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从1840——今的人与人之间称呼的变迁史

越详细越好,最好是我们身边的,多举些例子
感激不禁!!

  过去北京人称呼他人为“某某爷”(仅限男性),称呼老人为老太爷,称呼成年人则是采用“姓氏加排行加爷”的办法,例如“赵大爷”、“常四爷”、“丁二爷”,如果不知道对方的姓氏、排行,则称呼“这位爷”。推而广之,连几岁的小男孩也称之为“小少爷”。话剧《日出》里有个旅馆的茶房王福升,第三幕里他跟着面首胡四去逛妓院,妓女翠喜对胡四说:“(指王福升)四爷,您引见引见。”胡四故意开玩笑说:“这是王八爷。”王福升赶忙解释:“王倒姓王,可还没有八。”(按:北京话里“王八”指妻子与他人通奸的男人,例如《红楼梦》里柳湘莲说:“我不当那个剩王八。”)

  推而广之,当代北京人管能说会道的人叫“侃爷”,管蹬平板三轮车的人叫“板儿爷”,管倒腾小买卖的人叫“倒儿爷”。所谓“爷”用在这些地方,已经不是尊称,而是戏谑、调侃了。

  长幼有序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北京人对人际关系十分注重,各种称呼因此也就十分复杂,比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称自己的兄姐为“家兄、家姊”,称自己的弟妹为“舍弟、舍妹”,称呼对方的亲属,则一律用“令”字,如“令尊、令堂、令郎、令嫒”,因为“令”有“美好”的意思。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拙荆、糟糠,称自己的子女为犬子、小犬、豚儿,总之不是小狗就是小猪,带有明显的贬抑色彩,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长抑幼的具体体现。

  推而广之,中国传统文化将社会上没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其他人也类比为家庭中的一员,中国的儒家将君臣关系比喻为父子关系,于是就有“君父”和“臣子”的称呼。平民百姓将直接管辖自己的官僚称之为“父母官”,称颂清官、好官“爱民如子”,官僚们也将老百姓称为“小民”、“子民”。

  推而广之,北京人将邻居、朋友按照年龄、性别的不同分别称之为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大哥、大嫂、大姐、大兄弟,男人之间则自称为弟,称对方为“兄”,其实很可能对方比自己还小几岁,称其为“兄”有尊重的意思。这类泛伦理的意识和称呼一直流传至今。比如北京的男爷儿们仍将男性朋友(甚至是素不相识的男子)称为“哥们儿”,也有妇女互称“姐们儿”的,父母则让子女称呼长辈为叔叔、阿姨、伯伯、爷爷、奶奶。近几年来对妇女既有称“小姐”的,也有称“大姐”的,真可谓“中西合璧”。其实“小姐”的年龄未必就小,“大姐”的年龄也未必就大,全看用在什么地方。称“小姐”表示客气,称“大姐”表示亲昵。

  类似的尊称还有许多,比较常见的有:贵姓、贵庚、贵体、玉容、玉音、玉体、玉貌、宝眷、宝号、宝地、尊夫人、府上、高寿、高见、高论、大作、大札、大著等等。

  清代一些旗人文化水平低,又混迹于官场,乱用称呼,于是出现了“你的家大人”、“我的令贤弟”之类解释不通的称呼,让人发笑。

  上述的各种礼仪用语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显得有些陈腐、封建,不再为北京人采用了。但有少数仍在应用,例如“贵姓”一词回答:“免贵姓X。”“宝地”这个词在老舍的作品中也能见到,例如在话剧《茶馆》中就有北京市民提到北京城是块“宝地”。今天的一些文化人把到朋友家去称为“到府上拜访”,带有开玩笑、调侃的色彩。其它像“高见”,“高寿”,“大作”等词汇也常有文人使用。由此可见当年的一些礼仪用语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流传继承的一个典型例证。不过其中的大多数用语已经死亡了,由此可见“五·四运动”以来文学革命的实绩。称呼的变化反映着文化的变革,五六十年代称“同志”,七十年代称“师傅”,八九十年代称“先生、小姐”,就是一例。

  ============================

  节选自:《礼貌的北京话》

参考资料:http://yonghai1237.blog.163.com/blog/static/248092200610229423651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1
没弄明白你什么意思?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