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出自何处?什么意思?

谁知道此句出自何处啊 ??意思是什么啊?

出处:鲁迅的《墓碣文》

意思:自己狂歌却无人和应,寒意自生,乃为心寒 。天上意指鲁迅思想的遨游,深渊意指中国状况的悲惨。

《墓碣文》中看到了鲁迅面对死亡和离开死亡两种隐喻,这表达了鲁迅的内在精神的一个超越的过程,蛇的僵尸这样的意象是鲁迅的对恶的一种形象表达,传统文化总体上带有致死的疾病,僵尸是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宋明理学以来传统文化的一种隐喻。

扩展资料

在现实斗争中,作者鲁迅不断同旧我决裂,此文也就是他与自己思想阴影决裂的墓碑。

文章写作者鲁迅梦中的见闻和经历,作者借碑文和死尸反映了他当时痛苦的思想斗争。全文分墓碣文正面文字和墓碣文阴面文字,中间穿插墓中死尸的情况。

首先,写墓碣文的正面文字:“……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是展现死者是这样一个人:他在热情地浩歌呐喊的时候,突然“中寒”得病,感到周遭环境的冷冽。

后面的文字:“……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离开!……”这是死者死后的情况:死去的游魂,化成一条口有毒牙的长蛇,这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

作者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毒蛇的“自啮”同鲁迅的自述一样,是展示内心寂寞痛苦之感和激烈的思想斗争的。

作者鲁迅通过墓碣文的正面文字要说明:一个曾经“浩歌狂热”的战士,在黑暗寒冷的社会的压迫下,如何由充满希望而转向失望和虚无。

对这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情绪,他是否定的。他要像毒蛇自啮一样,进行痛苦的解剖和批判。末句“离开”,是叫人们“离开”,不要受其“毒气和鬼气”的传染。这表现了作者鲁迅与思想阴影决绝的态度。

其次,写墓中死者的情况。他“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简笔勾勒,说明死者遭遇凄惨,却能泰然自若。这也是作者鲁迅自我的写照。他遭受到军阀以及“正人君子”、御用文人等的攻击诬陷,但他仍泰然自若,奋然前行。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9

出处:鲁迅的《墓碣文》

释义:自己狂歌却无人和应,寒意自生,乃为心寒 。天上意指鲁迅思想的遨游,深渊意指中国状况的悲惨。

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国人都浑浑噩噩,这令鲁迅更加悲痛。麻木的民族,麻木的同胞使人又恨又可怜。 无所有意指社会状况,得救意指鲁迅的希望和对社会一定会有所转机的坚定信念。

《墓碣文》全文: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

“……离开!……”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

我在疑惧中不及回身,然而已看见墓碣阴面的残存的文句——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

我就要离开。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扩展资料:

这首散文诗写在五卅运动开始后不久,作者鲁迅在工农斗争的鼓舞下,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沉着勇猛地作战。

为勉励自己和告诫同行者,在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埋葬一切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坚持斗争,故作此文。

在现实斗争中,作者鲁迅不断同旧我决裂,此文也就是他与自己思想阴影决裂的墓碑。文章写作者鲁迅梦中的见闻和经历,作者借碑文和死尸反映了他当时痛苦的思想斗争。

全文分墓碣文正面文字和墓碣文阴面文字,中间穿插墓中尸体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02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墓志铭,
第五次访问鲁迅纪念馆有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1
于浩哥 狂热之际 中寒于天上 看见深渊出自桃花源记陶渊明的
第4个回答  2018-05-03

出处:

《墓碣文》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作者在文中通过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与灰暗,以及意欲认识和摆脱这种心境而不能的焦灼和痛楚。最后以“我疾走,不敢反顾”来表示对这种思想情绪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当时深刻的思想苦闷和严格进行自我解剖的精神。

作品原文(部分)

墓碣文⑴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⑵;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内容赏析(部分)

在现实斗争中,作者鲁迅不断同旧我决裂,此文也就是他与自己思想阴影决裂的墓碑。

文章写作者鲁迅梦中的见闻和经历,作者借碑文和死尸反映了他当时痛苦的思想斗争。全文分墓碣文正面文字和墓碣文阴面文字,中间穿插墓中死尸的情况。

首先,写墓碣文的正面文字:“……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是展现死者是这样一个人:他在热情地浩歌呐喊的时候,突然“中寒”得病,感到周遭环境的冷冽;病中思想迷乱,在追求天堂一般的美好未来中看到了地狱般的深渊;在现实的事物中看见死后一无所有的虚无;终于无法救治,在无所希望的绝望之中,得到超脱尘世苦闷的结果(死亡)。

以上内容摘自《墓碣文》百度百科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