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2006年江苏高考文言文试题

只要文言文(就是讲董槐的那一篇),还要译文,一些重要实词最好逐字翻译!谢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 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 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 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 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 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 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 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 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 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 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 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陆大江,大府急 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 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 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 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 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 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 “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 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淳祜二年, 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 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 新。槐囚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 军中肃然。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 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 洊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 “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 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 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
[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
③游洊(jiàn):再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槐严遇:对待
B.吾属将责之偿 责:谴责
C.斩以徇师 徇:示众
D.麾妇人出 麾:挥手使……离去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B项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该句中的 “责”应解释为“要求”,全句的意思是“我们将要求他偿还侵占的军饷”。这一义项在文言文中极为常见,如“楚使者在,方急责布发兵”(班固《汉书·黥布传》)。
2.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王好战,请以战喻
C 不然,籍何以至此
D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 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本题例句中的“以”是介词,义为“用,拿”。四个 选项的句子均出自高中课本,A句出自《烛之武退秦 师》,句中的“以”是目的连词,义为“来”;B句出自《寡 人之于国也》,句中的“以”是介词,义为“用,拿”;C句 出自《鸿门宴》,句中的“以”是连词,义为“因”,“何以” 是文言文中的惯用词语,此处义为“怎么”;D句出自 《五人墓碑记》,句中的“以”是承接连词,义为“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丸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他父亲很生气;认为董槐喜欢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
B.李桷因有人诬陷谋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淳右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
[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为C 级。
A、B、D三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均没有错误,C项错在“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原文的表述是“槐骑从数人于火所”,该句中的“从”是使动用法,是“使……跟从,带领”之意,而该项却把它错误地理解成“跟”的意思了。“从”的这种用法在中学课本中极为常见,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
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2)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答案] (1)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2)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3)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句的翻译要注意如下三个评分要点:“民,吾民也”应译出判断句式;实词“振”应译为“救济”;虚词 “胡”应译为“为什么,有什么”,表现反诘语气。(2)句的翻译要注意如下三个评分要点:“罢”是通假字,通 “疲”,应译为“疲乏、疲惫”;“民罢于征发”应译出被动句式;复音虚词“所以”应译为“用来……的做法”。 (3)句的翻译要注意如下三个评分要点:“大雨”“烈风雷电”“衣冠”均为词类活用,都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应分别译为“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穿衣戴帽”。此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其它词语的直译以及语句的通畅。只有把准了上述这几点,才能使译文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译文]
董槐,字庭植,是濠洲定远县人。小时候喜欢谈论军事,暗地里研读孙武、曹操的兵书。·董槐体貌很魁伟,额头宽阔,脸颊丰满,又有漂亮的胡须,谈论事情意气激昂,自比诸葛亮、周瑜。父亲董永,对待董槐很严厉,听说他的自比,发怒而又嘲笑他说:“不努力读书,又沾沾自喜说大话,这是狂妄的书生罢了,我不希望这样。”董槐心里觉得惭愧,就向永嘉的叶师雍求学。
嘉定十四年,被起用做广德军录事参军,百姓中有人诬告富人李桷私铸兵器结交豪杰来响应李全,郡里逮捕了李桷并把他关进了监狱,董槐审察到他的冤枉,把这事禀告给太守。大守说:“替造反的人开脱罪责,是要被灭族的。”董槐说:“当官的明明知道案件有冤枉之处,却挤兑他到死路上去来附和法律,难道法律认为那些被告的人,无论他冤枉不冤枉,都可以杀吗?”大守不听从他的意见。不久,太守因为服丧离职,董槐代理通判办理州里的事务,叹息说:“李桷确实冤枉,现在再不为他洗脱罪名让他出狱,他就没有机会活了。”于是替他推翻了判词,表明他并未造反,丈书上传,最终使李桷从牢狱中脱身。绍定三年秋天,董槐临时代理镇江府通判。到了州里,适逢李全叛乱,判军渡过淮河到了大江岸边,上级官府急忙调动州兵。、董槐当天就带领军队渡江向西进发,李全逃离,董槐才回头。嘉熙元年,出京掌管常州。到任后三天,又调任湖北刑狱提点。常德军作乱,夜里纵火喧闹。董槐骑马带领几个人赶到火场,并且询问骚乱的原因。骚乱的人说:“将军马彦直侵占了我们一年的军饷,我们将要求他偿还侵占的军饷,并没有作乱。”董槐坐在马上,召来彦直,在马前杀了他,骚乱的人又回到队伍中。嘉熙三年,掌管江州。秋天,渡江前来归附的流民有十多万人,商议的人都说:“正当用兵之时,郡地急需储备粮食,没有空闲来供养这些流民。”董槐说:“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归附的流民如同回到自己的家一样。淳祜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当地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很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说:“我到任后,如果官员还侵吞赋税而不自我悔过,我将杀了他!”官吏于是震惊恐惧,希望能改过自新。董槐乘机清除百姓们的祸害,副将卢渊凶残狡猾不听从命令,董槐杀了他在军中示众,军中一片严肃。皇帝一天天地重用董槐,董槐谈论事务没有任何隐瞒,他的用心在于阻止国君的错误,而不足为了取悦皇帝。皇帝问及修缮太乙祠的事,董槐就回答说:“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皇帝询问边境的事务,他回答说:“外部有敌国,就要自己考虑先自强。能自强的国家,别家就害怕我们,我们就不惧怕别国了。”董槐每次上奏,皇帝总是称好。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天色已晚,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挥手使妇人离开,对各位门生讲说《兑》、《谦》二卦。问是夜里什么时候了,学生们回答说半夜了,于是董槐就去世.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