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夏朝至东汉的名人事例!

一定要有朝代.人名及事例(缺一不可)!比如商末的伯夷叔齐,商灭周立,他们不食周粟,终饿死首阳山。战国荆轲,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最后失败。最好可以按朝代分类..比如夏朝:有哪些名人及事例。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条件有点多~~- -!知道的同学尽量按我的要求答吧!!感激不尽~~~~
回答的童鞋一定要看好条件来答啊!!!条件是有点多了~~~,但是这能让我更好的了解夏朝至东汉的历史~~诚望童鞋们看我求学若渴的份上帮忙把!!!还有55分悬赏分。按我条件答齐的,都送你了~~~

司马相如:《司马文园集》

司马相如(约前一七九~前二一七),字长卿,原名犬子,后来他因佩服商相如,改名相如,四川成都人。
司马相如年轻时候,喜欢读书击剑。他在梁孝王那里做食客,写了《子虚赋》,流传到皇宫里,汉武帝看到了,很欣赏。感慨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后来得知是同时,便召见他。他为游猎写赋,得汉武帝欢心,就红起来了。
司马相如落魄时候,勾引到卓王孙的女儿-十七岁的小寡妇卓文君,演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私奔。卓王孙杯葛小夫妻,小夫妻就在附近卖酒,“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是家有八百多佣人的大户,丢不起这个人,遂屈服,“分文君僮百人,钱百万。”于是小夫妻阔起来了。他后来变心,最后得糖尿病死去,死前一直是御用文人。
赋本是“被之管弦”的《诗》和“合于乐舞”的《楚辞》以后的一种新文体,它是“不歌而诵”的,但是堆砌辞句、偏寻奇字、穷搜典故,最后弄得“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全是空架子。司马相如的赋,就是此中翘楚。在中国文章史上,他有所创例,也是一个罪魁。

蔡邕:《蔡中郎集》

蔡邕(一三二~一九二),字伯喈,河南杞县人。他是汉未的大孝子,他的家族也是中国家族的模范——“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蔡邕对辞章、数术、天文、音乐、文字都很在行,尤其在订正古书与文字上,他的功绩更是可观,是中国第一碑铭圣手。蔡邕四十六岁时候被权臣构陷下狱,死里逃生,“与家属髠钳徙朔方”,全家流放边区做罪犯,第二年赦回。不久又被构陷,说他在流放时有怨言。他“乃亡命江海”,路到江苏避难,一连十二年。董卓掌权后,很欣赏他,强迫他再回中央,他想“自慝”于山东,没有成功。王允杀董卓后,蔡邕叹了口气,王允认为这口气叹得思想有问题,把他下狱,要杀他。他请求用刺脸砍脚来换得一命,以便完成汉史,王允不肯,遂被杀,年六十一岁。蔡邕一生三次逃离政治的漩涡,最后仍死在漩涡里,可见这是何等不公平。更不公平的是:后来的野史戏曲中,竟把这忠孝仁爱的蔡邕,“满村争说”成无情绝义、见利背信的小人,这更是不公平了。

孔融:《孔北海集》

孔融(一五三~二○八),字文举,山东曲阜人。他是孔子第二十世孙子,他“幼有异才”,十岁时登门见李膺,口才惊四座,李膺夸他“高明必为伟器”。
孔融十六岁就坐了牢,为的是通缉犯张俭到孔家来避难,孔融替哥哥孔褒作主,收留了张俭。事发后,孔融说他该负责;孔褒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他该负责;他们母亲说她是家长,她该负责。闹得“一门争死”(一家人个个争着要去死),侠义感人。后来皇帝决定由孔褒负责,孔融就出了狱。
孔融是勇敢的人。他做青州刺史,被袁谭围攻,自春至夏,守城的只剩下几百人了,危在旦夕,但是他“隐儿读书,谈笑自若”。城陷之夜,他妻子被俘,他得以逃出。
孔融反对恢复肉刑,反对曹丕私纳袁绍儿媳妇,反对曹操禁酒。……演变得跟曹操不合。小人郗虑从中搞鬼,最后由路粹罗织孔融罪名,说他“招合徒众,欲规不轨”,说他“谤讪朝廷”、“不遵朝仪”、“大逆不道”。了是孔融又第二次入狱。最后全家被杀,全无完卵,年五十六岁。
孔融的遭遇,是乱世中一个真人的悲剧。

陆机:《陆士衡集》

陆机(二六一~三○三),字士衡,因做过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江苏上海人。陆机的祖父是陆逊,父亲是陆抗,他是三国时吴国世家之子。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吴国被灭,他闭门读书,一连十年。最后写了《辩亡论》两篇,作为对故国兴亡的一番检讨。
陆机后来在晋朝做官,不幸卷入晋室内争,一度下狱论死,遇赦生还。晋惠帝时候,晋室又内争,陆机带兵战败,为人所构陷,成都王颖误认他图谋倒戈,派人去抓他,他说:“今日受诛,岂非命也!”又说:“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被杀。他的弟弟陆云、陆耽,和儿子陆蔚、陆夏,同时被害。死时只四十三岁。因为这是一场冤狱,他“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李白诗说“陆机雄才岂自保”,正是指此。

陆机是多种文体的作者,现在《陆士衡集》有诗三卷、赋四卷、杂著一卷、文二卷。张华对陆机说:“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由此可看出他“天才秀逸,辞藻宏丽”的一面。
陆机的《文赋》最能代表他的文学论,也可看出那个时代的文艺水平。

陶潜:《陶渊明集》

陶潜(三七二~四二七),字渊明、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死后溢号靖节先生。他是东晋的政治家陶侃的曾孙,做过彭泽县县长,因为对督察的官架子讨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束带见之”,就辞职不干了。他的不合作主义,很早就表现出来了。
陶潜生值东晋未年的乱世,看到现实政治的黑暗,决心弃官归隐。他的时代的文风是清谈的、雕饰的,但他却是清淡的、自然的。他宁愿过穷困的日子,可是却自适其适,穿着破鞋子,在山里云游,与现实政治概不合作。
陶潜的唯一过分了的嗜好是他喜欢喝酒,并写了大多的和酒有关的诗。在他一百一十四首的五言古诗里,酒字出现三十一次、醉字七次、醒字三次、酣字三次、酌字三次、醇字一次。他的儿子都是笨蛋,没有一个能“臣得其酒”式的继承他的一切。他在六十三岁时死去,死前写自祭文,说:“匪贵前誉,孰重后歌。”表示对生前死后的声名都不在乎。这种旷达,在他拟挽歌辞里也如出一辙:“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江淹:《江文通集》

江淹(四四四~五○五),字文通,河南兰考人。他十三岁就做了孤儿,家里很穷,“常采薪以养母”。长大后在南北朝时代的宋朝做官,但并不得志,二十三岁时候,且因郭彦文案受牵累被诬拿了黑钱,因而下狱。经他在狱中上书宋建平王刘景素,有以自明,才被放出来。
江淹后在齐朝做了大官,又到粱朝做了大官,在历事三朝,择木而栖。六十二岁死的时候,梁武帝为他素服举哀。他生逢乱世,得在营扰中保持创作,写出《恨赋》、《别赋》等作品,表现出对时代的抗议,也算很不容易了。
江淹作品的大缺点,是个性不强。他写《杂诗三十首》.模仿汉魏以来三十家的诗体,两千七百字,品藻渊流,可以乱真。足见他功力深厚,但是个性不强;只是高级学样而已。
江淹五十四岁时候,传说一夜梦到一个“美丈夫”,自称郭璞,对他说:“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江淹就把五色笔还出来了,自此“江郎才尽”,就没有好作品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骆宾王(约六四○~约六八四),浙江义乌人。他年轻时就会写文章,尤其精干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唐高宗时候,“为长安主簿,坐赃,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而去。”
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参加了,代徐敬业主持宣传与军中书檄,最有名的《讨武曌檄》,就出于他的手笔。传说武则天刚看到这篇骂她的妙文时候,满不在乎,并且还嘻嘻哈哈的,但是读到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睁着眼睛说:“谁写的广左右告诉她骆宾王写的,武则天埋怨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宰相怎么把这样的人才给丢了!)
徐敬业起兵失败后,《新唐书》说“宾王亡命,不知所之”,《旧唐书》说“伏诛”,显然是被杀了。
骆宾王死后,武则天找人寻访他的作品,找到了十卷“盛传于世”。
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入狱,写了《在狱咏蝉》五律一首,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他死后,绝没想到“表”他“心”的,竟是他的头号政敌——武则天!这位女皇帝的度量,真不简单了!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江苏吴县人。两岁时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改嫁姓朱的,长大之后,知道了身世,便哭着告别了母亲,不肯再姓朱了、恢复姓范。
范仲淹到戚同文的书院里读书,穷得每天煮一锅粥,粥冷冻后,就切开三块,每餐一块,在穷苦中力学不辍。二十六岁后,他中了进士,便把母亲接回来奉养,显然有归于范家的意味。

范仲淹带兵防御西夏时候,就有“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时谚,可见他威望之隆。后来做到宰相,主持“庆历变法”,遭到守旧派和保持既得利益的权贵的反对,没有成功。
范仲淹做秀才时候,就说他的志愿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风范,影响了当代和后代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
范仲淹爱护人才,救济贫困。他把做官的薪水,大都用来资助穷困的读书人;又筹设“义庄”,供养族中的贫户。他这种“仁人之心”,得力于他的师长戚同文的影响很大。戚同文一生不蓄私财,舍己为人,范仲淹也是如此。

欧阳修:《欧阳文忠集》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四十岁就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他从小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他母亲用芦草茎画在地上教他,苦学而成。二十四岁中进士,在地方和中央做官、浮沉,编过《崇文总目》、《新唐书》等学术著作。
欧阳修为人刚正,排佛老,主节义,但晚年趋于保守。王安石变法时候,他因反对而归隐,第二年就死了,活了六十六岁。
欧阳修在文章上,开宋朝的先河。他上承韩愈,主张文章要有“明道”、“致用”的功能,认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他笔下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举凡散文、骄文、史传、诗词,都有很高超的成就,影响到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和后代的文风。他又敢于运用中文、扩大中文,他写《醉翁亭记》,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其气魄可想!文章刻石后,他要把“泉冽而酒香”改成“泉香而酒冽”,要重新刻过才罢休,其认真可想!
欧阳修还做过大使,出使契丹,契丹破格派四位贵臣陪他,以示对他的敬重。

苏轼:《东坡七集》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上,四川眉山人。
苏轼二十一岁时候,到京中考试,他的文采震惊了主考官欧阳修,中了进士,分别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做官。后来因为写诗,被人以汕谤朝廷告发,给关进监狱。幸亏他的朋友范缜上书救他,宋神宗本来对他印象也好,就死里逃生,在狱四个月零十二天后,被派到湖北黄州,限制居住,不准离开。
宋神宗死后,他重回中央,做翰林学士兼侍读,起草八百道诏令,为宋哲宗讲书,大大走红。后来又被人诬告,又说他写诗汕谤,乃去杭州做官,再回中央,最后下放到广东的惠州和琼州(海南岛)。直到宋徽宗即位,才被调回。六十六岁死在常州(因为他阴历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所以实际只活了六十苏轼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不论诗、词、散文,他都有超人的表现,词在他手里,完成了独立的文体,不再是乐曲歌词的附丽,并且内容解放豪放,自成大家。
苏轼虽是达者,但他的思想水准只是超级文人式的,最高境界止于《赤壁赋》,并没有思想家式的细腻与深入。又掺人佛、道及民间迷信,行为上搞求雨、炼丹,境界有低段出现。他的政治观点尤其旧派,比王安石差多了,真所谓“汝唯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了。

文天祥:《文山先生集》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他二十一岁中进士,并且得了第一名。二十四岁上书请求改革政治,没有结果。因小人贾似道当道,一度免职在家。后来又做官,做到丞相,但那十足是亡国丞相,因为宋朝已经亡国在即了。但文天祥不灰心,他说:“父母有疾,虽不可为,无不用医药之理。”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文天祥一度被俘,逃掉后再来;又被俘,蒙古人千方百计盼他投降,答应他高官厚爵、鼓动他亲朋敦劝,但他执意不肯。他在北京牢里,被关了三年多,以正气为歌,始终不屈。最后蒙古人成全他,在鼓乐声中,把他杀在柴市,年四十六岁(实际是四十六岁)。
文天祥临刑时候,留下衣带赞,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真是千秋凛然。他死后,他的敌人忽必烈说他是“真男子”!元朝进士许有壬《文丞相传序》说:“收宋三百年养士之功者,公一人耳!”中国历史上,志士仁人慷慨赴义于先,从容就死于后,没人比文天祥表现得更伟大了。

宋濂:《宋文宪集》

宋濂(一三一○~一三八一),字景濂,浙江金华人。
宋濂是苦学成功的一位学者。他家里很穷,只好向别人借书来抄,手指头都冻坏了;又跑去求学,拖着破鞋,走到深山大谷,脚趾头都冻坏了。
元朝顺帝请他做翰林院编修,他不肯干,隐居在龙门山,埋头写书。十多年后,明朝太祖聘他做江南儒学提举,并做太子老师,《明史》说:“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此外宋濂又负责修《元史》。最后做到翰林学士,承旨,知制浩(替皇上写诏书),六十八岁时候退休。
不料退而不休。明大祖兴大狱,在整肃胡惟庸的事件里,扯进宋濂的长孙宋慎。于是全家被放逐到四川,走到半路,宋濂就病死了。
明朝武宗时候,追谥文宪,所以他的遗著,就叫《宋文宪集》。
宋濂是明朝初年第一大文豪,同时又是制定明朝礼乐制度的人。他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最后兔死狗烹的下场,还是免不掉的。

归有光:《震川文集》

归有光(一五○七~一五七一),字熙甫,是明朝最会作文章的。曾讲学在嘉定的安亭江上,人称震川先生。他是江苏昆山人。
有科举的时代里,归有光一直考运不佳。他中举人时已三十五岁,但再考进士,就怎么也考不上,一直拖拖拉拉二十五年,才当了六十岁的老进士。
中了进士,他去做长兴知县。但他是“用古教化为治”的,审判官司,只训话,不判刑。一“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张廷玉《明史》文苑传)上头说这样怎么成?要他照法律判,他不听,结果被拉下马,改做顺德通判,专管马政。明朝从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进士管马的,所以他倒媚倒得拉上马了。
到了六十五岁,他被大学士高拱、赵贞吉提拔,去编《世宗实录》,做了一年,就死了。
归有光是一个漂亮多情的人,他的散文写父子、写夫妇、写朋友、写生离死另别,都很动人。明朝从李梦阳、何景明提倡摹仿秦汉古文后,大家都学得歪七扭人变成了伪古文体,归有光的文章却没这种毛病。

袁宏道:《袁中郎集》

袁宏道(一五六八~一六一○),湖北公安人。《明史》说他“年十六为诸生,即结社城南,为之长。闲为诗歌古文,有声里中。举万历二十年进士。归家,下帷读书,诗文主妙悟。选吴县知县,听断敏决,公庭鲜事。与士大夫谈说诗文,以风雅自命。已而解官去。起授顺天教授,历国子助教,、部主事,谢病归。久之,起故宫。寻以清望擢吏部验封主事,改文选。寻移考功员外郎,立岁终考察群吏法……。遂为定制。迁稽勋郎中,后谢病归,数月卒。”
中国近代文坛上有三个“幽灵”虽死犹生,他们的作品常常传诵人口,并且常常被赋予新的意义。他们的名字是-袁宏道、龚定盦和苏曼殊。龚定盦的精神是反抗与奔放,苏曼殊的精神是感伤与超脱,袁宏道的精神则是静观世相、发为清新隽永的幽默文学,直触性灵深处。
袁宏道的伟大与不朽就在这里,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风华绝代的一个。他最有个性,他痛恨“依凭古人之式样,取润圣贤之余沫”的腐儒,所以他谦冲又骄做的写道:“宁今宁俗,不肯拾人一字!”这是何等决绝、何等气派!
袁宏道的哥哥宗道、弟弟中道,都有才气,时称三袁。他们都反对当时摹仿秦汉的伪古文,而提倡清新的文体。这种文体,被称为公安体。

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

吕留良(一六二九~一六八三),字庄生,又名光轮,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德人。他是一个遗腹子,八岁就能作文章,十二岁就组织征书社。十六岁时候,明思宗殉国,明朝完了。十七岁到十九岁,他连年逃难。后来从事选文、卖文、家教维生。三十八岁时候,他避不应试,被革去秀才。后来他的排满思想日渐浓厚,以行医和编书做主要工作。四十五岁以后,他的夷夏之防的立论,愈来愈明确,他打着朱熹的旗号,宣传民族思想。他在南京开设书坊,出售自己编刻的书籍。五十二岁时候,清朝政府征聘天下隐士,他只好剃光头发穿上憎衣,力持不合作主义。再过三年,他就死了。

2006-5-7 18:45 回复

夏朝议
1位粉丝
5楼

在他死后四十六年,发生了一场大文字狱。湖南人曾静以叛乱被捕,供词中提到他受了吕留良评选时文的影响,于是清廷追究死人,把吕留良“戮尸肖示”,家属杀的杀、发做奴隶的发做奴隶,他的学生也一样待遇。这一场大文字狱闹了七个省,前后将近四十年,死人无算。当然吕留良的书也被毁被禁,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是风毛麟角了。

刘献廷:《广阳杂记》

刘献廷(一六四八-一六九五),字继庄,别号广阳子,北京人。他上了清初,在乱肚中,全力研究学术、考察山川、访问遗老忐士,生平“志在利济天下后世,造就人才,而身家非所计”。
刘献廷在史地与音韵方面,功力尤深。《清史稿》说他:
其学主经世,自象蚌、律历、音韵、险塞、财赋、军政,以逮歧黄、释老之书,无所不究习。与梁溪顾培、衡山王夫之、南昌彭士望为师友,而复往来昆山徐乾学之门。
议论不随人后、万斯同引参《明史》馆事,顾祖禹、黄仪亦引参《一统志》事。献廷谓:“诸公考古有余,实用则未也。”
亏来他到了湖南,正欲结合同志,著书立说,竟突然死去,年仅四十八岁。
刘献廷除了博学外,思想明通、气象开廓,也是清朝少见的。他死后,王源写《刘处士墓表》,说:“生死无关于天下,不足为天下士;既为天下士,不能与古人争雄长,亦不足为千古之士。若处士者,其生其死,固世运消长所关,而上下千百年中不数见之人也。”检查刘献廷的一生,正中如此。

郑燮:《郑板桥集》

郑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十七岁中秀才,三十岁前落拓扬州,卖画度日,“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四十岁中举人,四十四岁中进士。
郑燮三十岁前,有一个儿子,可是在“天荒食粥竟为常,惭对吾儿泪数行”的穷困下,营养不足儿子死了。他中进士后,做了山东潍县的“七品官耳”,为了救济难民,得罪了上司,丢了差使。他在潍县作《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等诗,表达民间疾苦,都很动人。潍县人感念他,为他立了生祠(明朝的生词多是为魏忠贤等坏蛋立的,清朝的生词就不同了)。
丢官以后,郑燮住在扬州,继续卖画,“一缣一楮,海内争藏之。”他自订润例,幽默的说:
大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赠,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恐赖帐,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他为人的洒脱风趣,可见一斑。

东汉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有很多呢!有我国的张曜,
清朝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史。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官歧视。御史刘敏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便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
向谁请教呢?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就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一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跪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印章,经常佩在身上以为自警。由于妻子认真教,张曜发愤学,几年后,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0
我对名人的定义不甚清楚,就说几个我认为名人的吧。战国初期的卫鞅,提出强秦九策,助秦孝公强大秦国;战国初期魏国上将军吴起,建立威震天下的魏铁骑、魏武卒,身经百战,未尝一败;战国苏秦,首倡合纵,身配六国相印,联合六国出兵抗秦;战国张仪,秦国丞相,制连横长策,分化六国;齐威王与田忌、孙膑,历桂陵、马陵两战挫败魏国建立霸主地位,齐威王设稷下学宫,招揽贤才;赵武灵王赵雍,衣胡服、行骑射,扫平三胡,拓地千里;燕昭王姬平与乐毅,辽东练兵十年,攻陷齐国七十余城,几近灭齐;秦国上将军白起,战无不胜,蚕食六国领土;西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西汉陈汤远击匈奴,其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额。。先写这么多吧,个人很喜欢战国、秦、汉的历史,推荐你看下白话的战国策、汉书、后汉书以及大秦帝国,感觉挺不错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08
买本东周列国志,资治通鉴,史记,战国策不就行了,史书误差很小,听网上回答的误差太多有什么用!
第3个回答  2011-01-08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特有的一种制度或习惯,其主要特点是臣属或晚 辈在言谈或文章中,不论谈的是古事还是今事,都要避免直呼君主或尊长的 名字;就是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同音的字也要避免使用。如必须用这些字时, 要采用改动本字的方式表示。无论古事还是今事,都要改动。避讳之制由来 已久,大约起源于西周时期,此后历代有所发展,至清代最为严重。在清初 的“文字狱”中,“犯讳”一项是其中的重要案件。因此,在历代的文献中 有许多避讳之事,这些避讳之事为文献制造了一定的混乱,也为研究文献和 历史的人增添了不少的困难。初学中国古代、近代历史的人,为了克服这些 困难,应当对有关避讳的知识有所了解。今扼要介绍如下:
1 避讳的方法 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
(1)改字法 改字法是用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以用同义字为最多。此
法在秦汉时期已经使用,后代继续沿用。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时, 改“正月’称“端月”。这是因为秦始皇名政,与正月之“正”同音,因而 避讳。汉武帝名彻,汉朝为了避讳,将二十级爵的最高一级“彻侯”改称“通 侯”。
(2)缺笔法 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
颇为盛行。如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于志宁碑》为避讳,书“世”作“世” 孔子名丘,为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清雍正以后,规定书孔子之名作“丘”。 (3)空字法 空字法是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或书以“某”字, 或直书以“讳”字。如汉景帝名刘启,在立他为太子时,有司因避讳而曰: “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史记·孝文本纪》)唐高祖 李渊祖父名虎,唐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太祖。唐人撰《隋书》,为避讳,书 隋将韩擒虎作“韩擒”,空“虎”字。同书为避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 充”,空“世”字。后人有不解避讳之意者,在传抄或翻刻时,误为“韩擒”、
“王充”。
2 公 讳 对于帝王或圣贤之名,众所共讳,称为公讳。公讳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主要有如下几种:
(1)改姓 为避皇帝之讳而改姓。如东汉明帝名庄,班固撰《汉书》,称 “庄子”为“严子”。师古注:“严子,庄周也。”称西汉的学者“庄忌” 及其子“庄助”为“严忌”和“严助”。又如宋朝著名的宰相文彦博,祖上 本姓敬,在后晋时,因避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姓“文”。至后汉,复姓“敬”。 入宋,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祖父赵敬(赵匡胤称帝后追尊为翼祖)讳,又改 姓“文”。
(2)改名 为避讳,有直接改原名的,亦有只称字、号的。如西汉末年的 孔莽,为避王莽之讳,改名孔均。《汉书·蒯通传》:“蒯通本与武帝同讳。” 师古注:“本名为彻,其后史家追书为通。”南齐人薛道渊为避齐高帝萧道

成之讳,改名薛渊。《南史·谢裕传》:“裕字景仁??名与宋武帝(刘裕) 讳同,故以字行”。
(3)改官名 改官名包括了改爵名。此类事在西汉时已出现,上述汉改“彻 侯”为“通侯”之事,即为改爵例。改官例如隋文帝杨坚父名忠,隋时,将 与“忠”同音官名一一改名,如“侍中”改“纳言”,“中书”改“内史” 等。唐朝为避李世民讳,将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称“户部”。又为避 高宗李治讳,将“治书侍御史”改称“御史中丞”。
(4)改地名 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三国时, 吴黄龙三年(公元 234 年),由拳县野稻自生,统治者认为嘉禾,因改县名 禾兴。孙权之孙皓(hào)即位,避其父和讳,又称禾兴名“嘉兴”。今之江 苏省南京市在西晋时名建业,后改名建邺(yè业),建兴元年(313 年),因 避愍(mǐn 敏)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5)改年号 前朝的年号与本朝君主犯讳,亦要避讳。如宋仁宗名祯,宋 人撰《新唐书》,将唐太宗年号“贞观”写作“真观”或“正观”。
(6)改干支 中国在汉代即已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时的时间更早。干支名 称有固定的字。唐高祖李渊父名昞,唐追尊为元皇帝,庙号世祖。唐人修《晋 书》、《梁书》、《北齐书》、《北周书》等“八史”时,凡“丙”字,都 书作“景”,如“丙辰”作“景辰”,“丙子”作“景子”等。
避讳涉及的范围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还有很多。如为避讳而改变物
品名称的事例就有不少。
3 家 讳 对于父、祖之名避讳的,称为家讳。此种习俗主要盛行于文人和官僚士
大夫之中。如司马迁父名谈,他在撰写《史记》时,凡遇“谈”字都改用“同” 字。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父名正,他为避父讳,书“正月”作“初月”或 “一月”。南朝宋人范晔父名泰,他撰《后汉书》,改“郭泰”作“郭太”, 或只称其字“林宗”。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父名闲,他的诗中无“闲”字。宋 代王安石父名益,他所撰《字说》中无“益”字。苏东坡祖父名序,他凡遇 “序”字都改用“叙”。唐朝还规定,如官名犯父、祖名讳,应提出申请调 任他官。如父、祖名常,不得任“太常”之类。
4 其他避讳 除了一般公讳、家讳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避讳。有为权贵避讳的。
如唐代武则天父名武士彟(huò 获),彟与华的音相近,因避讳,改华州为太
州。其他朝代亦有为外戚避讳的。 避讳本来是臣属或晚辈对君主或尊长表示尊崇而为;可是也有因对某
人、某事厌恶而避用有关字的。如唐对安禄山的叛乱十分痛恨,曾改安定郡
(今甘肃泾川北)为保定郡。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大起义,明朝的一些姓 李的官僚们为了表示耻于与李自成同姓,因改姓为“理”。

5 有关避讳的著作

避讳在古代不仅是一种制度或习惯,后来还成为一门学问,很早就有人 开始对避讳问题时行研究。如宋元之际的周密撰《齐东野语》,其四即为《避 讳》篇。可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不是近几十年的事。陈垣 先生所著《史讳举例》一书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史讳举例》八卷,以史为主。第一卷讲避讳所用之法,第二卷讲避讳 之种类,第三卷讲为避讳改史实,第四卷讲因避讳而生讹,第五卷讲避讳学 应注意之事项,第六卷讲不讲避讳学之贻误,第七卷讲避讳学之利用,第八 卷讲历朝讳例。史料翔实,内容具体,为研究避讳学和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参 考书。
避讳一事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余年,给史学研究制造了不少麻类。 但此问题的存在,亦有可利用的一面,就是对各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避讳事 例进行研究,有助于考证文献著作年代和版本源流,还可弄清一些历史事实。

(四)中国古代人名工具书三十五种

(1)中国人名大辞典 臧励龢等编,一九二一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解放 后,多次再版。该书载录了自上古至清末四万多人的姓名、字号、时代、籍 贯及简单生平。其中包括了很多少数民族人物。所有人物皆按姓氏笔划编排。 同姓名者,则汇集于一条之下,依时代排列。书后附有“四角号码人名索引”, 还有《姓氏考略》和《异名表》。《姓氏考略》主要是考证姓氏起源、分布 地区等。《异名表》是为从人物的字号、谥号查找人物而编。因为本书收录 范围较广,叙述简要,使用方便,所以被认为是目前查找古代人物的主要的、 较好的专门辞典。但是由于成书较早,以后未加修订,观点陈旧,而且缺少 人物的生卒年代和传记的出处,有些内容失实。使用时应予注意。
第4个回答  2011-01-09
买本史记回去慢慢看吧 战国4公子是谁 都不知道。。。还是慢慢来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