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蜀相》杜甫赏析如下:
主题思想:本诗借游览古迹武侯祠,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结构布局:
-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通过设问自答的方式,点明了武侯祠的所在地,并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景衬情,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哀愁。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叙述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事迹,生动地表现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忠贞不渝的精神品格。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总结了诸葛亮的一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艺术特色:
- 设问自答:通过设问自答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情景交融: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叙议结合:在叙述历史事迹的同时,融入自己的议论和感慨,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语言魅力:炼字琢句,音调和谐,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深沉悲凉的意境,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蜀相杜甫赏析 蜀相原文译文及赏析
赏析: 首联:以设问引出,点明武侯祠堂的所在地,渲染了安谧、肃穆的气氛,同时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 颔联:描绘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但用“自”和“空”两个字,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哀愁惆怅,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现出他...
杜甫《蜀相》 赏析
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力扶王室,志清宇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成为后世忠君爱国的士大夫们崇拜学习的榜样。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
蜀相杜甫赏析 蜀相原文译文及赏析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唐诗蜀相如何鉴赏,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和缅怀:杜甫通过描绘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和忠诚精神,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杜甫在诗中不仅赞美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品德,还通过描绘武侯祠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寄托对国家命运的期盼:杜甫在诗中通过追忆历史先贤,...
《蜀相·杜甫》原文与赏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即诸葛亮,死后成都人民为之立祠纪念,即丞相祠,亦称武侯祠(因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在今成都市南。锦官城,原为成都西南的卫星城,丞相祠即在其南,故曰“锦官城外”...
杜甫《蜀相》原文及翻译赏析
注释 1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2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3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
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咏史怀古诗:《蜀相》原文及赏析
《蜀相》赏析:创作背景:《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歌结构: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
蜀相杜甫赏析
《蜀相》杜甫赏析如下:主题思想:本诗借游览古迹武侯祠,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结构布局: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通过设问自答的方式,点明了武侯祠的所在地,并渲染...
杜甫《蜀相》 赏析
杜甫的《蜀相》是一首深情的政治抒情诗,通过对诸葛亮祠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敬仰、惋惜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情感浓烈,但并不直接抒情,而是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和历史故事来展开议论,以此传达深沉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何处寻”表达了对...
杜甫蜀相原文注释与赏析
《杜甫·蜀相》原文、注释与赏析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解】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2.锦官城:成都。3.映阶碧草自春色: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