对于还没有正确认知死亡的小孩子,却不合适。不知死,焉知生,当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一开始就对死亡世界充满美好的想象和期盼时,那就对生活缺少了起码的尊重和信念,这样的孩子,恐怕不会珍惜生命,甚至会把生命当成儿戏。

所以,我们应该尽早的对孩子进行有益的“死亡教育”,向孩子讲解死亡的话题时,首先,不要欺骗,那些看似美好的谎言只是家长对死亡的另一种逃避,在死亡教育这件事上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其次,要如实告知,告诉死亡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不应过分恐惧,更不应是无限的美好。宗教或者说信仰只是一种让我们更好地泅渡人生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虽然我们用宗教用电影把死亡装扮的那样绚烂多姿,但不要掩盖死亡本身悲哀的底色。

正确看待死亡的同时也要正确对待死亡,不要延长无意义的生命,见到许多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用技术和药物维持一个没有意识的生命的例子,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延长的不是生命而是痛苦。

我是一个有两个儿子的父亲,我倒希望像笑话中说的那样,如果有一天我躺在床上苟延残喘,小儿子商量大儿子,“把氧气管拔了吧”,大儿子叹口气说,“拔了吧!”

多么的爽快豁达!

但是,除非突然的意外,我绝不会让自己这么没有尊严的死去,我比较推崇一个朋友的做法,他说,提前跟家人约定,如果有一天查出得了绝症,便会隐身在自然中慢慢死去,谁也别来找我,我要归于尘土。

生命终有尽头,到来的就安然接受,苦苦挽留只会徒加伤悲,人活一世,没有尽善尽美,两者选其一,厚度比长度更有意义。

《道德经》里有句话,“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可以看出古人的死亡观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他们认为,那些对社会有过贡献或者品德高尚的人,即使死了,但精神和品行却活在人们心中,被人记挂千秋,所以是长寿的。

我清楚得记得有那么一天,百人百天的一位成功坚持跑步100天的成员给我发来私信,讲述了她自己通过跑步解除病患、重获新生的故事,同时表达了对我的感激之情。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正在做着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就算现在真的死去,人生好像也了无遗憾了。

永保善念,向死而生,对死亡保持敬畏而不是畏惧,“敬”和“惧”一字之别,却差之甚远,一个是对生命永葆热情,一个则对生命自暴自弃,它是一场需要用一生修行的智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第4个回答  2020-10-22
死亡并不可怕,人类无须对死亡感到恐惧。死亡存在于生命的旅途中,宛如天边的晚霞。死亡引领着一个个生命体即将消逝于无边的黑暗之中,但它同样是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它甚至与生命初来人间时一样绚丽、璀璨……
死亡让一个鲜活的生命落入尘埃,飞升星空。庄子认为,这一切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们不必为此而悲伤。死亡仿佛只是改变了生命存在的形式,似乎只是更换了生命存在的方式而已,然而,不管生命体存在与否,它都将永远跟随大道化作世间万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一切生命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生命形式都无法抗拒的。作为一般的生命形式而言,生就生了,死就死了,几乎没有讨论的价值。然而,人作为高等动物,由于拥有,人能够将生命作为意识的对象来看待——能够将“我本身”作为思维的客体来认识,也就是说,无论是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过程、生命的延续都成了自我意识的对象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