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的仁是代表奴隶主的利益?难道奴隶主对奴隶仁慈吗?这不胡说吗!

如题所述

  这位同学,看来你对孔子和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什么深刻的认知。
  首先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后期,处于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建立的年代,孔子本身对这个年代就很失望。他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思想,呼吁大家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他所倡导的“仁”的思想到今天都非常适用,只是他觉得在周以前的社会制度就很好,是一个有规矩,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位置,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各行其职,这样社会才不会乱。但他没想到这是因为奴隶制已经不符合现在生产力水平了,是社会根本制度的问题,所以才导致的礼崩乐坏的。而他把社会上层(奴隶主)当成了改革的执行人,只是想让这次改革自上而下的进行,这样才能更快的是自己的想法得以实施。所以你的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参考资料:
  春秋时期,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贵族与国君、奴隶主贵族之间的夺权斗争中,大大提高了“民”的社会地位;殷商以来逐步确立的宗法体制以及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面临土崩瓦解,“人道”与“天道”溶为一体的神学思想体系受到冲击;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在总结和借鉴尧舜时代以及夏、商、周时期提出的“民惟邦本”的道德论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社会化人文主义思想的新的道德论说, 逐步形成思潮而勃然兴起,为孔子仁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民”的地位变化,“天道”、“人道”分离, 社会化的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就是孔子仁学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民;人道;天道;民惟邦本;人文主义

  孔子仁学产生于春秋晚期,是中国社会由禅让到父传子的家天下、历经三代至春秋的社会政治伦理的理论概括, 是世界文明轴心时代东方社会化人文主义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由乱而治的理论指导。

  孔子仁学的核心内容是“克己”[1]、“爱人”[1]、“力行”[2]。“克己”, 克尽己私。“爱人”,与他者和谐一致。“力行”,所行无私无畏。克尽己私是体“仁”的重要途径, 与他者和谐一致是行“仁”的重要内容, 所行无私无畏是践“仁”的重要保证。体“仁”、行“仁”、践“仁”都是对“人”而言,“仁者人也”, 没有“人”的主导作用,就没有“人”的体“仁”、行“仁”、践“仁”。“民”(人)的地位变化,“天道”、“人道”分离, 社会化的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就是孔子仁学的文化背景。追答

每个时代的统治者都会把一些经典,向自己需要的方向进行扭曲,这不足为怪。孔子和其他圣人的经典是不能放在狭义的角度去看的。否者就是坐井观天,钻牛角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2
孔子维护的不是某个阶级,是“礼”,是一套制度。所有的人都是制度的一部分,制度坏了,如道德败坏,军阀混战,天子威望不再,所有的人都会收到波及。而苦难集中体现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老百姓上。所以“仁”不是仁慈,而是一种制度。
周代的分级是天子-诸侯-大夫-平民-奴隶,事实上平民才是大多数人,养得起奴隶的人毕竟是少数。平民当然应当得到保护。他们是国本。
还有,分析历史不要总用阶级史观,古代人哪有这样的观念了?你想想,一个心系天下的大学者看到苛政猛于虎,怎能不对黎民百姓心怀怜悯了?
第2个回答  2011-04-12
首先,仁——并不一定代表奴隶主的利益,没有理由把任何事物都加以阶级性的批判,生拉硬拽不会总结出真理。我认为,孔子所提出的理论很大程度是从人性考虑出发的,当然,也会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特点,我们所接触的也都是经过加工的,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影响,每经过一个时代,他们都会删减对自己舆论不利的理论。所以你大可不必深究现如今的儒家,你可以自己修为吧,“求仁得仁”!
其次,关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分法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所谓封建,乃分土地建诸侯,你见过始皇帝之后分过土地吗?都是一统江山,封建社会只适合西方社会发展,我们在秦朝前就是封建社会了。
最后,我认为孔夫子总是“被神化”,总是在当权者需要的时候,才被抬出来,对于不利得东西,则不惜删改,他老人家也很不情愿啊。还是要不带任何功利的想法去接触儒家,崇敬儒学。
第3个回答  2011-04-12
个人认为孔老夫子的仁是宣传口号,实际主抓的是礼,所谓礼即是等级制度。一方面政治上剥削,一方面思想上愚弄,多完美。
当然这样的问题千载而下多少牛人讨论过,俺就随便贴一个地址,你自己看吧,至少比我们说得要完备得多。

参考资料:

第4个回答  2011-04-12
原因在于他的哲学思想是为奴隶主服务的追问

你具体说一下

追答

孔子是当时奴隶主阶级的改良主义思想家。其思想:一、始终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二、他要奴隶主改变一些统治方法;三、其改良主义主张,客观上符合日后地主阶级的要求。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