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偏安一偶的宋朝被迫向南一退再退为什么还会被历史称为正统?

如题所述

首先要弄清楚【正统】的真正意思。正统一词出自《春秋》,分为居正和一统两个层面。

什么是居正呢?按照古代中华夷狄的观念,中华居于天下之中,最早是从地理位置上开始的,但后来就衍生成汉人建立的政权,正如朱元璋北伐元朝的时候写的软文《谕中原檄》: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这里准确地表达出了地理因素和民族因素。一统好理解,就要大统一的王朝,不是偏安一方的。

这都是字面意思,深层次的意思是指合法性,这是正统最核心的意思。所以指一系相传的王朝,也指嫡长子制度,后来还应用到学说党派中,是不是一脉相承。那么偏安一方的宋朝,后期还被迫继续南退,为什么还被历史成为正统呢?

我们先看北宋,虽然没有一统天下,与辽、西夏、大理、吐蕃等国并立,军事上还长期处于弱势,但是在地理上属于妥妥的居内,处于当时人们地理观念中最中心的地方,满足了地理因素;赵宋也是属于汉人建立的王朝,又满足了民族因素。

所以北宋作为正统首先满足了【正统】一词字面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北宋还满足了这个词所包含的合法性。古代王朝更替的合法性来源于两个渠道:一个是前一个王朝国君的禅让,虽然是逼迫的,但名义上合法,是有让位诏书的;一个是前一个王朝因为动乱,皇帝嫡传子孙死亡,没有后继之君,有一个特别牛的人把动乱分子都干掉了,形势比人强,自然就成了国君。前者是破腹产,后者是顺产。

这样解释了,即使是猴戏,禅让的把戏一定要演一遍的原因。

北宋就是破腹产,通过禅让的方式从北周手里取得帝位。

这种合法性还包括了文化的合法性,就是这个王朝采用的是什么文化。文化的合法性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主旋律,那时候儒家是主旋律,历史书也是儒家门徒撰写的,北宋恰好也是以儒为国教,贯彻的是华夏的礼仪,甚至开创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武将们的地位特别低。

文化上的正统往往最重要。

简言之,北宋的诞生以及成长,都是在贯彻儒家的思想,其他国家则是少数民族,各有其文化,契丹实在没招的时候才搞了个南北分治,燕云十六州按照汉人的方法管理,有了南面官北面官,最早的一国两制。丐帮帮主乔峰,后来就是去那里当了南院大王。

南宋则是直接承袭于北宋,按照当时的继承人制度,挡路的都死了,赵构成了合法继承者,自然是正的,但是准确的说法南宋不应叫正统,应该叫正而不统,后来的大元朝叫统而不正。

但是这并不影响继续作为华夏的代表,甚至有史学家说南宋亡后无华夏。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后世太史公的一些心理作用,史书都是儒家汉人知识分子写得,没道理把自己写成旁门左道。

后来的清朝比元朝聪明,虽然民族上无法做到正统,但是在地理和文化上都做到了,甚至还鼓吹满汉一家,也因为这样才打破了胡人无百年之运的魔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因为北方被少数民族给占领了。而南宋是由我们汉族建立起来的政权。所以即使南宋偏安一偶,但是也是正统。
第2个回答  2020-11-30
因为南宋皇族拥有北宋皇族纯正的血统。是由北宋皇族南渡过来的。只是南宋和北宋定都的地址不同,在其他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第3个回答  2020-11-30
因为宋朝对后世的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即使宋朝后期偏安一偶,也被历史称为正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