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我写了则词《水龙吟·三国感怀之曹操》,还是初学平水韵,格律和措辞等请大家指教啊!

青山陌外残阳,沉沙拗断英雄路?
建安骚骨,萦怀诗酒,风流无数。
旌旆传声,行车千里,剑鸣官渡。
渐白头映雪,人生苦短,知多少、伤心处。

曾记横江百舸,借周郎,东风一炬。
潼关铩羽,偏逢胡马,断袍难去。
铜雀城深,时时犹望,江东二女。
叹年来未竟,短歌一曲,老龟迟暮。
原文链接:
http://hi.baidu.com/%BD%F0%C9%E0%C0%CB%BE%FD/blog/item/cd2eaa22373dcd5493580764.html
-----------------------------------------------------------------------------
PS:谢谢朋友了!
修改:
北天十里狂沙,斜阳折断英雄路?
建安诗骨,携朋挚酒,风流无数。
旌旆传声,兵车直下,剑鸣官渡。
渐白头映雪,人生苦短,知多少、伤心处。

犹记横江百舸,借周郎,东风一炬。
潼关铩羽,偏逢胡马,断袍难去。
铜雀春深,时时不望,江东二女。
叹年来未竟,短歌一曲,老龟迟暮。

渐白头映雪,人生苦短,知多少、伤心处。

这句比较有感觉,赞一个

但总体来说写的不大像曹操,读起来有点气短,作儿女悲的样子

曹操好歹是【一世之雄】,这首词读来感觉不像魏武帝,像梁武帝,梁武帝还真是少年征伐,干戈未竟,老来迟暮。。。

另外衔接上有点散。第一句是写赤壁?“青山”“陌外”都和赤壁的景象不大匹配
下半片也写的软了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曹操打了败仗从此偏安一隅等死似的。

铜雀城深,时时犹望,江东二女。这句也挺败笔。首先模仿的味道太重,而意思上竟似在把曹操比作李后主,读来很是突兀。

TO ww19920629兄,三国时候当然有潼关。
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追问

久候兄长了~

追答

呵,最近在看英语什么的,知道上的很少

追问

忙考试啊?还是?

追答

恩。九月份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24
总感觉有点太零散。建议多读读古代的词。感觉整体有一点词的辞藻,但有些碎絮飘零的感觉,失去了浑然一体之美。
第2个回答  2011-07-25
初学要是太在意平仄,那以后就难以跳出韵律的束缚了。就措辞说说吧:
青山,陌外,残阳,这是不可能的景象,残阳不对青山的,因为影射的含义是相反的。
沉沙拗断?沉沙出自折戟沉沙铁未销?若仅仅以沉沙来概括曹操赤壁的失败,那是不可能的。
拗断也显得生硬。
你真的了解曹操吗?怎么你写的曹操像个懦弱的文人?
胡马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潼关?这个我倒是不知道三国时有这地方,请不吝赐教。
时时犹望?曹操攻打东吴难道只是为了大小乔?
铜雀只是一座亭台,不是一座城。
短歌一曲如果是指龟虽寿,那就不应该用迟暮。
写词是很难的,希望继续努力。追问

哈哈,我写得像野史了!不过你说得几点挺对的~

追答

对于下面阿斗哥的(这句比较有感觉,赞一个),个人觉得这首词中写的最差的就是这一句,因为写的是曹操,曹操自己都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怎么能说人生苦短?就算是人生苦短,就算是何枝可依,得出的结论也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如此积极的人生,怎么能用多少伤心处?

追问

是的,我理解的确偏差太多了! 与龟虽寿中作者言志不合~
幸会兄长,得以谨记~

追答

顾随诗词讲记,推荐下。
不是一般的诗词论著,觉得看了他的书之后,从此变得乐观了。教更多的是作诗词的态度。

追问

谢谢 无比!

第3个回答  2011-07-25
本来想改改,可发现你写的跳跃性很强,在多两片就把曹操从生写到死了!呵呵!
感怀这东西写的太分散,要不是了解情况的还真看着费劲!
很多诗词表达都应该有个重点!而转折太大让我有点接受不了!
我喜欢【旌旆传声,行车千里,剑鸣官渡。】偷袭官渡这句,行车千里如果改成千军北上也许会更好点儿吧?【潼关铩羽,偏逢胡马,断袍难去。】潼关曹操赢了马、韩!怎么是铩羽呢?南兵失利之后才打的潼关,曹操用计取胜了啊!何来铩羽一说?你这里的胡马我不明白,胡马是北牧兵。马超他们是西兵!有些糊涂了!
【铜雀城深,时时犹望,江东二女。】铜雀楼这点就不说了,有人说过了,而曹操作为一个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二乔的原因我想只是一个征伐的借口罢了!
总的来说,就是跳跃性比较大!不太适应!追问

新改的!
北天十里狂沙,斜阳折断英雄路?
建安诗骨,携朋挚酒,风流无数。
旌旆传声,兵车直下,剑鸣官渡。
渐白头映雪,人生苦短,知多少、伤心处。

犹记横江百舸,借周郎,东风一炬。
潼关铩羽,偏逢胡马,断袍难去。
铜雀春深,时时不望,江东二女。
叹年来未竟,短歌一曲,老龟迟暮。
---------------------------------------------------------
对人物理解有偏差了,原著没好好渗透性的解读下!

第4个回答  2011-07-25
一般来说,如果是评古人的作品,上阙应该是写此人的主要经历,下阙主要写自己的评价或者是对这个古人的缅怀、向往、崇敬等情绪。
曹操这个人,本来争议颇大,写这类历史人物,不能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心得和认识。像你提到的“铜雀春深,时时不望,江东二女”,完全是仿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立意,这就失去了你的初衷。
初学不用考虑什么平仄的东西,考虑多了,你就没感觉了。追问

你说的挺有道理,既讲述了诗词的作法,又对学习的过程中的诗词学子传达了“先佳句后格律的”思想!谢谢你的访问~

第5个回答  2011-07-25
个人愚见,觉得稍微缺少点层次感。追问

这首词的确败笔较多~

【诗词交流】我写了则词《水龙吟·三国感怀之曹操》,还是初学平水韵,格...
下半片也写的软了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曹操打了败仗从此偏安一隅等死似的。铜雀城深,时时犹望,江东二女。这句也挺败笔。首先模仿的味道太重,而意思上竟似在把曹操比作李后主,读来很是突兀。TO ww19920629兄,三国时候当然有潼关。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

诗词求助:求原创三国人物诗词一首,平水韵为佳!
《水龙吟·三国感怀之曹操》北天十里狂沙,斜阳折断英雄路?建安诗骨,携朋挚酒,风流无数。旌旆传声,兵车直下,剑鸣官渡。渐白头映雪,人生苦短,知多少、伤心处。犹记横江百舸,教周郎,东风一炬。潼关铩羽,偏逢胡马,断袍难去。铜雀春深,时时不望,江东二女。叹年来未竟,短歌一曲,老龟迟...

古代诗歌讲究对称押韵?怎么说?
词除小令之外,都是分片的,从上片过渡到下片就是“过片”,又叫“换头”。 词的“过片”以衔接紧密、自然为要,以能翻出新意为上。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

宋词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小令、中调、长调。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

爱国诗歌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