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的原因

要详细的资料
多谢大家了~

①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出口。例如,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之一,并大量出口。当时,日本生产的纤维和黑白电视机出口美国,超过美国该产品进口数的1/10,从而引起美日贸易摩擦。课文中的插图《60年代末日本的电视机工厂》反映了60年代末日本大量生产电视机的情况,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1950年,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99%;1970年,高中学生考进大学的已达23.6%。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经济迅速活跃起来。

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发展。

据统计,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6年,日本的黄金储备达到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1987年,日本的外汇储备超过联邦德国,居世界首位,1988年,日本的人均收入达1.9万美元,超过同期美国的1.8万美元。1988年,根据权威的美国《商业周报》统计,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占了22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军费逐年增加,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说明:日本军事实力的膨胀,引起亚洲人民的高度警惕。

归纳小结:①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得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③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④美国的援助和扶植。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吸取历史教训,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然而,矛盾冲突依然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2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核保护伞”,致使其军费开支相当少,能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了它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1872年政府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学制,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1947年又进行教育改革,将义务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达到7.2%。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在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点;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就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政府重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甚至利用产业间谍来获取科技情报资料;同时在50年代实施审批制度,对引进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导,以避免重复引进,节约外汇。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外汇支付能力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松。日本引进技术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实际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引进电力、钢铁、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传统成套设备和技术。5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6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为了对引进技术进行吸收改造,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195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45亿美元,1960年就达到近85亿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亿美元,1970年跃升至近382亿美元。资本输出1970年累计达67.9亿美元。

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高积累的基础是高剥削率、高储蓄率和低福利。战后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相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民众的家庭储蓄率(即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却是最高的,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投资总额的1/3。此外,政府也进行巨额投资,60年代政府投资占到国内投资总额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约30%。私人投资和国家投资两者相加,使全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1955年的17 030亿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亿日元,30年内增长50倍。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3左右,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资本的投资效率也一直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剧增长的投资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第2个回答  2013-03-13
日本经济腾飞的神话完全是靠侵略中国实现得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通过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获取了巨额资本,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则被夷为废墟,几乎倒退到石器时代。这就是二次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时,中日实力对比的真实写照。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的侵略战争中获取了巨额财富,它虽然最后败给盟军,但其本土所受到的损失非常轻微。从经济上衡量,日本得多失少,在二战中是赢家。这一净得的利益也奠定了它战后经济飞跃的基础。

  然而,狡诈的日本人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拒绝对中国和亚洲的被侵略国做出赔偿。靠着它多年来抢掠的不义之财,利用美国的扶植,日本发展成今日的经济实力,甚至不时拿出几块日元贷款在中国政府面前当施主。日本所谓的“援华”贷款的真正原因:那是典型的乘火打劫啊,就是乘着中苏,中美交恶,中国处于相对孤立的地位的时候,用极少的代价大量的掠夺走了中国宝贵的资源.谁从中国掠夺走的媒炭最多?谁从中国掠夺走的石油最多?谁从中国掠夺走的稀土最多?日本埋在海里的那些中国的煤和稀土最大的部份是从中国掠夺走日元贷款的前提,是必须采购日本的设备,而且价格基本上是日方说了算,淘汰的垃圾设备卖了天价!日本对中国的贷款全都是获得了极高额的回报的.同时他们把大屠杀的罪责否认得一干二净,把欠的债左推右赖,颇有你奈我何的味道。

  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虽然使之一度陷入了美国的管制,但在它经济上却收获颇丰,以较小的代价对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国家进行了相当彻底的榨取。对于日本的榨取,读者(除非是日本人)恐怕没有太多异议,所以本文先重点说明日本战争损失轻微的事实。

 
小日本究竟欠了中国多少钱?
日本战后对各国的赔款(唯独没有中国的)
国家 /赔偿金额 /备注   
  印度尼西亚 /8亿美元 /战争赔款
  菲律宾 /8亿美元
  缅甸 /2亿美元
  越南 /3900万美元
  老挝 /278万美元
  柬埔寨 /417万美元
  韩国 /3亿美元 /在法律上不具备资格国家通过“斗争”获得的赔款
  新加坡 2500万新加坡元
  马来西亚 /2500万马来西亚元
  泰国 /150亿日元
  瑞士 /11亿日元 /“中立国”得到的财产损失赔偿
  西班牙 /20亿日元
  瑞典 /5亿日元
  丹麦 /7亿日元
  蒙古 /50亿日元 /无偿经济援助
  中国 /0. 0日元
历史上中国对日本的战争赔款列表
时间(年) 战争或事件 条约 赔款金额
1874 琉球事件 50万两白银
1895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军费2亿两、威海卫驻军军费150万两、赎辽费3000万两(这些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年收入的4.5倍)
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3150万两白银
南京大屠杀详实数据
1. 1937-12-15,日军在司法院难民区搜捕平民1000多人。被解除武装的军警400多人,总计2000余人,全部押至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复用汽油焚烧。
2. 1937-12-15日下午2时,在姜家园南首,将居民300多人用机枪扫射,复焚烧,无一幸免。
3. 1937-12-15,日军将所俘军民9000余人,押往海军鱼雷营用机枪密集扫射杀死。
4. 1937-12-06,日军将华侨招待所难民5000余人,押至下关中山码头,机枪杀死后,推入江中,毁尸灭迹。
5. 1937-12-16日上午10时,在中山北路杀死平民100余人。
6. 1937-12-16,在鼓楼附近杀死平民数百人。
7. 1937-12-16,在大方巷塘内杀死贫民200余人。
8. 1937-12-17,在三叉河放生寺杀死男女老幼400余名。
9. 1937-12-17,日军将军民及首都电厂工人计3000余人,在煤炭港至上元门枪杀或烧死。
10. 1937-12-18,在大方巷难民区将平民4000余人押至下关后,全部射杀。
11. 1937-12-18日夜,日军将圈禁于幕府山下的军民57400余人,用铅丝两人一扎,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后用刺刀,最后用煤油焚烧。残骸投之于江。
12. 1937-12-19,在龙江桥口,枪杀军民500余人。
13. 1937-12,在上新河,枪杀难民2873人。
14. 1937-12,在燕子矶江边,集体屠杀难民及放下武器之军人5万余人。
15. 1937-12,日军在城外宝塔桥及鱼类营一代屠杀军民8万人以上。
16. 1937-12,在中华门外附近风台乡等地,屠杀军民7000余人。
诸位同志们,当时的一美元与现在的一美元绝对不是一个概念,当时一个亿美元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当然当时的一两白银更不是今天的概念(晚清的一量白银=150-220元人民币),中国赔给日本的钱按平均价200元计为527亿人民币,日本侵略中国约造成中国人死亡4000万,以每人20万元赔偿算,欠中国80000亿人民币,日本侵华约造成中国财产损失6000亿(解放时计算),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60000亿,总共日本欠中国140527亿人民币!
第3个回答  2007-05-03
1.日本保留有明治维新时期的工业基础(民族工业)
2.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发展教育~~所以日本有许多人才
3.美国对日本的扶植.一天100万美元~~
4.二站后,日本国民经济非军事化.也就是没有自己的军队
5.充分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6.美国攻打朝鲜需要的军事武器都由日本提供,因此日本从中获得大量的资金建设经济
第4个回答  2007-05-02
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