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之乱此起彼伏,为何只有朱棣能成功?

如题所述

  仅以上几点尚不能保证有必胜的把握,关键的是建文帝朝庭的“配合”很到位一是建文帝的削藩策略极为不当,问题出在轻重不分、主次不明本来削藩的主要对象是朱棣,但建文帝却迟迟不对朱棣采取有效具体的行动;反而首先拿几个势力较弱、对朝庭并未构成现实威胁的藩王开刀,——结果是逼迫其他的藩王纷纷向朱棣靠拢,使朱棣俨然成为诸藩王的共主,在朝野都获得了不少的支持和同情,政治行情高涨二是削藩动作极为缓慢,给朱棣以蓄积力量的时间和起兵造反的口实在开始削藩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对主要对象朱棣始终没有采取有效的制衡和防范措施;反而在对其他藩王的削藩过程中因策略不当,措施不力,给朱棣以起兵造反的口实三是建文帝手下实无可担大任之人两个主要大臣齐泰、黄子澄迂腐透顶,动动笔杆子可以,真的干起事来则是一塌糊涂有两件事足以证明这两人的迂腐:1.就在朝庭与矛盾激化、势将摊牌之际,要求建文帝放还其在朝的三个儿子,黄子澄竟然主张放归,并说这样可以迷惑云云实际上朱棣此时尚不敢举兵者,概因有三子在朝焉,生怕举事后三子被扣为人质没想到建文帝竟然放归其三子,使朱棣不禁喜出望外:“我父子能够相聚真是天助!”从此他便没有一点后顾之忧,可以放手大干了2.在耿炳文与燕军相持不下时,竟然建议建文帝撤换作战经验丰富、使燕军不敢有半点轻心的耿炳文;而换上了一个赵括式的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结果这个纸上将军一上任就被燕军打了个落花流水,朝庭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四是建文帝的书生意气,实在敌不过朱棣的帝王气概朱棣一旦决定了同朝庭势不两立,便全力以赴,义无反顾这一点从朱棣亲自带兵敢冒刀剑雷石之险上阵杀敌、冲锋陷阵中可以看出来综上所述,桩桩件件,建文帝行走的都是失败之着,朱棣想不成功也难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