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曰一美丽女子对对联招亲,遇一书生,上联曰:寂寞寒窗空守寡,书生寻思一年,对答曰:退还莲迳返逍遥,而那女已出家为尼,书生便出家为僧,然喷血而死.
寻此故事之详及书生喷血而死之因与女子出家为尼而书生出家为僧之因.
从前,金陵城里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姓徐名祖荫,家财万贯又知书达理,可就是家里人丁不旺,娶了三房妻室都未得一男半女,直到娶了第四房小妾才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静仪。
虽说是个女孩,可全家大小还是欢喜得不得了,视作掌上明珠,令人称奇的是这女孩儿自小聪慧异常,三岁即能读书过目不忘,四岁便能吟诗作对,尤其是对联句有常人不及的天赋。
一次,徐祖荫独自在花园中散步,见到满园鲜花争相绽放,不禁触景生情,托口吟出一联:“满堂花醉还多事。”一旁正随丫鬟玩耍的小静仪忽然应声道:“顽石无言最可人!”徐祖荫听了不禁大为惊奇,要知道当时她还不到五岁啊,打这以后,徐祖荫更加宝贝这个女儿,并将琴、棋、书、画悉心相授。
静仪长到十七岁,出落得跟出水芙蓉一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此时远近都知道徐家有一个美若天仙的才女,一时求亲的王公贵族趋之若鹜,几乎踏破了徐家门槛,然而这徐家小姐择婿不求富贵显赫之家,声称只要有人能对出她所出三联,无论老幼她都将嫁与此人。
半年过去了,来应征的人当然不少,可还真没有一个人能对出小姐出的三个上联,这倒让徐祖荫伤透了脑筋。
这一日,有一姓王名宝钥的英俊小生来徐府求见徐小姐,说是从千里之外赶来的。徐祖荫见王宝钥气宇不凡,不由先喜了三分,连忙到后堂与女儿说了,待会出联时切不可太偏太难,以免人家对不上来,错过了良缘。静仪听了口上答应,心下却不以为然,心想:“若无真才实学我还是一样打发他走人!”可等到花厅相见的时候,也不由在心中赞叹,有了几分喜欢。
徐小姐娇羞地说道:“公子,请听好了,奴家要出上联了。”宝钥欣然道:“小姐,请!”静仪吟道:“青衫磊落,莫非太白转世?”宝钥听了,明白她是在夸自己,立刻应道:“环佩叮当,原来天女下凡!”
两人心意相通,相视而笑。静仪又吟道:“文章千古好。”宝钥托口道:“仕途一时荣。”一旁的徐祖荫抚掌笑道:“妙,妙极!我看今天就到这里,第三联过两天再对不迟。”说罢吩咐摆宴为宝钥洗尘。
接下来的几天,静仪与宝钥终日不是闲庭散步,就是抚琴清谈,两相爱慕,却绝口不提对联之事。最后还是宝钥先提出要小姐再出最后一联,好结良缘。静仪沉吟了一会才说:“这第三联不对也罢!”宝钥道:“这是为何?”
静仪先是不答,后禁不住他的一再追问,说道:“先前两联只因家父有言在先,叫我不要为难公子,所以出得简单。这二日来与公子相随,感觉甚是投缘,所以不对也罢。”宝钥年轻气盛,听了这话深以为辱,当下断然道:“小生本为联句求亲而来,岂可因大人与小姐眷顾便负初衷?即请小姐出第三联,小生若对不上来即当告辞回乡,再不敢提提亲之事!”
静仪见他对自己一腔深情置之不顾,心中气极,也不由恼道:“这可是你说的!”
恰巧徐家有一仆人正在用锤子往墙上钉一根木楔,静仪见此当即吟道:“壁上钉楔楔钉壁。”宝钥听了顿时呆了一呆,未料得她竟然出了这么句上联。此联看似平淡无奇却十分难对,宝钥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未能对出下联来。静仪见状十分后悔,刚想重新出对,没想到宝钥却深施一礼,说道:“小生才疏学浅,让小姐见笑了,就此告辞。”静仪垂泪道:“事已至此,但只要公子半年能对出下联,咱们依然可续前缘。”宝钥默然无语,转身便走了。
宝钥回到家里,日思夜想,脑中只想着那句上联,恍恍然已过了数月。
一日,他信步来到江边,只见江边泊着一只渔船,船上只有一个老渔翁,不一会老翁摇着橹向对岸划去。宝钥望着那橹一下一下拨动着水面,脑中不由灵光一闪,不禁跳了起来:“有了!”当夜他便收拾行装赶往金陵。
可当他赶到徐府时,早已物是人非了,徐祖荫伤感地告诉他:“你来晚了,静仪已于一个月前在城外古梅庵削发为尼了。老夫苦劝无用,也只得由她去了。”
原来,自打宝钥走后,静仪再也无心弄什么联句求亲了,整日间只是盼着他前来。眼见半年之期已过,却仍不见人来,她又是伤心,又是悔恨,便要死要活地出了家。
宝钥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当他失魂落魄地找到古梅庵,好不容易见到徐小姐时,之间她一身出家人打扮,头上青丝俱已剪去,不禁潸然泪下,说道:“小姐,是小生辜负了你!”
静仪却平静地说道:“王公子,我已不是什么小姐了,而是一个出家人了,法名圆静。”宝钥道:“我已对出下联,你听好了,下联是:艄公摇橹橹摇梢。”圆静听了,默然半晌才说道:“对得真好,只可惜……”宝钥痛声道:“你不是说过只要我对出下联,你我便可再续前缘么?现在我已对出来了,你当守信还俗才是!”
圆静对着佛像诵了一声:“阿弥陀佛!既离红尘怎可再涉尘缘?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宝钥再三恳求,圆静道:“既如此,我再出一联,你若对上了我便还俗,若对不上来,便不可再来纠缠!”宝钥点了点头,问道:“可有期限?”圆静看看四周,但见青灯古佛,不由说道:“公子,你听好了,上联是:寂寞寒窗空守寡。”
宝钥听了,有若跌进了冰窖,半晌也说不出话来。这七字联字字为宝盖头,且七个字将出家人的悲凉凄苦描绘得淋漓尽致,是真正的难对之句,或许就是一个绝对!他知道自己让她还俗之事将变得遥遥无期了。圆静心里虽然十分难过,却也只说了声还有功课便进后堂去了。
宝钥万念俱灰,干脆就在离古梅庵不远的一座庙里出家当了和尚。
光阴荏苒,一晃三年过去了,那徐小姐,也就是圆静,为情所苦,久思成疾,竟然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宝钥得知消息,不禁悲痛欲绝,来到圆静坟前拜祭。
时值初夏,那水洼中不知怎的竟早早地开放了一朵野莲花。
宝钥见了不禁泪流满面,认定这是小姐所变,仰天大笑道:“小姐,你的上联是:寂寞寒窗空守寡,下联我已有了,你听好了,下联是:退还莲迳返逍遥!”说罢,大笑三声,吐了一口鲜血,便就地坐化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关于一个对联背后的故事
从前,金陵城内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姓徐,名祖荫,家财万贯,又知书达理,却人丁不旺,直至娶了第四房小妾才生下一女,名唤静仪。尽管是个女孩,全家上下却视若珍宝,静仪自小聪慧过人,三岁便能读书过目不忘,四岁便能吟诗作对,尤对对联有独到天赋。一日,徐祖荫独自在花园中散步,见满园鲜花...
盘点四副千古绝对的对联,看它们背后都有着什么故事
以下是四副千古绝对的对联及其背后的故事:对联一:内容: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事:此对联与明朝末年的钱谦益及其妾室柳如是有关。钱谦益曾在拐杖上刻上联,表达自己看淡功名的态度。然而,当明朝灭亡时,他未能坚守气节而投降清朝。后来拐杖...
苏轼莫干山对联坐请坐请上坐
苏轼给莫干山寺庙题的对联是“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这副对联背后有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对联含义:对联的上联“坐请坐请上坐”描述了主持和尚初见苏东坡时态度的变化,从最初的冷淡到后来的恭敬;下联“茶敬茶敬香茶”则对应了主持和尚为苏东坡所上茶水的变化,从普通的茶到更为精致的香茶。...
求一副对联与该对联的来历
对联: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灭马停休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息中 对联来历:这对对联背后蕴含着一个充满智慧与机遇的故事。上联起源:一位书生进京赶考途中,遇到一家员外招亲,员外以“走马灯灯马走,灯灭马停休”为上联考验前来应争的才人佳人。此联巧妙地将“走马灯”这一物品的动态与静态相...
四副堪称千古绝对的对联!每一对都有故事!
- 背后故事:这副对联与明朝末年的钱谦益有关。钱谦益曾在拐杖上刻上联以自喻君子,后来拐杖丢失又被找回,上面却多了下联,讽刺他在明朝危急时未能挺身而出。2. 不死于当书办,而死于抗船捐,此时势,此英雄,请看头颅真价值;一变而作奇人,再变而为厉鬼,是冤魂,是毅魄,愿诛民贼救同胞。- ...
有哪些有趣的对联 分别都有什么故事
有趣的对联及其背后的故事主要有以下几个: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对联内容: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故事:传说王羲之曾写下一副不完整的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被人偷走。然而,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发现这对联并不完整,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在上下联尾各续...
对联故事
答案:对联,是中国文化中的独特艺术形式,其背后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苏东坡和一位禅师的对联较量。苏东坡因才华横溢而自负,一日前往一座寺庙拜访,看到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心生挑衅之意。他挑战那位禅师进行对联对决,两人在诗词的天地里各展才华,经过激烈比拼,最终禅师以高妙之笔...
古代经典趣味对联故事
这些对联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才华,也传递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无论是苏东坡与苏小妹、乾隆与纪晓岚,还是清政府与八国联军之间的对联,都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对联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这些经典对联背后的故事,更是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度与才华,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
一杆枪两个弹、一间房两扇门是什么?
有一副对联,描述了一段充满历史意味的故事。上联是“一间房两扇门”,下联则是“一杆枪两颗弹”。这副对联生动地展现了某种情境:一个房间空无一人,但门却常常敞开;而一把枪,配备着两颗弹药,却从未被使用过。据传,这副对联描述的是一位老战士的故事。他所在的房间,39年间未有他人踏入,但...
盘点四副千古绝对的对联,看它们背后都有着什么故事
第1副对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这个对联背后有一段典故。明朝末年的钱谦益是一代文宗,名声鼎盛。但是钱谦益的人品却让人鄙视。明朝灭亡后,他曾经想要为明朝殉国而跳湖,但是真正到了跳湖的时候,他却说:水太冷而没有跳湖,最后还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