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爱和伊莉莎白的对比。英文。

谁有关于简爱和伊莉莎白对比的英语文章。对比包括性格,婚恋观,家庭等等。英语的。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两位女主人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其原因来自于两位作者不同的生活年代以及她们对妇女的不同看法。

  1.作者的不同社会背景
  简·奥斯汀生活在18世纪,而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在19世纪,不同的社会背景让她们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在简·奥斯汀生活的年代,上流社会的年轻女性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获得独立的,工作、大学、政治等皆把女性拒之门外。因此伊莉莎白的观点,即尽管咖苔琳夫人不是郡和平委员会的成员,但是她却是自己生活中的法官,这一观点极具讽刺性,因为在当时妇女是不可能成为法官的。那时,只有少数职业对女性开放,并且这些工作大都低贱,待遇不高,环境恶劣,因此,许多上流社会女性只有通过结婚或继承的手段得到金钱,只有少之又少的女性是职业女性,她们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获得独立。那个年代,没结婚的女性都要与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婚姻成了她们挣脱家庭束缚,远离父母庇护的唯一手段。由此可见,有些女性选择婚姻是因为婚姻是获得经济保障、逃离家庭的唯一可行途径,这也是伊丽莎白与简·爱相比缺乏自立的原因。
  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在19世纪极其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推崇团结,节俭,自控,个人应当为了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工作。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许多女性,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女性有了自己的休闲时间,她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具有主权意识。像简·爱这样一个普通的女性,相貌平平、身材矮小,但是具有叛逆精神就成了当时塑造女性形象的一个探索。简·爱勇敢地冲破传统的枷锁,满怀热情地追求爱情和幸福。她要求与男性平起平坐,她要求女性的解放和精神上的独立,简·爱是第一个具有独立性并且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生活、社会甚至宗教的女性形象。

  2. 女权主义
  伊丽莎白和简·爱是两位伟大的叛逆女性,她们是英国文学史上两位追求独立并以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和生活的两个重要女性形象。她们自尊自爱,追求独立,不畏强权,追求与男性平的地位,她们的这种性格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而这两位作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女权主义。
  简·奥斯汀的作品经常描写男女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她那个年代的女性问题,以此来批判社会,尤其批判社会对女性的影响。她是女权主义的先锋,即使在那个年代,婚姻、孩子是女性的职业,但是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并不仅仅对婚姻和孩子感兴趣。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反映了女性渴望独立,追求平等的愿望,着重描写了妇女的地位、精神上的独立及个性发展的过程。它向我们展示了女主人公为求得独立而作斗争。传记作家都强调夏洛蒂·勃朗特的孤独的乡村生活,如果表现不好,舅妈就会用“地狱之火”对待她。生活给她上了严酷的一课,五岁时她失去了母亲。夏洛蒂·勃朗特正是用自己窒息的童年作为题材来达到自己艺术上的成就,这一结果就是塑造了简·爱这一不朽形象。

  二、简爱与伊丽莎白的共同之处

  1. 自尊自爱
  简·爱和伊丽莎白都是追求精神独立的女性,在那个男性统治着几乎所有的社会领域的年代,具备这样的品质是十分可嘉的。简·爱甚至是在童年时代就认识到自尊的重要性,当她的舅妈认为她是一个容易惹事、行为恶劣的女孩时,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管多么艰难,她都不会贬低自己也不会吹嘘自己。在她的内心深处有着理性和规则,这让她尊重自己。她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一是因为罗切斯特先生尊重她;另一方面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有资格赢得一个男人的爱。当她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时她毅然选择离开,这进一步证明了她具有很强的自尊心。
  简·爱和伊丽莎白都清楚地认识到女性的价值,在这一点上,伊丽莎白毫不逊色于简·爱。在第一次接触中,她不喜欢贵族出身的达西,这主要是因为达西的行为举止伤害了伊丽莎白的自尊心。她的妹妹沉湎于官员和下流的谄媚,最后跟人私奔,在她看来,妹妹的行为是对女性尊严的践踏,她为此而感到羞愧。强烈的自尊心让她永远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甚至当达西向她示爱、求婚的时候,她果断地拒绝了,她不能忍受达西对自己冒犯性的话语,因为这些话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最为敏感的部位。她不接受别人的怜悯与轻视,她非常自信,这正是现代女性应该具备的品质——认识自己,珍爱自己,尊重自己。

  2. 不畏强权
  19世纪的英国社会受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人们推崇“自由、平等、博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简·爱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叛逆的性格,在与舅妈居住的日子里,简·爱表现出了超强忍耐力。尽管舅妈讨厌她、虐待她,但是她从来不害怕舅妈,而是在舅妈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在劳渥德·布洛尔赫斯特先生强加给她的莫须有的罪名,又使她的自卑转化为对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仇恨和对披着宗教外衣残害儿童的劳渥德学校的仇恨,正是在这样一所学校里,才让简·爱暗下决心离开这种黑暗、沉闷的环境,她向往一种全新的生活。离开学校后,她以其独特的性格,超强的探索精神步入了社会这个大舞台,她为争得独立而斗争,她要求个性解放,同传统的教会说教做斗争。
  与简·爱一样,伊丽莎白也表现出了她对权力的蔑视。她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强烈的自信心、精神上的优越意识和迷人的反抗性格,她敢作敢为,以自己的行动向专讲体面的礼教挑战;她的许多行为是违背传统“妇德”的:冒雨步行三英里去看望生病的姐姐,断然拒绝自己所不爱的表哥的求婚,面对有损她尊严的傲气的达西宣称“即使天下的男人死光了,我也不愿意找你这样的人结婚”。当伊丽莎白应邀出席凯瑟琳夫人家的宴会时,所有的人都很紧张,不敢随便说话,有些人甚至趁机讨好凯瑟琳夫人,但是唯独伊丽莎白一直保持平静,她甚至当面谴责贵族凯瑟琳夫人“不近人情,无理取闹”。

  3. 追求真爱
  简·爱作为贫穷卑微的家庭女教师, 并没有按社会的要求去抑制自己的情感,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上流社会的贵族谈情说爱, 并且不愿改变自己去培养资产阶级小姐的教养和派头, 并遵守贵族的游戏规则而打入上流社会。简·爱与罗切斯特是真正的心灵合一、平等意义上的相爱, 他们的结合远远坚固于门当户对的结合,也大大珍贵于身份地位的结合,超越了经济的范畴。
  同样地,伊丽莎白也是全心全意地追求真爱。她蔑视夏洛蒂的婚姻观,认为夏洛蒂的婚姻纯粹是建立在金钱至上,而不是以相互的爱恋为基础的。对她妹妹琳达草草结婚行为她同样嗤之以鼻,她认为琳达的婚姻是以性为基础的,缺乏两人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在伊丽莎白看来, 没有爱情就千万不要结婚,世上不幸的婚姻不外乎有两种: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婚姻和建立在美貌和情欲基础上的婚姻。像伊丽莎白和达西这样的婚姻却因为有爱情这个牢固的纽带而天长地久,双方始终生活在幸福之中。

  三.简爱与伊丽莎白不同之处

  1. 身世和家庭背景的比较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中等教育,她没有工作,经济上不能独立,家庭又麻烦不断。母亲可笑而庸俗,妹妹们或浮躁或书呆子,亲友没有教养,父亲的财产又要被远房亲戚所继承,因此结婚是她最好的归宿。伊丽莎白的生活是奥斯汀时代英国的缩影,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但封建主义根深蒂固。世袭贵族和中产阶级并存,男人完全占据了社会主流,女人则被排斥在社会事务之外,她们唯一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就是家庭。 但家中又有女仆,她们自然成了无事可做的“闲人”。她和她的姐妹们最关心流行的时装样式,热衷于舞会,谈论新结交的单身军官或富家少爷,向往着爱情物质双丰收的理想婚姻。

  而《简·爱》中的女主人公却是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子。她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里德舅妈家,深受虐待。被送进劳渥德学校又接受了所谓惩罚肉体,拯救灵魂的残酷教育。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不仅使她被摧残的肉体和精神没有倒下去,还使她学会了弹琴,画画和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她虽然孤苦无依、地位卑微、身无分文,但她的才学和头脑使她完全可以独立生活。作为一名家庭教师,虽然薪水少得可怜而且备受歧视,但却称得上经济独立,在任何人面前都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伊丽莎白和简·爱相比,前者只是温室中的花朵,没有经历过坎坷和风雨,虽比不上贵族小姐,却也是备受呵护;而后者却是旷野中的一株野花,历经风吹雨打却始终亭亭玉立,直面人生。

  2. 性格的比较
  伊丽莎白宽松而悠闲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她聪明活泼、机智幽默、落落大方的性格。她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强烈的自信心、精神上的优越意识和迷人的反抗性格,她敢作敢为,以自己的行动向专讲体面的礼教挑战;但相比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奥斯汀强调的是女性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女性意识中少有的非功利性特征。对于奥斯汀来说,重建健全的女性主体意识远远比争取女性的平等社会地位重要。她并不强调女性一定要取得和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甚至不否定社会中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区别,她重视的是女性自身的发展,是女性的自我完善,强调女性找回自我。
  简·爱所遭受的苦难造就了她敏感而热烈、勇敢而独立,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性格。但她强烈的自尊心下是一颗敏感而自卑的心, 她对周围环境战战兢兢, 采取的是防卫的姿态。她的身世、外貌、财产和地位都使她自感低人一等, 所以她才会比任何人都更强烈地反抗外界对自己的侮辱和歧视,更努力地维护个人的尊严。她的个性特点在大胆言语和反叛中得以显现。和伊丽莎白比起来,简·爱更成熟更独立,其反智、主动、独立和反抗的性格,但她的才智和独立为一个虽然矮小平凡却感情炽烈,倔强而独立的性格也更强烈更具有代表性。

  3. 婚恋观的比较
  在伊丽莎白看来,没有爱情就千万不要结婚,她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理智得让人吃惊,她向往的婚姻固然以爱情为前提,但也决不能离开经济需要。虽然她最初对有着英俊外表和良好口才的威汉姆充满好感,并一度打定主意要俘获他的心,但在舅妈的劝说下,她很快理智地退出,有效地阻止了自己和威汉姆进一步坠入爱河,原因只有一个:双方都没有什么财产。伊丽莎白总是处于传统父权文化观念中女性被选择的弱势地位,物质爱情双丰收的婚姻不过是提高她地位的一个手段和证明她才智的一个方法。

  和伊丽莎白的爱情相比,简·爱作为贫穷卑微的家庭女教师,并没有按社会的要求去抑制自己的情感。她头脑中的平等意识和追求的平等爱情,与维多利亚时代的男女关系比起来不啻一颗炸弹。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结语

  伊丽莎白明理而幽默,聪明而大胆,她是愚人世界里少有的拥有理性的人,这也是她之所以能得到达西回报的美德,她的命运带有一种超脱于现实的偶然性。倔强而感情炽烈的简·爱身上则带有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是反抗父权社会的女性代表。这两个女性角色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和身处时代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差异,但各有千秋,深入人心,使这两部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追问

谢谢,但我需要英文的。

追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9
简·奥斯汀生活在18世纪,而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在19世纪,不同的社会背景让她们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在简·奥斯汀生活的年代,上流社会的年轻女性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获得独立的,工作、大学、政治等皆把女性拒之门外。因此伊莉莎白的观点,即尽管咖苔琳夫人不是郡和平委员会的成员,但是她却是自己生活中的法官,这一观点极具讽刺性,因为在当时妇女是不可能成为法官的。那时,只有少数职业对女性开放,并且这些工作大都低贱,待遇不高,环境恶劣,因此,许多上流社会女性只有通过结婚或继承的手段得到金钱,只有少之又少的女性是职业女性,她们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获得独立。那个年代,没结婚的女性都要与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婚姻成了她们挣脱家庭束缚,远离父母庇护的唯一手段。由此可见,有些女性选择婚姻是因为婚姻是获得经济保障、逃离家庭的唯一可行途径,这也是伊丽莎白与简·爱相比缺乏自立的原因。
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在19世纪极其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推崇团结,节俭,自控,个人应当为了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工作。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许多女性,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女性有了自己的休闲时间,她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具有主权意识。像简·爱这样一个普通的女性,相貌平平、身材矮小,但是具有叛逆精神就成了当时塑造女性形象的一个探索。简·爱勇敢地冲破传统的枷锁,满怀热情地追求爱情和幸福。她要求与男性平起平坐,她要求女性的解放和精神上的独立,简·爱是第一个具有独立性并且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待爱情、生活、社会甚至宗教的女性形象。
第2个回答  2011-04-09
:《简爱》中伊甸园场景的历史投影,回响着围绕男权、女权展开的不同历史视界的对话,揭
示了原始场景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原始场景,不仅作为人类觉醒之初就意识到并加以文化编码而形
成的人类文化传统最初的核心,决定其当初的性质与形态,而且还作为其最深层的沉淀与基岩,不断
再现于后来的历史视界中,变幻于其传统继承者的潜意识梦魇里,被后来者或继承,或质疑,或拷
问,或颠覆。文脉中原始场景的再现与颠覆,多发生于一种文化发展的重要关头,出现在它受到内在
或外在的巨大冲击,其传统的基岩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的时候。考察文本中原始场景的再现与颠覆,
前瞻可预示它将面临的深刻危机和发展趋势,回溯可揭示它曾经历过的重大历史断裂和转折。
关键词:历史对话;原始场景;伊甸园;《简爱》;古苏美尔文化..
Jane Eyre: A Double Projection from Both Biblical and Prebiblical Scenes
YANG Xiao-ho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Zhejiang 310012, China)
Abstract: The Eden-like orchard in Jane Eyre is a mapping from the cultural tradition where different
voices from successive historical periods dispute over the right of dominance in society by either male
or female. Such disputes show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primeval scenes (PS) such as Eden in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 culture. PSs are considered as the bedrock supporting a culture, which,
as the most ancient layer of cultural accumulation, re-emerge in the perspectives of later periods,
hovering over the unconscious in transformed shapes, to be inherited, challenged or overturned by
successive generations. The re-emergence and overturning (RO) of PS takes place often at critical
mo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culture when internal and/or external factors exert unprecedented
forces on its bedrock. So a close examination of RO of PS might foretell the crisis and new trend that a
culture must undergo and it can also help us trace back and reveal fundamental disruptions and abrupt
turns that a culture has already gone through.
Key words: historical dialogue; primeval scene; Eden; Jane Eyre; Sumerian culture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