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熹的《观书有感》,急啊!!!!!!!!!!!!!!!!

1、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人要进步,就必须不断吸取新知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到写文章、做学问必须有生活积累,有新鲜的材料,才能进入较高的境界,人们常引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一句名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这两个空

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2.半亩方糖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3
析赏】
原诗是说:江边停泊着一艘大战船,水不深,船搁浅,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江边春水涨高了,只见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轻轻飘浮在水面上;想到早先浅水时的想尽办法来推移战船,实在白费力气,看!现在水满了,那船不是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行驶了吗?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 - - - - - - - - -
这首诗是《观书有感》其二,大约作于绍兴三十二年(l162)前后,写读书治学的体会。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叙述、描写,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猛涨,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像鸿毛那样浮了起来。后两句是议论,是对上两句哲理的揭示。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多少人费尽力气推,都是枉费,哪能推得动呢?可是严冬过尽,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改变了,从前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多轻快!这首诗给人的启迪是:别做在干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
谢我呀!!!
1.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2.半亩方糖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要自己会,别只抄个答案,多看我上面的赏析,哈!

参考资料:我的大脑和百度,简称——我的大度!:-D

第2个回答  2011-01-16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个水塘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原来有不断的活水流来。告诉我们:人只有不断吸取知识,才能变得聪明。
2.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参考资料:思考得来

第3个回答  2011-01-03
1.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2.半亩方糖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我的qq号是:1120127887,有问题可以加我哦!
第4个回答  2011-01-04
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