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这篇短文老师为什么向学生鞠了一躬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跟乐师师襄学琴。
刚开始,师襄教他学琴是学技巧。过了些日子,孔子已经把曲子弹得很熟练了,师襄说:“我再教你下一首曲子吧。”孔子说:“不行,我还得再弹这首曲子,我还没领会它的志趣神韵。”
又过了几天,孔子已经完全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师襄说:“现在我可以再教你新的曲子了吧?”孔子又说:“我还得继续弹,我要再去领略,作曲者为什么这样写,他在什么样的心情之下写的这首曲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又继续弹奏揣摩。有一天,他突然领悟了,推窗远望,他说:“写这首曲子的人是高高的个子,黑黑的皮肤,忧心于天下。这人不是周文王又是谁呢?”
师襄大吃一惊,因为他教给孔子的曲子正是《文王操》。
看了孔子学琴的故事,我陷入沉思: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的教学应该怎样教,学生的学习应该怎样学,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讲起课来可以说面面俱到,惟恐自己落下哪怕是一丁点儿的知识,惟恐学生有弄不明白的问题。老师的做法完全可以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来形容。但是结果呢,老师搞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死水一潭。这样的教学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究其原因,是老师只顾知识的被动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老师只顾一味地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猎奇心理;老师在知识传授上只顾贪多求全,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只研究了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老师只做到了如何为学生授业,而忽视了如何为学生解学法之惑。同时,老师的这些做法还不同程度地泯灭了学生自我探究,合作、创新的思想意识。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的结局就不足为奇了。
孔子学琴,能够不断揣摩、深入思考,去体会写这首曲子的人彼时的情怀,揣摩作曲者心里的那份意境,而不是仅学弹奏这首曲子的技术而已。
同理,我们的教学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死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如何主动学习的方法,如何做到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努力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意图,仔细揣摩文本的思想内涵。
总之,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探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探究性的教学新思路。老师不要一味地牵着学生往前走,更要做学生进行有目的地主动学习的推动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