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小时候的故事

如题所述

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1889 — 1927)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又是位著名学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对他一生的写照。 李大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重视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以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长子李葆花 16 岁便参加革命,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政委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职;长女李星华,1932 年入党,长期从事教育和民间文艺的研究工作 ,是我党的优秀干部。

李大钊早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主任,并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是社会名流。但他生活俭朴,“冬——絮衣,夏——布衫”,一个大饼,一根洋葱,常常是他的便饭,有人去他府上拜访,见他的幼女炎华,身穿红粗布小棉袄,外套蓝粗布小褂,前襟和袖口油光光的,土里土气的,像个乡下孩子,完全不像北大名教授的女儿。有位亲戚对此很不理解,有次问起李大钊,他只是淡淡一笑说:“点种”“庄稼人种地要点种,你当教授点什么种 ? ”亲戚迷惑不解。�

解放后,乐亭县第一中学师生访问李大钊故居时,这个亲戚向师生们谈到这件事。一位老师听后提议全体学生起立,他激动地说:“同学们,你们明白李大钊同志所说的‘点种'的意思吗 ? 他的种子,就是革命的种,共产主义的种!我们要让李大钊同志点的种,在我们心里开花结果。”直到这时,这位亲戚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李大钊所说的“点种”的真正含义。�

李大钊不仅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真理,为革命事业培养“火种”,在家庭里,也教育子女要经风雨、见世面,努力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他经常带领孩子去郊游,一同乘船、渡河、爬山,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开阔胸襟。�

有一年冬天,北京城雪花纷飞,大地披上了银装。李大钊对孩子们说:“雪下大了,你们快拿扫帚到院子里去扫吧 ! 要是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哇。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借雪吟诗,这比我小时候只能隔窗望雪作诗要好得多呀 ! ”

孩子们听了,一阵欢呼雀跃,立即拿扫帚出门。孩子的外祖母和母亲表示反对。外祖母说:“外面太冷,冻坏了孩子怎么办 ? ”李大钊却笑着说:“孩子们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何况人只有经常活动,身体才会有抵抗力。扫扫雪怎么会冻坏身体呢,呆在屋里不动弹,才更经不起风寒呢 ! ”李大钊说完,就带着儿女出了门。一边扫雪,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干得热火朝天。

古人说:“乐则生矣。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李大钊教育孩子,善于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循循善诱,寓教于乐,生动活泼,从不刻板生硬,更不打骂孩子,从而使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大钊家中堂屋的北墙上,挂着一张富有诗意的画,画中有位少女怀抱琵琶在演奏,各种飞禽走兽闻声而来。李大钊十分欣赏此画,他绘声绘色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看,音乐的力量有多么大 ! 这个弹奏乐器的姑娘,只要手指轻轻拨动,就能引来美丽的孔雀、高傲的仙鹤、 凶猛的狮子老虎,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堂的鸟兽,他们一个个都被音乐陶醉了。人就更不用说 了。音乐不仅能陶醉人,而且还能鼓舞人心。”李大钊经常教孩子们唱歌。有次,他教孩子们唱的是教堂里的一首赞美诗,其中有这样几句 :禾捆收回家,禾捆收回家,我们就要欢喜禾捆收回家。他边唱边讲解:“你们看农民们辛辛苦苦地种下东西,收获的时候是多么喜欢呀 ! 他们忘记了辛苦,只有快乐。我们的革命也是一样,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们会像农民把庄稼收回家一样快乐呢 ! ”

李大钊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教孩子学音乐。有一次他带着葆华、星华去拍卖行买回一架旧风琴,由他弹琴伴奏,孩子们合唱了一首校歌。唱完后,李大钊说:“北沿河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你们校歌里怎么说它是孩子们青年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 ? 这首歌的歌词太不真实了,这不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 ”他借此机会教孩子们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歌》等革命歌曲。教完歌还给他们讲解歌词的含义,讲解从事革命的道理。这种家教,寓教于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李大钊在家庭教育中,十分注意运用“尊重”这种“最有力量” 的方法。他注意研究儿童心理,根据孩子们心理、生理特点,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有一年夏天,李大钊从北京回河北老家歇暑假,给孩子们每人买回一包礼物——笔、墨、方 格字帖。孩子们很是高兴,立即研墨展帖,端端正正坐在八仙桌前写了起来。

这次是李星华生平第一次临帖写大字,所以她左临一张,看看不像,右临一张,看看还是不像,气得小脸发红,直想哭出来。她放下笔,躲到后院里偷偷地抹眼泪。这时李大钊和妻子发现星华在哭,但摸不清她为什么哭。妻子正好张口问星华,却被李大钊拦住了。他说。“ 女孩子的心理是很难揣摸的,你要是问她为什么哭,她不会告诉你的,你不要硬逼着问她。哭的原因不是很明显地摆在那里了吗 ? ”妻子莫名其妙。李大钊接着说:“我记得在一本什么书上看过: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一不留神,用小刀划破了自己的手指,这个小女孩立即把伤口包了起来,生怕别人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发现,直到伤口长好了才给人看。你说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 这就是女孩的一种好胜心,你明白了吗 ? ”妻子这才恍然大悟。过了一会儿 ,李大钊把小星华叫来,一同走到八仙桌前,指着星华写的字帖微笑着说:“你的字写得很好,有点像魏碑帖上的。因为这是你第一次临帖,写得还不大整齐,笔画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字有的个儿大,有的个儿小,要是天天耐心练习,就一定会写好的。你看,你哥哥写得也不整齐呀,可是他不着急,沉得住气,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把它慢慢地写好。”

李大钊的话使星华受到很大鼓励,同时也使她了解到自己遇事不冷静,容易急躁的缺点。从此,星华不仅天天练习写大字,而且性情也变得比以前沉稳多了。

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阴历十月六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李大钊同志诞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这里,是广阔的冀东平原的东端,濒临着浪涛澎湃的渤海,紧靠着改道前的滦河。大钊同志的故居,就坐落在村子中间的高地上,远眺着一望无垠的田野。
大钊同志的父亲李任荣,是个读书人,早年患了肺病,十九岁上就去世了,留下怀着孕的妻子。大钊同志的母亲因感伤过度,在生下他以后不到十六个月,也相继逝世。大钊同志从小孤苦伶仃。正如他后来在《狱中自述》中所说的:“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姐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抚养成人。”
这个“垂老之祖父”叫李如珍,也是个读书人。他在东北长春、万宝山一带开过杂货铺,有九十多亩地,因为没有儿子,将侄儿任荣,即大钊同志的父亲过继为子。大钊同志出生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就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孙儿身上。他对这个孙儿十分宠爱,但管教非常严厉。他从传统的封建绅士的观念出发,一心要把大钊同志培养成为能光宗耀祖的读书人。
在祖父的督促下,大钊同志从三岁起,就学着认字块。白天教,晚上问。四、五岁时,开始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书。有时到人家串门,就认人家的对联字画;傍晚出去乘凉,认村里的告示碑文。他的童年,是在不断学习中度过的。

辛勤好学

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在幼年时,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著称于乡里。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七岁时,祖父送他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当时,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入学之始,还要先读一段蒙学。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但在当时大钊同志家乡一带,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大钊同志读书非常认真,他在同学中年岁最小,但却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个。放学了,别的同学全回家了,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单子鳌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用功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一面听着年幼的大钊同志帮助同学背书、破讲,一面不住地点头称赞。大钊同志乳名憨头,少年时,名耆年,字寿昌。耆年的学名就是这位老先生给起的。耆年,是长寿的意思。直到后来,单子鳌还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生平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耆年!”
爱思考,爱发问,也是大钊同志幼年读书的特点。就是对日常碰到的问题,他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有一次读书,问他表姑:
“你看这念个啥?”
“我不认得字呵。”
“你为啥不认得字呢?”
“我没上过学呵。”
“你为啥不上学呢?”
“我是个女的,又不考秀才!”
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问下去:
“女的,为啥就不念书呢?”
……
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开始接触到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大钊同志从小勇于接受正确的教导,改正错误。当时的大黑坨村,赌博之风颇盛。村里的老母庙后边,经常有一群人在那儿聚赌。大钊同志有次放学回家,也到老母庙看了一回热闹,被祖父发觉了,大加训斥,并罚他捣粪数车。大钊同志知道了赌博的坏处,从此,再没有到老母庙去看赌钱。以后,凡是赌钱的场合,他从来不去。
大钊同志的学习进步很快,在黄瓜口村念了三年书,单子鳌就向他祖父提出:“耆年的学业良好,我已经教不了他,还是另请明师吧!”此后,大钊同志到小黑坨村跟一个秀才赵辉斗念书,又到井家坨的举人宋某家跟一个叫黄玉堂的老师念书,直到他十六岁考入永平府中学。
大钊同志读书越发刻苦努力了。在井家坨读书时,有二十多个学生,到晚间别人都睡了,他还在孜孜不倦地攻读,每天都要读到半夜。黄玉堂的妹妹多少年后还记得,他哥哥当时一回家就念叨:“有个学生,叫李耆年,念书念得特别的好!”
因为家里缺少人手,大钊同志十岁那年,祖父就给他完婚了。夫人赵纫兰比大钊同志大六岁①,是个贤惠的妇女。在尔后的日子里,她辛勤地操持家务,帮助大钊同志。她相信大钊同志作得对,不管家境多么困难,总是赞助、支持他的活动。
一九○五年,大钊同志考入永平府中学。这时,清朝政府为了维持它的反动统治,不得不作某些表面上的改良,实行了所谓废科举、办学堂。大钊同志原是报考秀才,正赶上这个变动,结果考进了中学。当时,还象考上秀才一样,村里照旧放铁炮、贴报单、坐棚车,热闹了一番。
在永平府中学,大钊同志仍然勤奋不懈地读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课余时间也很少游玩,是班上出名的好学生。

少年爱国者
大钊同志少年读书的时代,正是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一浪高一浪地向前推进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濒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陵轧黔首,残毁学术”,“抑塞士气,摧折人权”,“口谤腹诽,诛夷立至,侧身天地,荆棘如林”②,使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正如大钊同志在日后的文章中说的:“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飘泊之人”。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先进的分子,“相率奔驰,昭揭真理之帜,以号召俦类,……掷无量之头颅、骸骨、心思、脑血,夙兴夜寐,无时不与此贼民之徒,相激战于黯黯冤愁之天地中”;③而他们的声音愈益得到了广泛的反响。大钊同志的家乡一带,由于外出经商的人多,消息比较灵通。幼年时,他就听到了鸦片战争等痛心的历史故事。五岁上,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十一岁那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冀东各地也普遍建立了义和团的组织。不久,八国联军侵至乐亭附近,占据了昌黎、滦州等地。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和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在大钊同志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大钊同志的家乡,大地主、大商人残酷地剥削农民,阶级分化也日益加剧。全村七千多亩土地,绝大部分掌握在几家地主手里,加以连年天灾,更使广大农民饥寒交迫。大黑坨村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线串黑豆场街卖,河里杂草上戥盘。”
大钊同志看到了这一切,心中充满了疑问。他常向老师问道:“为什么洋人在中国横行霸道?”“为什么穷人没饭吃、没衣穿?”问得老师也无法回答。从那时起,他就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憎恨残暴的封建制度,憎恨腐败的清朝政府。十三岁时,听了老师黄玉堂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就激动地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学洪秀全,推翻清朝皇帝!”
虽然,祖父想让他成为一个光耀门楣的读书人,他却沿着一个爱国者和革命者的道路前进了。他决心发愤读书,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来挽救祖国于危亡之中。正象后来他在《狱中自述》里回忆的:“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在永平府中学,大钊同志进一步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常常和要好的同学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他热烈搜寻当时宣传新思想的书刊,贪婪地读着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几乎手不释卷。
在永平府念了二年书,祖父去世了,家里的财产被姑母和一个本家叔叔挥霍殆尽。大钊同志原想到通都大邑继续求学,这时不但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还面临着失学的威胁。就在这个时候,井家坨的财主宋举人有意笼络他,派小车来接他去,表示愿意资助他到外埠升学。但是,大钊同志断然拒绝了。事后,他对表姑说:“宋某做官来的钱不正,这些人的钱都不是好来的。我就是不念书,也不用他们的钱!”他终于依靠着夫人的支持,“辛苦艰难,典当挪借”,④到天津求学去了。
一九○七年夏天,大钊同志与两三个同学一起,到天津报考学校。当时天津有三个学校正在招考:北洋军医学校、长芦银行专修所和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大钊同志不喜学军医;考银行专修所虽被录取,但他认为“理财致个人之富,亦殊违我素志”。⑤一心期望着为祖国寻找出路的大钊同志,“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⑥决定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此后,大钊同志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六年,学习法政诸学和英、日语。那时,称为“新学”的资产阶级文化和“旧学”的封建文化间的斗争,正在日益开展。大钊同志比较广泛地接触了“新学”,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孕育着革命的志向。
少年时代的大钊同志,刻苦学习,积累了渊博的学识;追求真理,焕发着“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爱国思想,这就为他一生壮丽的革命事业种下了根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06
这里讲的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3-06
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阴历十月六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李大钊同志诞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这里,是广阔的冀东平原的东端,濒临着浪涛澎湃的渤海,紧靠着改道前的滦河。大钊同志的故居,就坐落在村子中间的高地上,远眺着一望无垠的田野。
大钊同志的父亲李任荣,是个读书人,早年患了肺病,十九岁上就去世了,留下怀着孕的妻子。大钊同志的母亲因感伤过度,在生下他以后不到十六个月,也相继逝世。大钊同志从小孤苦伶仃。正如他后来在《狱中自述》中所说的:“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姐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抚养成人。”
这个“垂老之祖父”叫李如珍,也是个读书人。他在东北长春、万宝山一带开过杂货铺,有九十多亩地,因为没有儿子,将侄儿任荣,即大钊同志的父亲过继为子。大钊同志出生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就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孙儿身上。他对这个孙儿十分宠爱,但管教非常严厉。他从传统的封建绅士的观念出发,一心要把大钊同志培养成为能光宗耀祖的读书人。
在祖父的督促下,大钊同志从三岁起,就学着认字块。白天教,晚上问。四、五岁时,开始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书。有时到人家串门,就认人家的对联字画;傍晚出去乘凉,认村里的告示碑文。他的童年,是在不断学习中度过的。

辛勤好学

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在幼年时,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著称于乡里。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七岁时,祖父送他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当时,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入学之始,还要先读一段蒙学。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但在当时大钊同志家乡一带,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大钊同志读书非常认真,他在同学中年岁最小,但却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个。放学了,别的同学全回家了,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单子鳌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用功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一面听着年幼的大钊同志帮助同学背书、破讲,一面不住地点头称赞。大钊同志乳名憨头,少年时,名耆年,字寿昌。耆年的学名就是这位老先生给起的。耆年,是长寿的意思。直到后来,单子鳌还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生平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耆年!”
爱思考,爱发问,也是大钊同志幼年读书的特点。就是对日常碰到的问题,他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有一次读书,问他表姑:
“你看这念个啥?”
“我不认得字呵。”
“你为啥不认得字呢?”
“我没上过学呵。”
“你为啥不上学呢?”
“我是个女的,又不考秀才!”
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问下去:
“女的,为啥就不念书呢?”
……
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开始接触到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大钊同志从小勇于接受正确的教导,改正错误。当时的大黑坨村,赌博之风颇盛。村里的老母庙后边,经常有一群人在那儿聚赌。大钊同志有次放学回家,也到老母庙看了一回热闹,被祖父发觉了,大加训斥,并罚他捣粪数车。大钊同志知道了赌博的坏处,从此,再没有到老母庙去看赌钱。以后,凡是赌钱的场合,他从来不去。
大钊同志的学习进步很快,在黄瓜口村念了三年书,单子鳌就向他祖父提出:“耆年的学业良好,我已经教不了他,还是另请明师吧!”此后,大钊同志到小黑坨村跟一个秀才赵辉斗念书,又到井家坨的举人宋某家跟一个叫黄玉堂的老师念书,直到他十六岁考入永平府中学。
大钊同志读书越发刻苦努力了。在井家坨读书时,有二十多个学生,到晚间别人都睡了,他还在孜孜不倦地攻读,每天都要读到半夜。黄玉堂的妹妹多少年后还记得,他哥哥当时一回家就念叨:“有个学生,叫李耆年,念书念得特别的好!”
因为家里缺少人手,大钊同志十岁那年,祖父就给他完婚了。夫人赵纫兰比大钊同志大六岁①,是个贤惠的妇女。在尔后的日子里,她辛勤地操持家务,帮助大钊同志。她相信大钊同志作得对,不管家境多么困难,总是赞助、支持他的活动。
一九○五年,大钊同志考入永平府中学。这时,清朝政府为了维持它的反动统治,不得不作某些表面上的改良,实行了所谓废科举、办学堂。大钊同志原是报考秀才,正赶上这个变动,结果考进了中学。当时,还象考上秀才一样,村里照旧放铁炮、贴报单、坐棚车,热闹了一番。
在永平府中学,大钊同志仍然勤奋不懈地读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课余时间也很少游玩,是班上出名的好学生。

少年爱国者

大钊同志少年读书的时代,正是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一浪高一浪地向前推进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濒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陵轧黔首,残毁学术”,“抑塞士气,摧折人权”,“口谤腹诽,诛夷立至,侧身天地,荆棘如林”②,使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正如大钊同志在日后的文章中说的:“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飘泊之人”。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先进的分子,“相率奔驰,昭揭真理之帜,以号召俦类,……掷无量之头颅、骸骨、心思、脑血,夙兴夜寐,无时不与此贼民之徒,相激战于黯黯冤愁之天地中”;③而他们的声音愈益得到了广泛的反响。大钊同志的家乡一带,由于外出经商的人多,消息比较灵通。幼年时,他就听到了鸦片战争等痛心的历史故事。五岁上,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十一岁那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冀东各地也普遍建立了义和团的组织。不久,八国联军侵至乐亭附近,占据了昌黎、滦州等地。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和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在大钊同志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大钊同志的家乡,大地主、大商人残酷地剥削农民,阶级分化也日益加剧。全村七千多亩土地,绝大部分掌握在几家地主手里,加以连年天灾,更使广大农民饥寒交迫。大黑坨村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线串黑豆场街卖,河里杂草上戥盘。”
大钊同志看到了这一切,心中充满了疑问。他常向老师问道:“为什么洋人在中国横行霸道?”“为什么穷人没饭吃、没衣穿?”问得老师也无法回答。从那时起,他就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憎恨残暴的封建制度,憎恨腐败的清朝政府。十三岁时,听了老师黄玉堂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就激动地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学洪秀全,推翻清朝皇帝!”
虽然,祖父想让他成为一个光耀门楣的读书人,他却沿着一个爱国者和革命者的道路前进了。他决心发愤读书,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来挽救祖国于危亡之中。正象后来他在《狱中自述》里回忆的:“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在永平府中学,大钊同志进一步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常常和要好的同学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他热烈搜寻当时宣传新思想的书刊,贪婪地读着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几乎手不释卷。
在永平府念了二年书,祖父去世了,家里的财产被姑母和一个本家叔叔挥霍殆尽。大钊同志原想到通都大邑继续求学,这时不但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还面临着失学的威胁。就在这个时候,井家坨的财主宋举人有意笼络他,派小车来接他去,表示愿意资助他到外埠升学。但是,大钊同志断然拒绝了。事后,他对表姑说:“宋某做官来的钱不正,这些人的钱都不是好来的。我就是不念书,也不用他们的钱!”他终于依靠着夫人的支持,“辛苦艰难,典当挪借”,④到天津求学去了。
一九○七年夏天,大钊同志与两三个同学一起,到天津报考学校。当时天津有三个学校正在招考:北洋军医学校、长芦银行专修所和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大钊同志不喜学军医;考银行专修所虽被录取,但他认为“理财致个人之富,亦殊违我素志”。⑤一心期望着为祖国寻找出路的大钊同志,“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⑥决定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此后,大钊同志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六年,学习法政诸学和英、日语。那时,称为“新学”的资产阶级文化和“旧学”的封建文化间的斗争,正在日益开展。大钊同志比较广泛地接触了“新学”,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孕育着革命的志向。
少年时代的大钊同志,刻苦学习,积累了渊博的学识;追求真理,焕发着“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爱国思想,这就为他一生壮丽的革命事业种下了根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