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号?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17
外号即绰号,是人的一种非正式的名字又叫诨号、诨名(浑名)、混号、混名。诨者,诙谐逗趣之谓也。表示亲密或喜爱的绰号也叫昵称或爱称;表示幽默感或嘲弄的绰号也叫诨号。

绰号来源于民间,确切地说产生于老百姓的口头和日常生活之中。在农村,绰号十分流行,有些人的绰号甚至比正式名字叫得都响。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你去一个村打听某人的学名往往打听不到,但是一提起这个人的绰号,简直是家喻户晓。这些绰号有褒有贬,上口好叫,反映了老百姓自身的诙谐和互相关系的和谐。只要不带贬义,邻里之间喊一声绰号比直呼其名显得更亲切。绰号的“命名”很有学问,必须符合这个人的某些特征,大家公认,否则便叫不起来,没有“生命力”。

绰号有按长相起的。如某人脑瓜秃头锃亮,人们就喊他“老葫芦”,年轻的后生也跟着喊“老葫芦叔叔”、“老葫芦爷爷”,久而久之,“老葫芦”就成了大号,他也乐意答应。某人屁股大,走路鸭子般一扭一踮的,绰号就叫“老转(音zhuai)股”;某人脖子长,又缺心眼儿,绰号就叫“傻洋鸡”;某人长得黑,绰号“黑小伙”,另有一人不但长得黑,尤其是脖颈黑的就像大车轴似的,人们就喊他“黑轴子”。这黑轴子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话办事很死板,老百姓俗语管这种倔人叫做“轴”。某人一只胳膊负过伤,得了个绰号“伤翅子”;某人长得瘦小,人称“干巴郎”;某人牙齿疏松,参差不齐,绰号“豁子牙”;某人塌鼻梁,人们就称之为“趴鼻子”。有个人长得面庞不太平整,凹凸脸,人们便形象地喊他“凹鼓箅子”。这“凹鼓箅子”本是盛干粮的一种工具,老太太用高粱杆缝制的,两头翘,中间凹,大概是“凹凸箅子”的转音。如果你看到了这种食具,就想像到了那人的脸,真是妙趣横生。还有一个人瘦高个、深眼窝、高鼻梁,又烂眼圈儿,人们干脆就喊他“洋鬼子”。某人幼时学会走路晚,一岁多了两腿还站立不起来,人们就喊他“软蛋”,一直到了晚年,大人小孩还是“软蛋爷爷”改不了口。

绰号有按性格起的。某人说话大嗓门,就叫“大炮”;还有一人排行第二,说话不仅嗓门大,而且语言咽人、难听,常常使人难堪,就得了个绰号叫“二铁勺”。因为铁勺是挖东西的,老百姓喊他“铁勺”带有挖苦人的意思。某人说话、办事不爽快,拖泥带水,人们喊他“大腻歪”;他的弟弟假斯文,说话、办事一根筋,爱较个真儿,人们就赠他个外号“老凿儿”,意思是凡事爱凿死卯儿,不活络。“老阴阳”可不是个看风水的先生,而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因为说话不诚实,阴阳怪气,八面玲珑,四处讨好,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就会让他八卦一回,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大名。某人说话办事不靠谱,东一句,西一句,排行第五,就叫“五榔头”;某人说话办事不稳当,懵懵懂懂,排行第三,绰号“毛浪三”。据说这“毛浪”是个星名,每逢黎明升起。黎明时人刚睡醒,神志正是蒙蒙胧胧的时候,所以叫“毛浪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06
外号的产生,有多种由头,如从形貌方面看,汉代贾逵因身高头长,被称为“贾长头”;唐代温庭筠因容貌丑陋,被呼作“温钟馗上”。从举止方面看,西汉甄丰喜欢夜间谋议,人称“夜半客”。从行为方面看,东汉崔烈以500万钱买官,人称“铜臭”。从爱好方面看,南明弘光天子喜欢用蛤蟆制药,丞相马上英喜欢斗蟋蟀,因此得到蛤蟆天子、蟋蟀相公的绰号。从著作方面看,唐代杨炯被称为“点鬼簿”,是因为他好用古人姓名;骆宾王被称为“算博士”,是因为他诗中多用数字做对子。从学识方面看,明代的程济因博学而获“两脚书橱”的雅号。从谈吐方面看,唐代窦巩因口讷、不善言辞被时人讽为“嗫嚅翁”;南宋赵霈担任了谏议大夫之职却大谈禁杀鹅鸭,被讥为“鹅鸭谏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1-17
外号即绰号,是人的一种非正式的名字
第4个回答  2014-01-17
对原名的另一个代名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