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需求表达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将用户从潜在(客观)信息需求的状态唤醒,让他

请好心的学长或老师指教~~

1 用户的障碍分析

1.1 个人信息素质较低

(1)网络化信息意识较低。网络化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系统获取所需的网络信息的内在动力,具体表现为用户对网络信息的敏感性和重视程度。用户如果没有强烈的网络化信息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获取网络信息的积极性。我国很多的用户长期以来形成了把图书、期刊作为主要信息源的思维定势,面对新出现的一些信息产品和信息渠道本能地“退避三舍”,长此以往他们的网络化信息意识大都处于非自觉状态,致使网络信息需求处于抑制状态,造成大量潜在信息需求的存在。

(2)网络化信息能力较低。信息能力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在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分析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以及信息评价和综合能力。①信息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检索目标,制定正确的信息查询策略;②信息技术能力,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有效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③信息检索能力,通过了解信息资源的结构和处理方式,确定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并根据所确定的检索策略,运用正确的检索方法查到所需信息。据研究人员对网络检索工具InfoSeek的工作日志进行调查,发现检索用词平均为2.2个,10%的人使用布尔逻辑算符,1%的人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大多数人使用短语检索功能;④信息评价和综合能力,通过运用正确的信息分析方法,对所获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及适用性进行分析评价和取舍。大多网络用户对这四方面信息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

(3)信息伦理意识较低。随着信息需求的越趋交互性、个性化,诞生了以Blog、RSS和Wiki为主要体现形式的Web2.0,给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Web2.0环境下的网络是一个“读”与“写”的互联网,信息不再是由少数人上传,这是一个全民织网的时代。网络的无边界和信息发布的自由性,使信息急剧增多。但同时,很多网络使用者信息伦理意识不高,致使网络内容的极大冗余和垃圾信息的产生。这无疑降低了网络信息的平均质量和有用信息的浓度,从而增大了用户对有用信息获取和吸收的难度。

1.2 语言障碍

(1)语种障碍。文化影响着语言和非口头表达符号的形式;而不同的语种表达不同的文化,传达不同的语义,是最重要的文化指示器。可以这么说,我们表达和组织知识是受自身文化信仰和语种的强烈影响。Anett Kralisch和Thomas Mandl收集并整合了通过日志文件分析所得的、基于八种语种的、关于服务器和链接等的网站访问数据,得出语种是获取网络信息的重要障碍:首先,说母语用户的数量决定了网站服务器的数量,因此也就决定了信息的数量;第二,从它国语言的网站或本国语言网站对它国语言网站的链接上获取信息,对用户的影响比网络本身要大得多,如果在网络上能找到足够多的本国语言网站来满足信息需求的话,用户肯定不愿意去外文网站上搜寻信息。而现在,Internet上90%以上的信息资源都是英文信息。在我国,大多数信息用户的英语水平较低,而所需的中文信息在因特网上又很匮乏,只占0.01%。

(2)学科专业语言障碍。随着学科越分越细,以及科学综合化、整体化越趋明显,每一学科应用的术语越来越丰富,在各领域中出现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很多科学工作者在从事学科研究时,常常会遇到学科专业语言障碍。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很多用户在研究越来越多的综合课题时,由以往的求助于专业机构转向依靠自己,这使得在网络环境下学科专业语言更凸显其障碍性。

(3)检索语言障碍。网络信息是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组织起来的。因此,用户须借助一定的检索知识和与信息组织规则相匹配的概念表达方式,才能从浩如烟海的二次文献(数据库等)中获得所需信息的线索、文摘或全文。但事实上,用户对检索语言的特点、功能和适用范围不熟悉,对检索技巧知之甚少,很少能编制合理的检索策略,并充分利用“人机对话”及时改进检索策略去获取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另外,用户自身的知识素质和信息需求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导致信息需求表达的不完整性、不彻底性和不确定性,这加大了用户将检索需求转化为检索语言的难度。检索语言主要指分类语言、主题语言和自然语言。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是人工控制语言,用户需要学习才能使用。而自然语言的使用虽然简单易行,基本没有专业的限制,但由于其存在歧义、转义、多词一义等现象,致使用户的检全率和检准率都没办法得到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