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开心是福,健康是福,可佛曰:苦难是福。我不懂

如题所述

佛说:苦难是福,是要你知道,快乐不是一直存在的,快乐过后是痛苦,亲人的离去,感情的破裂等等...。要了解自己,了解内心,人的内心往往被世间的假相锁吸引,想要拥有美好的事物,好比房子,车,名利等等...这些既是欲望也是捆住你的绳索,因为你要为这些名利付出代价,这代价在换取的时候是痛苦的。有很多人认为得到了就会快乐,却不知道,得到了还有面临更多的问题,被无使的捆在这些名利和欲望之中,不得逃脱。所以佛说苦难是福,是要你知道,既然或者痛苦,就要想办法解脱,怎么解脱呢,就是改变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也是改变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的心,人都被尘世的欲望迷住,看不到自己的心性。就好比健康,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没有健康可言,为了工作的忙碌,生活的压力,很多疾病在靠近着你,又何来健康呢,要了解自己。金刚经的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离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意思是。你不住这些假相的存在,你就超脱了,也不会因为开心和痛苦缠绕,也不会被健康和不健康所纠缠。就说到这里了。体会到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9
星云大师:能帮助我们修养身心的《宝王三昧论》十不要求

摘于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

第一、 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参禅学道的人,不要要求身体健康,永远不生病,因为身体没有病,有时候容易生起贪欲、执着。「有病方知身是苦」,学道的人有时候带三分病,才知道发道心。因此,无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发精进向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无病」。

第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在世间做人处事,不要害怕困难挫折,有时太容易、太顺遂,容易骄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从艰难困苦里完成目标,反而不会遭致嫉妒、障碍。所以,「处世不求无难」。

第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发心学道,不要要求没有障碍;没有一点障碍、干扰、困难,容易轻忽所学,做人就会躐等、僭越。所以,世事越是艰难,越懂得谨慎从事。所以,「究心不求无障」。

第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我们无论做甚么事情,不要怕魔难,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难有时候也是我们的逆增上缘。所以,「立行不求无魔」。

第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我们无论是读书、创业,或是从事任何工作,不要急于成就,太容易成就,则志愿不坚,很容易遭致失败,所以,「谋事不求易成」。

第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与人交朋友,不要处处想到要别人帮忙我、有利于我,这自私的心态,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与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样给人快乐、给人欢喜、给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损道义。所以,「交情不求益吾」。

第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与人相处,不要要求别人凡事听命于我、顺从我、服从我,事情太过顺心如意,则容易刚愎自用。所以,「于人不求顺适」。

第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帮助别人,不要企望人家报答我。望人报答,那不是布施,是贪欲;既然布施,就要无所求,无所求的无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第九、见利不求争分,利争分则此心妄动。
见到人家有了好处、利益,不要就想分一杯羮,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以随喜心为人家欢喜、祝福,这样就不会痴心妄动。

第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受到人家的冤枉、委曲、压抑,不要急于辩白、申诉,否则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够吃得亏、看得破、放得下,有时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报。

布袋和尚说得好:“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如果我们能了解六祖大师《无相颂》的真义,能放得下是非、憎爱,能够宽却肚肠,凡事多忍耐几分,让人一步,何等快活!即使冤家对头,也能「冤家宜解不宜结」。凡事能用一种谅解的心,自然能证得六波罗蜜,自然能得度。所以,有的时候,只要我们心正、心诚,不求佛,佛自在我们心中,这就是《无相颂》的真义。
第2个回答  2013-11-09
佛不会说话,不必理会。
第3个回答  2013-11-09
不历磨难放成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