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有哪十篇文章

如题所述

《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

一、简介

1、《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2、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二、文体分析

1、《朝花夕拾》通常被称之为“回忆散文”,本为散文文体,而又特别标示“回忆”二字,可能是因为鲁迅说过,《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写的是记忆中的往事。鲁迅在创作《朝花夕拾》时,在文体样式的选择上,或许是不经意的,但却是必然的,他所选择的是表现自己独特人格精神气质的文体。《朝花夕拾》不是经验性的记事,也不是纯想象性的描写,重在写感触,有了感触其中的两篇确实是事实上的杂感体,即《狗·猫·鼠》与《二十四孝图》。

2、散文与杂感结合的文体。这种结合可能并不是文体创造的自觉,而是写作时作者的感触由内向外的自然延伸,以内在的情感体验为驱力,转向外在的文明批评。由于鲁迅行文每不忘社会,且很少沉入属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因而《朝花夕拾》随处可见感触内外交迭的描述与评论,其文体基本上是散文与杂感的结合,最典型的是《五猖会》、《无常》、《父亲的病》、《琐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3
《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描《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参考资料:参考百度文献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07
1.《狗·猫·鼠》2.《 阿长与〈山海经〉》3.《 二十四孝图》4.《 五猖会》5.《 无常》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父亲的病》8.《 琐记》9.《 藤野先生》10.《范爱农》。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阿长与》——怀念长妈妈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的 《朝花夕拾》实质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主要)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次要)《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第3个回答  2020-11-02
《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
第4个回答  2020-05-25
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

《朝花夕拾》总共有哪十篇文章啊?
《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包含了十篇文章,分别是:《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和《后记》。这些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涵盖了他对旧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在...

朝花夕拾包括那几篇文章
《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它一共有10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

朝花夕拾共收录了鲁迅的那几个作品?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

朝花夕拾包括那几篇文章
《朝花夕拾》包括以下10篇文章: 《狗·猫·鼠》:通过讨厌猫来鞭挞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 《阿长与〈山海经〉》:表达对长妈妈的怀念与爱戴之情,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 《二十四孝图》: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对当时反对白话文和提倡复古的倾向进行尖锐抨击。 《五猖会》:通过迎神赛会的习俗...

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哪十篇文章?
1.《狗·猫·鼠》2.《 阿长与〈山海经〉》3.《 二十四孝图》4.《 五猖会》5.《 无常》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父亲的病》8.《 琐记》9.《 藤野先生》10.《范爱农》。《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

朝花夕拾包括那几篇文章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狗·猫·鼠》:表现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童年之事...

朝花夕拾十篇文章主旨内容梗概
《朝花夕拾》十篇文章的主旨内容梗概主要包括对童年回忆的描绘、对封建礼教和旧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狗·猫·鼠》通过描述对猫和鼠的秉性、行为的观察,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即那些虚伪、残忍、媚上欺下的人,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

《朝花夕拾》十篇文章分别是什么?
《朝花夕拾》十篇文章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狗猫鼠》:这篇文章通过讲述自己与猫之间的恩怨,对“正人君子”进行了辛辣的嘲骂。《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

《朝花夕拾》有哪十篇文章
1、《朝花夕拾》通常被称之为“回忆散文”,本为散文文体,而又特别标示“回忆”二字,可能是因为鲁迅说过,《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写的是记忆中的往事。鲁迅在创作《朝花夕拾》时,在文体样式的选择上,或许是不经意的,但却是必然的,他所选择的是表现自己独特人格精神气质...

朝花夕拾收录了哪10篇文章
《无常》是鲁迅在1926年7月撰写的文章,发表在半月刊《莽原》第一卷第十三期。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后收入文集《朝花夕拾》。《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