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相公是什么官

经略相公是什么官

经略相公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但是权利小很多。宋朝的经略相公一般都兼任所驻州府的最高长官,但是只管兵没有调动的权利,同时要受监察和制约。

扩展资料:

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不仅仅是“掌管边疆军民大事”的官,而是设在全国各路掌管兵民之政的长官。特别是北宋末期,此时的路分得很多,各路都选派官品高、忠于皇室而有干略的人充任经略安抚大使。

北宋著名的的老种经略相公:种谔(1027-1083)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子正,世衡子。以父任荐知青洞城,以计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累迁鄜延经略安抚副使,克米脂城,又败西夏援军八万于无定川。旋进军银、石、夏等州,以士兵溃变回师。

上书请筑横山城,徐禧与沈括定议筑永乐城,以议不合,留守延州。永乐受围,谔观望不救,病死。与兄诂、弟诊均为将才,西边号为“三种”。

参考资料:中文读书网 --《中国历代官制词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30

经略相公是经略使或经略安抚使的简称。

经略使是唐边州军事长官,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始于沿边重要地区设置,掌管地方军队。其后常以节度使兼任。宋初不常置。仁宗宝元年间,为防西夏骚扰,于沿边诸路置经略使,常兼安抚使,故亦称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大政。

特别是北宋末期,此时的路分得很多,各路都选派官品高、忠于皇室而有干略的人充任经略安抚大使。

这个官很难用后来的官职比况,因为它颇具特色:它既主管一路数州的兵民之政,又无权过问本路的财赋、刑狱、漕运、仓储、学事等事,这种互相掣肘的官吏制度,虽然避免了武人拥兵割据,却又造成了推诿扯皮,以至尾大不掉,终于被金人的铁蹄踢到了淮河以南。经略安抚使只是设在边疆,内地设的是安抚使。

扩展资料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提到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书中第二回他就说过“……洒家听得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

“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此处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兄弟俩。老种经略相公指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指种师中。

这两人是北宋名将种世衡的孙子,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也就是书中称的“经略相公”。宋朝时“相公”原本是对宰相的称呼,后来演化为民间对高阶文官的俗称,如“经略相公”、“枢密相公”。经略安抚使作为统管一路军政的最高长官,权力比知府、知州大得多。

书中鲁智深打死了郑屠后,因为他是“经略相公”帐下的军官,地方官不敢擅自直接抓人,而是先去请示了“经略相公”,得到同意后才敢下文书捉人。

可见当时“经略相公”的权力确实极大。 《水浒传》中的好多好汉都提到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像王进、鲁智深、杨志等都在这经略相公手下任过职,金钱豹子汤隆也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打造过军器为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水浒全传》书首第二回和第三回,作者就写了两个令读者只闻其名、不识其面的人物——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和渭州府的“小种经略相公”。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据《宋史》和有关方志记载,“老种经略相公”乃是在这一时期担任“鄜延路经略副使”的宋代名将种谔。“小种经略相公”则是种世衡的孙子种师道。种世衡的儿子种谔和孙子种师道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相公”是对地方官员的称呼,因此人们将两人称为“经略相公”。

经略府是指军事官员的住所。据《中国历代官制词典》介绍,经略是经络使或经略安抚使的简称。经略使是唐边州军事长官,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始于沿边重要地区设置,掌管地方军队。其后常以节度使兼任。宋初不常置。仁宗宝元年间,为防西夏骚扰,于沿边诸路置经略使,常兼安抚使,故亦称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大政。明清时,安抚使是土司中安抚司的长官,仅设制于西南边区。而经略多半是高阶军官的加衔,但亦有在北部边疆地区设置防务要职。
第3个回答  2023-01-07

经略相公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但是权利小很多。宋朝的经略相公一般都兼任所驻州府的最高长官,但是只管兵没有调动的权利,同时要受监察和制约。

/iknow-pic.cdn.bcebos.com/00e93901213fb80e6f09081938d12f2eb838942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0e93901213fb80e6f09081938d12f2eb838942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不仅仅是“掌管边疆军民大事”的官,而是设在全国各路掌管兵民之政的长官。特别是北宋末期,此时的路分得很多,各路都选派官品高、忠于皇室而有干略的人充任经略安抚大使。

北宋著名的的老种经略相公:种谔(1027-1083)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子正,世衡子。以父任荐知青洞城,以计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累迁_延经略安抚副使,克米脂城,又败西夏援军八万于无定川。旋进军银、石、夏等州,以士兵溃变回师。

上书请筑横山城,徐禧与沈括定议筑永乐城,以议不合,留守延州。永乐受围,谔观望不救,病死。与兄诂、弟诊均为将才,西边号为“三种”。

参考资料:/ch.eywedu.com/Officials/index.htm"target="_blank"title="中文读书网--《中国历代官制词典》">中文读书网--《中国历代官制词典》

第4个回答  2011-01-13
筹划治理、要略、大略和官名,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