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去阿 上次提的问题 <中国各地的地理特征>没来得及采纳你的答案 这次你能再给我补充一下么? 谢谢

如题所述

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地图 我国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中国地理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九龙、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国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由于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已基本完成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每年增长的人口依然很多。因此我国仍要把推行计划生育当成一项基本国策。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分部图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28
地域文化或称区域文化、地方文化,它是由多个文化群体所构成的文化空间区域。其产生、发展受着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居住的不同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心理特征、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等物质和精神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地域文化。本文阐述了我国地域文化分布格局的演变历史,着重分析各个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探讨形成原因,以丰富、充实文化地理的研究。
      1 中国地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亦称华夏文明或中华文化。它最早源于5000年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经过夏商周三朝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差异,并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特征。《诗经·国风》按照15个地区汇集诗歌,生动地表现出各个文化区域的风土人情和明显的地域特色。各地不同的民风艺术、学术流派构成了当时各地文化的主要特色和内核。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区域文化的格局已显现出它早期的规模。齐鲁之地为华夏文化的重心;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楚文化;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关中、汉中一带的秦文化;山西、河北一带的三晋文化。[①]秦统一中国后,政治上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一统,逐步形成了中华文化共同体,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轮、地同域。秦汉时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第一个鼎盛期,并与外部世界作了广泛的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的动乱,带来文化走向多元化。隋唐大帝国军事力量的强盛,经济的繁荣发达,也迎来了文化的活跃,胡汉文化的相互融合,创造了规模空前的统一与辉煌的唐文化,形成了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的中华文化圈。两宋期间,随着江南经济的开发,金人攻破汴京,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南迁。辽夏金元时期,游牧文化再次对中原的农耕文化进行了冲撞与融汇,亚欧大陆的沟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明代标志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了后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与中华文化发生了冲突。清王朝入关后,极盛时建立了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鼎盛的国力,使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加强了蒙古、西藏、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结果,使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炮舰的冲击。
  综上所述,自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地域文化框架,历经漫长的两千年社会封建社会的演变,社会的变革及生产力的发展,地域文化的内容、性质、特点及其分布格局,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各地域文化相互融合,中原汉族农耕文化,不断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各地域文化既具有更多的共同性质,又保持着各自的差异与特色。此外,地域文化的分布格局,还随着朝代的更迭、战争的频发,人口、民族的迁徙,自然条件的演变,南方经济的开发、疆域的开拓,外域文化的进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步调整才构成了现今的地域文化分布的基本格局。
      2 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
  笔者依据辽宁出版社《中国地域文化丛书》的区划,王会昌先生的《中国文化地理》分区意见,略作调整,分16个地域文化区予以概述。
      2.1 燕赵文化
  本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太行山、燕山与渤海的过渡地带,山地、平原、海岸兼备。3000年前已形成原始聚落,燕国在此建立都城“蓟”,古代称为幽燕、蓟北、燕京。历史上,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均以北京为都城,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燕赵文化绚丽多彩,京剧国粹、河北梆子、评剧,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委婉。民风敦好礼义,崇尚廉耻。
      2.2 秦晋文化
  本区位于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及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周秦汉唐文化的中心。历史名胜、文物古迹极其丰富,种类多、分布广,为同类之精华,其中古都名城众多,帝王陵墓宏伟、佛教石窟辉煌,秦腔豪放激昂,民风古朴淳厚,勤俭质朴。
      2.3 中原文化
  又称中州文化,位于河南省及附近地区,本区山地、盆地、平原地形兼备,黄河横贯中部。漫漫岁月,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名山古迹、遍布中原大地,九朝古都洛阳,“十朝都会”开封,豫剧优美动听,民风习俗淳厚。
      2.4 齐鲁文化
  齐鲁地区,依泰山而濒大海,古称“海岱之区”,春秋时代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重礼崇义,创造了深刻影响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儒学体系。人情朴厚,其民好学、山东梆子粗犷刚劲。
      2.5 荆楚文化
  地处长江中游,两湖地区,江汉平原沃野千里,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气候温暖湿润,“鱼米之乡”美誉由来已久。具有中原华夏文化与南部蛮夷文化相互交融的特征。春秋战国时代是楚文化的鼎盛期,楚地是道家的发祥地,老子宏妙的哲理,瑰丽神奇的文学、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崇巫尚武的民风习俗,构成源远流长的楚文化。
      2.6 巴蜀文化
  巴蜀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包括陕南、鄂西、云贵的部分地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创造了“天府之国”的灿烂文化,无论从自然地理单元,还是以政治、社会、文化角度来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形成了有别于中原地区、自成风格的区域文化。旧志中“土地肥美、风俗淳朴”、“民力农桑”、“人勤稼穑”、“山川挺秀、多产英奇”等都是对巴蜀文化的最好概括。
      2.7 两淮文化
  主要包括安徽、江苏北部的淮河流域,是齐鲁文化与吴越文化的过渡地带,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来看本区也是地理上的南北重要分界线。“地邻邹鲁,务稼穑、尚礼义”、“民生淳厚,力农务本”。
      2.8 吴越文化
  本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和杭州湾沿岸,地形平坦,多河流湖泊,经济发达,商业繁华。典雅秀丽的江南园林,吴侬软语的方言特色,婉转悠扬的越剧、评弹,精细富丽的锦乡丝绸,构成了本区的文化特质。民风“人性柔慧、敏于习文、疏于用武”、“山水清佳,风气朴茂,男务耕桑,女勤蚕织”。
      2.9 江西文化
  本区位于鄱阳湖流域,三面环山,四水汇聚、注入长江。江河湖山,风景秀美。地域文化表现出东西南北的过渡色彩,既受中原文化影响,具有朴实奔放之慨,又有南国文雅秀丽的风格,既受到荆楚文化熏陶,又兼备吴越文化的精巧细腻之长。瓷器历史悠久,名扬四海,弋阳声腔激越奔放。
      2.10 闽台文化
  位于台湾海峡两岸,地形为多山丘陵,平原盆地面积较小。海岸线长,有鱼盐之利,港口众多,华侨遍布世界各地,经济文化具有共同特征。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成为中外文化的交汇点。因此,闽台文化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又受到外来文化的浓重影响,并且兼备少数民族文化习俗,是多元复合型文化。
      2.11 岭南文化
  本区包括南岭以南的粤桂琼港澳,丘陵、山地广布。虽背山面海,北部关隘阻隔,远离中原,但历史上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自古以来,岭南又位于中外文化交汇处,与其他文化区相比,既有传统文化的古朴典雅特征,也有外来文化开放自由的色彩。岭南园林、民居建筑、造型艺术等外来文化影响明显。广东音乐欢快流畅,粤剧流畅细腻,特征突出,自成一家。
      2.12 云贵文化
  本区位于青藏高原东侧,包括云南、贵州及广西一部分。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广布,岩容地貌典型,气候四季宜人,动植物丰富。本区少数民族聚居,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在高山高原文化地理的背景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既受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的影响,也受南亚佛教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纯朴秀丽、精美柔顺的特征。
      2.13 关东文化
  位于我国东北部,黑吉辽三省,“白山黑水”,森林密布,交通方便,林特产富饶。游牧狩猎的少数民族文化,一度十分活跃。明清之后,随着东北的开发,汉族的农耕文化逐渐加强,民风朴实淳厚,直爽豪放,“二人转”活泼风趣,满族“国语(满语)骑射”独具风格。
      2.14 草原文化
  包括内蒙与宁夏一部分,属高原地貌、草原景观、游牧历史悠久。膘悍的性格和强壮的体魄,舞蹈刚中有柔,活泼欢快,歌声激越嘹亮,热情奔放。体现了深沉粗犷,豪放开朗的民族文化特色。
      2.15 西域文化
  西域是指西部疆域的简称。本区包含新疆及甘肃部分地区,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古代西域地处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沿途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形成了以民族特色为核心的,兼备东西方文化气质的地域文化特征。
      2.16 青藏文化
  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高峻,具有浓厚的藏传佛教色彩,寺庙古老而神秘,建筑、雕塑、绘画、技艺受印度、尼泊尔的影响,也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外来文化的影响同藏族艺术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藏佛教艺术的高原游牧文化。
      3 地域文化特征的成因分析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演变而成,而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及两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3.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各要素的影响,自然环境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文化虽然是人们的智慧和实践所创造,但也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优越,复杂多样,为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氛围。地域文化的特征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并渗透、反映到文化物质上。如吴越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湿宜人,山青水秀,灵秀慧敏,形成了与别处不同的温柔细腻、文静灵秀的地域文化特征。再如,内蒙草原地区,地处温带高原之上,气候凉爽干旱,天高地广,草原辽阔,人们往往心胸开阔,跃马驰骋,纵情高歌,形成了开朗豪放、粗犷奔越的草原文化心理特征。同样,自然环境的差异,也会形成地域文化特征的不同,为划分不同文化亚区提供依据。如南岭文化区,虽具有共同特征,但内部差异明显,北部为山地丘陵,中部冲积平原,南部滨临大海,不同的地理环境,奠定了文化区域差异的基础。北部山地文化,居民强悍、好勇;中部农耕文化,人多务贾形成商业文化;南部滨海“人多以舟楫为食”,形成“耕三渔七”的海洋文化特征。
      3.2 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
  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较为广泛,可包含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宗教、文化冲突与传播等因素的影响。
      3.2.1 生产方式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要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具有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如我国赫哲族的渔猎文化、鄂伦春族族的狩狩猎文化内蒙、西北的游牧文化。历史上夏商周时代的关中、黄河中下游农耕文化,以及中唐以后江南发达的稻作文化等。自古以来我国有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类型,而农耕又占据优势,土地由地主和自耕农占有。以个体劳动的自然经济形态,维系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在十六世纪以前,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技术、水利建设、丝绸、茶、四大发明、冶炼技术、瓷器制作等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务本、中庸、重农抑商、安土乐业的农业文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在地域上的差异,也构成了文化形态的地区差别。明清以来,沿海地区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外域文化的冲击,也加强了内陆、沿海地域文化的差别。
      3.2.2 社会政治结构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长期以来,封建社会统治者,利用国家专制的力量,通过宗法血缘的纽带,将家与国联结起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秩序,并以世卿世禄演化为官僚制,推崇君权至上。以上社会、政治结构,要求人们顺应自然、服从礼仪、克制情感、节制欲望,乐天安命,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为其基本精神。由于文化积淀的历史背景不同,传统文化的影响程度在地域上是有差别的。以中原地区、岭南地区、边远地区而论,即文化核心区与边缘地区在物质文化的产品上,行为文化的习俗上,精神文化的道德审美观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2.3 文化冲突与地域文化特征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从横的方面看,表现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级、集团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同民族群体长期生活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民族心理和精神,不同的民族风俗,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文化交往和接触中,必然引起文化冲突。发育于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农耕文化与内蒙、西北的游牧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南北对峙、周期性碰撞、融合中,出现了三次冲击,形成了民族文化融合的新高潮。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生产技术、科技发明,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意识形态上,进行了相互渗透、影响和融合。因此,关东文化、草原文化、西域文化、青藏文化都留下了中原文化的影响,而中原文化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各自充实发展了新的地域文化特质。
      3.2.4 文化传播与地域文化特征
第2个回答  2011-07-29
西高东低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