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烤蛋挞,但是蛋挞皮底部油油的不起酥怎么办

如题所述

1、因为没烤透。

2、因为蛋挞底部积油了。烤之前要先预热烤箱,然后180度预热,放入烤箱中层180度烤25分钟左右即可,温度不能设定太高,否则容易外面熟了,里面夹生,另外烤好后再加烤5分钟左右让挞水上色,否则蛋挞底部容易积油,不起酥。

准备材料:纯牛奶120g、淡奶油120g、鸡蛋2个、白糖35g、低筋面粉15g

制作步骤:

1、将淡奶油、纯牛奶、白糖放入锅中小火煮到融化即可,不需要煮开。

2、待奶液凉后,打入两个鸡蛋搅拌均匀。

3、加入低筋面粉搅拌均匀,然后将蛋挞液过筛两次。

4、倒入挞皮中九分满,这样子更饱满。

5、烤箱180度预热好,放入烤箱中层180度烤25分钟左右 (灵活调整自家烤箱温度)。

6、这样就表示快好了,再烤5分钟左右让挞水上色,否则蛋挞底部容易积油,不起酥。

7、成品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13
蛋挞(Egg Tart)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黄色凝固蛋浆。

发展历程

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有指蛋挞亦是中国17世纪的满汉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纵然蛋挞深受香港人欢迎,但在香港历史尚很短。据业余香港历史学者吴昊考证,1920年代的广州,各大百货公司竞争激烈,为了吸引顾客,百货公司的厨师每周都会设计一款“星期美点”作招徕,蛋挞正是这时候在广州出现。

香港引入蛋挞的时代,未有准确年份,有人说自1940年代起,香港饼店已出现蛋挞,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数茶餐厅。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软可口。1990年代起,兼营包饼之茶餐厅逐渐减少,故现只在旧式茶餐厅有自家烤制的蛋挞,其他茶餐厅则从面包工场订购蛋挞飨客。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楼的点心中也包括蛋挞仔(小型蛋挞)。还出现了适合减肥的蛋挞,蛋浆是用蛋白做的。

种类

蛋挞主要分为三类:牛油类、酥皮类、葡式类

牛油类

牛油蛋挞挞皮比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块盆状的饼干,有一阵牛油香味,类似西点常用之馅批底皮(Pie Crust),口感像曲奇一样,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称。

酥皮类

酥皮蛋挞挞皮的为一层层薄酥皮,近似西点的牛油酥皮(Puff Pastry);但因使用猪油(Lard),口感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挞皮较厚,故酥皮蛋挞的馅料量较牛油蛋挞为少。

除以砂糖及鸡蛋为蛋浆的主流蛋挞外,亦有在蛋浆内混入其他材料的变种蛋挞,如鲜奶挞、姜汁蛋挞、蛋白蛋挞、巧克力蛋挞及燕窝蛋挞等等。

葡式类

葡萄牙式奶油挞,又称葡式蛋塔,港澳地区称葡挞,是一种小型的奶油酥皮馅饼,其焦黑表面(是糖过度受热后的焦糖)是其特征。相传最晚在18世纪葡萄牙里斯本热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发明的。1837年开始在世俗饼店有售,当时因为店子位处里斯本的贝林区而称为贝林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