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雒”姓的起源与发展?

如题所述

谁知道“雒”姓的起源与发展?
“雒”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字形由左边的“炎日”和右边的“火雀”组成。左边的部分下含“日”上饰“炎”,右边则是“隹”字,代表“雀”鸟。本义是指太阳神鸟,反映了古代对“日鸟”的崇拜。这种崇拜后来演变为对朱雀和玄鸟的尊敬。商族人甚至自称是“天命玄鸟,而生商”,显示了“雒”字在商代的重要地位。
“雒”字非常古老,与夏商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夏族人崇拜太阳,以“华”为尊,因为太阳光芒照耀万物,带来生命。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后来转变为对“日鸟”的崇拜,其中“夏”即“日”,“日”即“金乌”,指的是太阳黑子。因此,“雒”字就是“日鸟”的象征,它代表了古代的鸟崇拜文化,也被称为“雒文化”。
“雒文化”包括了雒国、雒王、雒侯、雒将、雒民、雒田、雒土等多种称谓。在后世,仍有雒国的存在。例如,秦灭西蜀后,蜀国王子逃至越南建国,称为瓯雒国,其国民被称为雒民,设有雒王和雒候。他们建立了许多郡县,县多为雒将。
古代以“雒”命名的地方有“雒阳”和“雒城”。其中,“雒阳”后改名为“洛阳”,因为秦始皇崇尚水德,将“雒”字改为“洛”。洛阳旁边有洛水流过。而“雒城”指的是四川广汉,附近的“鸭子河”是“湔江”的一部分,流经石亭江最终汇入长江。古时候,这里被称为“雒水”,因此,雒水流经的广汉有“雒邑”,秦时称“雒县”,汉时称“雒城”。至今仍有“洛水镇”和“雒城镇”这两个现代地名。
“雒”姓来源于古代居住在“雒水”流域的族民。他们以雒为姓,称为雒氏,后来简称为洛姓,世代相传至今。雒姓的来源有五个主要渊源:一是源于姬姓,出自古代黄帝之子任,属于以国名为姓;二是源于嬴姓,出自古代北雒河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姓;三是源于蚕丛氏,出自古代安南瓯雒国,属于以国名为姓;四是源于回族,出自元、明之际蒙古族月乃和,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改姓为姓;五是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姓。
雒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百九十一位,多以广饶为郡望。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周至县、宝鸡市岐山县、凤翔县、扶风县,咸阳市泾阳县、三原县,铜川市黄堡镇、榆林市清涧县、绥德县,山东的宁津县、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的大石桥市沟沿镇,甘肃省的张掖市、兰州市、白银市靖远县平堡乡、金塔县、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河北省的辛集市,山东省的德州市、即墨市、胶州市、东营市、青州市、青岛市,河南省的鹤壁市浚县善堂镇、平顶山市、焦作市武陟县北郭乡、郑州市巩义县,山西省的太原市尖草坪区、运城市芮城县、吕梁市离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奇台县,北京市的顺义区,广东省的深圳市,重庆市等地,均有雒姓族人分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