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招抚孙悟空为什么一定要让太白金星去?

如题所述

”言未已,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首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届,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 太白金星是天界的鸽派,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孙悟空的问题。接连两次招安,姑息孙悟空的狂妄,最终导致了偷食蟠桃大闹天宫的结果。虽然这些并不能归咎于太白金星,但是毫无疑问,他在这些事情的发生上承担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为什么太白金星会成为这样一个角色,你以为他愿意吗?他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是由他的原型决定的,实在由不得他自己。 《西游记》中有许多不得不然的事情,比如孙悟空的官封弼马温,杨戬的降服齐天大圣,沙和尚的以骷髅为舟载三藏渡过流沙河,都因为有其故事原型,而不得不使情节往这个方向发展。太白金星的充当和平大使,也是因为背后强大故事原型的支撑,而使情节不得不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太白金星的原型是谁呢?是谁无可避免地让这位老神仙必须充当着孙悟空从花果山的妖猴到天宫次序破坏者的桥梁? 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东方朔。 东方朔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富有神奇色彩的角色,从《史记》对他的记载来看,他是一个诙谐且非常聪明的人物。《汉书》说他:“其事浮浅,行于庶众,童儿牧竖莫不炫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去奇言怪语附著之朔。”由于东方朔在大众心目中的喜剧偶像的形象,在他死后,一些离奇的传说迅速地附会他身上,使他渐渐超脱于人而达于神的境地。其中,与《西游记》关系最密切的两点,一是说他乃太白星临凡,一是他偷食王母的蟠桃。 东汉应劭的名著《风俗通义》说:“俗言东方朔太白星精,皇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聃,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言其神圣能兴王霸之业,变化无常。” 这可以说对东方朔极尽神话之能事,但是由此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早在汉代,东方朔是太白金星的传说就已经广泛流传。这是将东方朔与太白金星挂钩的第一环。 托名班固的著名小说《汉武故事》中说:“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 这是将东方朔与王母和蟠桃挂钩的第二环,出现了东方朔偷食蟠桃的情节。 在《西游记》中,偷吃蟠桃的是谁?孙悟空!孙悟空是由谁招安上天的?太白金星!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招安齐天大圣的任务非太白金星不可了吧!实在是因为在原始的故事情节中,偷食蟠桃的本来应该是太白金星(东方朔),可是在现有的故事结构中——天界秩序井然,众神循规蹈矩——太白金星是不可能去偷吃蟠桃的,所以必须安排另个一人——也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孙悟空来完成这个任务。可是原始故事的原型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就把太白金星设置为偷桃贼的引导者和包庇者的角色。 这就是必须由太白金星担任招安使者的原因所在了。 在《西游记》中,东方朔也出现了呢,你注意到没有? 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中,孙悟空向五庄观主人镇元大仙许诺,要救活人参果树,因此向各路神仙求偏方,求来求去求到了东华帝君这里,就在这里,东方朔出场了: 孙行者觌面相迎,叫声:“帝君,起手了。”那帝君慌忙回礼道:“大圣,失迎。请荒居奉茶。”遂与行者搀手而入。果然是贝阙仙宫,看不尽瑶池琼阁。方坐待茶,只见翠屏后转出一个童儿。他怎生打扮: 身穿道服飘霞烁,腰束丝绦光错落。头戴纶巾布斗星,足登芒履游仙岳。炼元真,脱本壳,功行成时遂意乐。识破原流精气神,主人认得无虚错。逃名今喜寿无疆,甲子周天管不着。转回廊,登宝阁,天上蟠桃三度摸。缥缈香云出翠屏,小仙乃是东方朔。 行者见了,笑道:“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东方朔朝上进礼,答道:“老贼,你来这里怎的?我师父没有仙丹你偷吃。”帝君叫道:“曼倩休乱言,看茶来也。”曼倩原是东方朔的道名,他急入里取茶二杯。 这一段文字很堪玩味。 看上去突兀地插了个东方朔出来,实在是多余的,其实不然。这是一种暗示,暗示偷桃的情节有其源远流长的继承。看孙悟空与东方朔的调笑自如,他们的关系应该是很好的,为什么?因为在偷桃者的角色上,他们是统一的,是同一的,实际上就是一人分饰二角这么简单。而严格地说,真正的偷桃者还轮不到孙悟空,得东方朔才算是正宗呢!所以,这里就让悟空以半玩笑半埋怨的一句“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发泄了他因背着“偷蟠桃”的黑锅而积聚的怨气。 其次,东方朔为什么不在别处,偏偏是东华帝君身边的一个小道童?我后文会分析天界诸神的原型,到时我会告诉你,东华帝君的原型是与西王母对等的东王公。原始的神话故事中只有西王母,出现极早,可以追述到《周穆王传》、《山海经》、《淮南子》等等。而东王公的出现很晚,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枕中书》。但是由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西王母的神性与地位逐渐下降,与之相应,东王公则逐渐上升,最终成为东华帝君。而东方朔出现在东华帝君身旁,是对更为久远的“东方朔与西王母”传说的追述与暗示,从而最终与偷食蟠桃联系起来。 上文所引的《汉武故事》还出现了“巨灵”这个人物,他在《西游记》也有出场,是在两个地方。 第一是巨灵神。我们知道,在天界征伐孙悟空的战斗中,巨灵神充当了先锋的角色,成为第一个败给孙悟空的神将。小说中并没有关于巨灵神形貌的描写,但是大家都默认这是一位高大威猛的神将。这与《汉武故事》中的“长七寸”的巨灵有着天渊之别。与此相反,《汉武故事》中神气活现的东方朔在《西游记》中反而成了一个小小道童。日本著名学者中野美代子女士在她的名著《<西游记>的秘密》中说,这是《西游记》作者故意为之,其用意在于为因东方朔偷桃而受连累的巨灵出一口千年的恶气。 其次是立帝货。立帝货,顾名思义,就是辅立皇帝的人物。小说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孙悟空变成一个小人,向乌鸡国太子述说国王被假冒的始末: 三藏道:“殿下,贫僧不知。但只这红匣内有一件宝贝,叫做立帝货,他上知五百年,中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共知一千五百年过去未来之事,便知无父母养育之恩,令贫僧在此久等多时矣。”太子闻说,教:“拿来我看。”三藏扯开匣盖儿,那行者跳将出来,(矢发)呀(矢发)呀的,两边乱走。太子道:“这星星小人儿,能知甚事?”行者闻言嫌小,却就使个神通,把腰伸一伸,就长了有三尺四五寸。众军士吃惊道:“若是这般快长,不消几日,就撑破天也。”行者长到原身,就不长了。 我以为,立帝货这个小人儿,其名字是跟故事情节紧扣的,而其形象则参考自《汉武故事》中“长七寸”的巨灵。不知道这个观点,读者您是否能认同? 扯远了扯远了……不过把这些细节问题说清楚,我们后面说到相关地方的时候,就可以不必那么费口舌了。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在民间的传说中,东方朔不是别的神仙,偏偏是金星转化。 其实在后来的有些神话故事中,东方朔不是金星,而是岁星——也就是俗称的太岁、实际的木星。 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说:张少平妻田氏,少平卒后,累年寡居,忽梦一人自天而下,压其腹,因而怀孕。乃曰:“无夫而孕,人闻弃我也。”徙于代,依东方。五月朔旦,生一子。以其居代东方,名之东方朔。或言岁星精,多能,无不该博。 又说:.汉东方朔,岁星精也。自入仕汉武帝,天上岁星不见。至其死后,星乃出。 《洞冥记》也说:东方朔母田氏寡,梦太白星临其上,因有娠。田氏叹曰:“无夫而孕,人得弃我。”乃移向代郡之东方里,五月生朔,仍以所居为姓。 这里说张少平的妻子在其死后怀孕,为避免别人的怀疑和指责,乃移居代地的东面;又因为孩子在黎明出生,乃以地为姓(东方),以时为名(朔)。 明代托名王世贞的小说集《列仙全传》讲述东方朔的故事更为神奇: (东方)朔将死,谓同舍郎曰:“天下人无能知朔,知朔者惟大伍公耳。”朔亡后,武帝得此语,召大伍公问之,答以不知。帝曰:“公何所能?”曰:“颇善星历。”帝问:“诸星具在度否?”曰:“诸星皆在,独不见岁星四十年。今复见耳。”帝仰天叹曰:“·东方朔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为岁星。”岁星不见了整整四十年,东方朔死后又出现,这正说明东方朔是岁星投转人世的化相。 虽然如此,我们认为这些关于岁星的离奇传说是经过扭曲的。岁星——也就是天空中木星,它与五大行星中的其他几个不一样的是,它是反向绕太阳旋转的,这在古人看来本来就够神异的,所以奇谈怪事更容易集中它身上来。而且这些附会性故事都比较晚出,远远不及《风俗通义》的记载更真实可信,也远远不及《汉武故事》这样的原真小说更接近遥远传说的真实面目。特别是在汉代普通民众的信仰中,东方朔是金星临世。 那么东方朔为什么一定要是金星呢?我以为这和他的名字有关。所谓“东方朔”者,就是“东方黎明”的意思(朔有黎明的意思,《庄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东方黎明的时候,天空中最明显的天象就是那明亮而又持久的金星。 金星是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最亮的天体,在黎明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在黄昏的时候出现在西方。黎明和黄昏,正是日月隐去众星未显之时,天空只有一枚闪耀如钻石的金星,它不可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古希腊人称其为阿弗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古罗马人称其为维纳斯(美神)。我们的上古先民并不知道黎明之星与黄昏之星其实是一颗,给他们分别命名为“启明”和“长庚”,《诗经·小雅·大东》所说的“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韩诗外传》解释说:“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说的就是它。 我想,正是由于东方朔的名称容易使人联想到黎明的金星,所以民间传说中才将东方朔与太白金星联系同一起来。这是民间传说的直接性的一个体现。 小说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三藏贪图赶路,起得早了,天还没有亮就匆匆上路,不料陷落虎穴,被虎精寅将军捉住。这是三藏取经路的第一难。在天亮的时候,三藏被太白金星救了出来: 正怆慌之间,渐惭的东方发白,那二怪至天晓方散……不一时,红日高升。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一老叟,手持拄杖而来。走上前,用手一拂,绳索皆断,对面吹了一口气,三藏方苏,跪拜于地道:“多谢老公公!搭救贫僧性命!”……转身拜谢那公公,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只见风飘飘遗下一张简帖,书上四句颂子,颂子云:“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三藏看了,对天礼拜道:“多谢金星,度脱此难。” 为什么不是别的神仙,一定要是太白金星来解救三藏呢?一方面,东方朔与太白金星有同一性,而孙悟空与东方朔又有同一性,在孙悟空还未加入取经队伍之前,只得由其替身太白金星暂时行使了应该由孙悟空行使的责任。另一方面,前面说过,黎明的天空最亮的天体是金星,三藏清晨的被救,也就必须由这一时间段最活跃的金星来执行。 我想,这一点,可以作为“东方朔”与太白金星相联系的一个佐助证据。 在漫长的取经路上,太白金星还出现过几次。第二十一回,悟空向灵吉菩萨借飞龙杖降服黄风怪时,太白金星曾为悟空指路;而且从八戒的叙述中我们得知,天蓬元帅遭贬时,也曾蒙太白金星求情维护;第七十四回,狮驼岭前太白金星又曾向悟空报信,详细陈说狮驼岭中狮子、大象、大鹏三怪的神通;第八十三回,悟空因为托塔李天王的干女儿金鼻白毛鼠精逼迫唐僧成亲而上天质问他,太白金星劝说悟空以和为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