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外国文字起源的神话故事

不要中国的了,求外国,谢谢!

印度河文明自然是在印度河两岸,不过一般意义上的印度文明却不一定都在印度境内,甚至主要区域分布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伊朗东部等地。印度河其实有许多文明遗址,不过我最关注的是有些文字出土的哈拉帕文明——这个称呼本身一般包括两个“城市”或“文化遗址”: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前者时间可以从3300BC开始计算,后者自2600BC。假如最终结果是汉字起源与这里的关系最为密切,我是不会惊讶的,读者也不应该惊讶,因为这片文化遗址距离中国最近,而且也是距离中国最近并且文明程度最高者。不过文明传播是件复杂的事情,受影响的因素很多,所以也并非可以简单将他们联系起来。假如简单的话,早就有人如此做了。

中国地区接受过许多印度文明因素,从阿拉伯数字到佛教、医学等,印度向中国输送的文明过程,正如中国之于日本,薪火相传,人类文明的圣火就这样一步步传至四面八方。我们可以做个文化传播的类比,看看文字传到中国大约需要多少时间。佛教产生于552 B.C.的古印度,大约2、3百年后就以民间方式传进了中国,但中国“政府”正式请入佛教则是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总结一下的话,就是说,这个文化传播时间只用了大约3、5百时间就比较明显地进入了中国。文字这样的复杂体系,我认为几百年的过程也是可信的。

一般认为哈拉帕文化的繁荣期是2350 B.C-1750 B.C之间,历5百年而突然消失。至于原因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我自己的一个看法是,这个事件可能与大约2000 B.C.期间雅利安人从西北突进南亚次大陆有关,雅利安人的路线恰好与印度河呈“X”交叉线,生生切断了印度河原有的文明秩序。无论如何,这两个非常具有特色的繁荣城市突然陨落了,甚至他们的居民去了哪里也没人知晓,他们属于什么民族也不清楚。假如这股文明势力进入中国境内有没有可能呢?他们起码会带去他们的文字,从公元前18世纪(逃亡)到公元前15世纪(汉字出现)的3百年是个“合理”时间。当然,从兴盛时期中间算起也可以,可以再增加2百年,这恐怕还要看来中的人数的多少。

需要说明的是,哈拉帕文字体系不是一种特别发达完备的文字体系,我如此认为。因为那里基本上没有发现有长篇的文字,多是3、5个字的印玺,据说发现了2000件有文字的文物,而其中1755枚都是印章——他们全部大同小异,我经常以为我看到的是同一个,结果从细微处发现却是不同的印章。最长的文字是20个,而这样的幸运发现只发生过2次,其余的都是3、5字的短铭文。因为文字都太短,而且没有对照参考文字,以至于至今这个文字体系依然未被破译。但这可能也正是吸引人之处,所以全世界各地都有爱好者在这上面想一试身手,并且不断有人声称完成破译,我最近看到的一份资料是,有人声称哈拉帕文字属于字母文字,但马上就看到有人反驳之。一般认为印度河文字属于表意文字logographic和音节文字syllabic,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我认为哈拉帕文字大概不是一种如古埃及和苏美尔那样成熟严密的文字体系,而只是一种半成品,或称很简约的一种商业用文字,这从他们没有国家就能看出这一点,他们只是一些商业城市而已。

在我收集到的为数不多的印度河文字中,稍微一看我竟然发现了几处与中国文字有密切关联的痕迹,下面试着谈几个:

1,三星堆基本上算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字的文化(因为它的祭祀坑等多处在商文字完备之前),但就在几个简单符号中间,其中一个极其特殊的符号竟然两地基本一样的((下图左一.这个不典型,古代字不稳定、不规范,所以有小差异是很正常的,一般是口沿处两边各有2道线,另外还有其他配号,如箭头)。这样的符号,我在印度河以西地区再无发现过。这个符号在印度河的意义是盛水的圣物,主要用来祭祀,引申之后的意思是“祭司”。这样一个文字放在宗教意味很浓的三星堆器物中间,是很般配的。除三星堆与印度河有此怪异符号外,东南亚地区也有零星发现,这实际上就构筑出了一条从三星堆到印度河的不间断联系路线。另外,这个符号在印度河出现有人统计为1395次,基本上可以说是第一高频率出现的文字,所以在三星堆那样少的符号里竟然有天的出现,也就不出意外了.

2,非常使我惊讶的是,与中国甲骨文中的“大”字完全一模一样的符号竟然出现在印度河文明,他们两者之间没有丝毫差异(下图“粹”行下第四字)。不过它在印度河发什么音、是什么意思我暂时还不清楚。这决非偶然。因为中国汉字里如人形的文字都是如此相近的处理,这会牵涉到一大批中国汉字的处理,换句话说,甲骨文时期的人形表达都多使用的是印度河的方式。再加之整体文字形态两个体系也是一样的,线条类象形文字,这给我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印度河文明在中国汉字的起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至于说这是因为商朝人中有印度河的移民造成的,还是早期积累,还是他们最终激发了汉字创立,还不清楚。总之,我相信印度河文明是汉字产生最近的一个触媒。但中国汉字不是照搬印度河文字,是“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

3,我仅只是偶尔翻阅有关资料,在同一天还意外发现了另外一个印度河文字在甲骨文中的可能出现,他们外形上也很接近。甲骨文主要是涉及占卜祭祀的。大量的甲骨文用来阐述祭祀先王先以及君王配妣,其中有一个话语格式会不断重复,这中间出现的一个字 (见上图左边第三个字),大家众说纷纭,各位名家解释几乎皆异。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罗振玉将其解释为“赫”。岛邦男否定了他的解释,最后意见比较集中于意思为“妇”。利用印度河的一个文字来对比解读的话,我认为“赫”可能是有道理的,不过确实是通假字,它的真正的意思是是“荷”,“负荷”。在印度河文明中,这个字英语表示为“bearer”,就是“承担者”的意思,一般引申为“官员”,所谓“有负担的公仆”是也,中间为人,手里提了东西。中国众多学者,有人说是“爽”或shi等,都是从形状上推断的。岛邦男等人最终认定这个字为“妇”,可能与郭沫若的一个被人讥笑的解释有关;他说那看起来象是一个人胸前长了两只乳房状,但最终还是接近他的说法。不过,现在的解释是从语音上来的,说“妇”与“舞”通假,而这个字据说最初读“舞”。而我认为无论它意思是什么,它都有可能是从印度河(借鉴)而来的文字,(这个字接近最上面那枚印章中的最左一字,但还不是此字)。借鉴文字无需有读音和意义上的联系,文字学上的相互借鉴已经有许多这样的例证,只是取形即可。

除了以上的文字符号外,大多数我见到的“印章文字”都能在甲骨文里找到一样或接近的形态(当然别以印章的形式看,要简化为线条)。还有商朝“五祀”中的一项,其文字至今无法定义,而那个字型接近于几乎每个印度河印章里出现的独角兽嘴巴下的那个东西或符号,研究印度河文明的专家对这个总是出现的符号有5种理论,其中之一认为是敬拜物品,我认为中国的那个祭祀仪式与此相同,意思可能为“上香”。

4,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印度河的文字以“印章文字”著称,而每个印章上几乎毫无例外有一个非牛非犀非猪的粗壮动物,多数可以看出来他们是独角兽,所以人们又称呼这些印章为“独角兽印章(unicorn seals)”。中国商周时期有两种麒麟,一种是双角的,看起来很温顺的样子,那被认为是非洲的长颈鹿;中国还有一种麒麟是独角的,《说文解字》说:““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 (麟),牝麒也。”麒麟为中国传统中的“四灵”之一,神兽,主太平、吉祥、长寿,瑞兽也,但是它的源头在哪里呢?春秋时期的齐国人看到印度河印章上的独角兽想必都会感到很眼熟,因为他们那里盛行的一种动物造型正是印度河那种披甲带盔、装饰极重的雄壮动物。再查,中国春秋时期从陕西到湖南,可以说全国都有类似独角兽的所谓“牺尊”,伴随着这些物品的还有许多显眼的大象牺尊。如此相象,又只在远东和印度河流域出现的一种半想象类动物,我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传播关系。山东却是商人的故乡,齐国贵族墓检测DNA其中有许多外来血液。这不应该是巧合。

现在人们对于印度独角兽的研究还在继续,不知道其意义是什么,或许中国人可以把麒麟在中国的故事告诉那些学者就可以了,就那么简单,它是一种保你平安的瑞兽。不过,所谓独角兽印章并非真的都是“独角”之兽,有的是双角的牛样,有的则可能根本无角,只是独角的多一些而已,想必他们其实本来是同样的东西,但因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只要大模样相同,虔诚敬拜就行,有没有角以及几只角大概不那么重要了。(中国陕西出土的“牺尊”,战国时物品)

其实由这雄壮的“独角兽”与商人突然兴起于山东之后的繁复庄重青铜装饰风格,我想这是否都是一来自印度河文明的影响呢?

(中国山东齐国青铜牺尊)

5,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印章文化”的民族,这当然是一系列“独立起源”的谬论或狭隘的例证,已经不攻自破。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印章可能直接与印度河的“印章文字”的继承关系最明显,原因是中国古代的印章多是方形,少或无圆形或滚筒,而印度河印章恰是多为中国的方版类型。

有了以上的推测,再来看印度河文明的几个特点,几乎都是冲着我们的意愿而去。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人生活在大河上,由于早前气候特别特别湿热,那一地区在大约4千年前肯定有很多连片的湖泊,他们非常善水,但避水排水也是他们生活中的必须,所以这两个城邦以高超的城市建筑格局和排水设施而著称,中国的商周时期的排水设施似乎也特别发达,而山东齐国似乎也以此为标志(下图)。

印度河这两个城市的人主要组成人员是商人,他们被称呼为“商业天才”,他们的主要对象是两河地区的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两地发现有大量互相来往的商贸文字证据;这些人没有图谋政治国家的想法,只在商业。他们农业已很发达,制陶和冶金业特别发达,使用车辆,有目前所知道的几乎所有常用驯化动物,并且善水能航,在印度河入海口处还建立有意在商贸的港口。文字始于2600 B.C.,目前共收集到大约500个印章文字,他们从右到左书写。那些印章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表示货物所有的,另外一些则是具有宗教或巫术意义。

在这里我们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比较发达的商业点一般联系着供需两头,假如我们知道这批商人的一头是两河甚至古埃及的奢侈消费群,那么另外一头在哪里?印度河的地理位置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远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至于他们到达中国的路线,我认为主要是经过昆仑山进入中国境内,但很明显他们也不会放弃南方的水上之路,这或许是临海的山东地区为什么文明发达的原因之一,但具体他们与4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还是龙山文化抑或早商结缘,就不甚清楚了。特别是山东一些沿海城市如日照等地黑陶那么发达,似乎都在暗示着一条繁忙沿海水路的存在,否则山东人就没必要在海边设港。这条线索似乎为中国地区为什么在商周时期有大量黑人存在也做出了解释,因为印度南部地区一直生活着许多黑人。

甚至我还想他们与中国地区内的彩陶文化与黑陶文化之间是一种什么联系。我看到图片上反映出来那两个城邦至今有小山一样的红陶碎片,他们那里难道是红陶的产地?接着在一份录象资料里看到他们高质量的白陶与黑陶。可是他们为什么在中国分为两个相对区分的区域呢?

至于印度河流域当初的人种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达罗毗荼人,有的认为是苏美尔人或雅利安人。我认为可能是比较混合的人群,因为远古时期的人们本来就不太注重人种的区分。他们以达罗毗荼人为主应该是不意外的事情,就象中国当时以蒙古人种为主一样,兼有其他人种。达罗毗荼人肤色相对深一些,所以他们要比中国人更黄一些。假如这批人真的与汉字创立有关,这群人的肤色特征不由得人不让人联系起中国的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神话。传说中的中国黄帝生活时间从5千年前至西周,假如他们生活在商朝逻辑上是没有问题,而黄帝皮肤很“黄”这一特征指明了他非白人的主要特征,“黄帝”是不是来自印度河流域呢?他是不是商朝某位皇帝呢?假如汉字确实在“盘庚”朝创立,那么可以推断,“盘庚”实际上也就是传说中的“黄帝”。盘庚这个人物很特殊,假如说他是中国的“黄帝”是有道理的。即便按照现代人类学的说法,也可以说“中国文明”自盘庚起,因为人类学意义上的“文明”5特征之一必须有文字。还有一个“盘古”的说法与“盘庚”似乎也应有联系,这些都可以留待以后讨论。盘庚在位42年(?),如此之长的一个统治期假如是一位有为君王,他确实可以做出一些伟大成就的。

印度河居民所操语言为何也是专家争论不休的话题,从达罗毗荼语系中的古泰米尔语到吠陀雅利安语,还有印欧语等。不过,这些人讲什么话都不影响另外一个语系的人借鉴使用他们的文字。语言与文字是可以分家的。不过,中国商朝期间人们讲什么语,至今是个问题,所以这方面无须多虑。

无论如何,现有的证据都已经可以说明,中国地区与消失的印度河文明确实有着密切的复杂联系。不过很明显汉字(甲骨文)与“印章文字”还不是完全对应的体系,因为“印章文字”只有几百个,而甲骨文现在已经发现有4千多个了,仅从数目上也可以看出汉字要比“印章文字”发达得多。但我丝毫不怀疑汉字的创立时借鉴最重的文字体系之一就是“印章文字”,甚至是某些流亡过来的印度河人直接参与了汉字创立,就象佛教最初的传播实际上是直接由一些印度僧人进入操作的一样。所以,仓促的结论是,中国汉字最直接的基础就是哈拉帕文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